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宇 《新闻世界》2010,(10):15-16
最近,单位给我们每位记者发了一本书《重新打量每个生命》(作者徐列《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在谈论这本书之前,笔者先介绍一下它的"孪生兄弟",取材于五年前《南方周末》的另一本人物传记读本——《在追问中逼近真实》。  相似文献   

2.
付勤 《新闻前哨》2009,(10):89-89
《瞬间——用镜头留住长江濒危动物》(高宝燕张先锋王小强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记录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大型画册。整部摄影集时间跨度长达28年,178幅令人震撼的图片,记录着生命之美,也记录着生命的爱与尊严。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韩阳)11月12日,畅销书作家、著名心态教练中原在北京举行其新作《改变》的新书首发式,书中他将为读者揭露乔布斯等众名人的生命登顶之谜。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11,(33):26
本刊讯(记者韩阳)11月12日,畅销书作家、著名心态教练中原在北京举行其新作《改变》的新书首发式,书中他将为读者揭露乔布斯等众名人的生命登顶之谜。  相似文献   

5.
吴杰 《大观周刊》2012,(25):205-205,204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育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新课程选录的许多课文(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6.
张旭  朱玲玲 《新闻世界》2014,(9):263-264
本文就卢梭的教育哲理巨著《爱弥儿》中的生命教育思想进行浅要探析,试图取长补短,理顺当下生命教育的教学逻辑顺序,突出生命教育的教学重点,丰富和完整生命教育的意义,促进生命教育的完备。  相似文献   

7.
何福州 《军事记者》2006,(12):65-65
由于工作需要,我由一名基层汽车兵借调到机关当新闻报道员。在这几个月的点点滴滴中,我感受颇深,不仅知识面更广了,学习劲头更足了,也让我着实体验了一把钢笔字变铅字的喜悦。而这些都缘于我生命中的另一半——《解放军报》。也正是她,让我迷上了写作,迷上了新闻报道。说生命中的另一半,其实一点也不夸张。来当报道员之前,我就对自己言过三关:第一,要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干好这份工作;第二,要多学习,多问,多思考,制定好学习计划;第三,多学习军报,一定要参加今年的新闻函授培训。不干这行是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由于今年2月底才来到机关,出于…  相似文献   

8.
生命题材纪录片创作发兴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契合当前广大电视观众对生命的思考、适应人们对医疗类电视题材消费的发展趋势、产生较高的社会价值,符合受众对包括医疗话题等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关注的心理需求等重要的创作意义和现实价值。《生命通道》节目创作的成功之道在于其定位准确,类型丰富;坚守真实是这一纪录片的核心;通过细节展现节目魅力;注重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更好地发掘节目在表达生命哲学时的优势、特点和戏剧张力,更好地激发节目创作人员的创作潜能和职业信仰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下旬开始,《秦皇岛日报》以《山海之声》版为依托,从关注秦皇岛市遗体(器官)捐献的系列报道《生命接力,你加入吗》人手,联合有关部门启动了“生命接力”大型志愿活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几年来,“生命接力”志愿行动不断,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新增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首发在2011年11月1日《光明日报·光明论坛(4版)》,由王斯敏写作、李玉滑编辑的新闻评论《采访作风,新闻生命之所系》,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评论契合“走转改”活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思维逻辑严密。论证层次分明,特别是在围绕主题展  相似文献   

11.
张小平 《今传媒》2005,(4):53-53
展读朱剑先生的摄影专集《老陕怪俗》一书(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精美画面中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折射出独具艺术魅力的文化底蕴。三秦民众几十代、几百代人的生活形态、群体方式、人文积淀以及他们的生命历程都活生生地浓缩在一册图集中。透过这一册摄影集,我们读出了陕人的  相似文献   

12.
论有“生命”的动漫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画可以带给人无穷的幻想。而动画中有生命的动漫形象又能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寄托,进而获得内心的一种精神上的宣泄。在这篇文章里我把如何创造出有生命的动漫形象设计归纳为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芬兰政治理论家米卡·奥加康格斯认为当今生命政治研究领域存在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那就是福柯关于生命政治的历史论断几近成为不容置疑的学术权威。他的《论生命政治的古希腊起源》一书正是对福柯生命政治历史视域的再审视。该书不拘泥于生命政治的现代史梳理,转而着重对其进行知识考古,提出古希腊才是生命政治的真正起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性、婚姻、教育、健康等人口治理术的讨论,成为权力作用于自然生命这一生命政治安全机制的原始模型。该模型并不具有历史连贯性,早期基督教的传播使生命政治在古典时代晚期开始式微,直至中世纪与近现代早期才重回政治视野。虽然奥加康格斯的批判锋芒不及其他西方左翼学者,但他通过对生命政治历史的重访与追问,完成了一幅更加全面、立体的生命政治史图绘。  相似文献   

14.
邢晨  刘玮纬 《兰台世界》2016,(8):121-123
老子是世界历史上100位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其著作《道德经》构建的生命哲学体系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关于生命的存在方式,老子主张"无为""、不争""、虚静"。重新审视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其所主张的生命存在方式,能够更好地处理自我关系、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主编,记录抗震救灾中中国媒体先进事迹的大型彩色图文书(《用新闻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中的中国记者》,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吉喆 《出版广角》2016,(9):84-85
文章通过对《心怀生命:和孩子共读的生命启蒙书》的解读,对本书所蕴含的哲学教育领域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讨,探讨了本书所具有的唤醒人们对生命、对世界重新认识与思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命档案     
有这样一位档案工作者,他38年如一日,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追寻着尘封墨迹间曾经鲜活的生命,追寻着青书黄卷中曾经磅礴的史诗……他的事业,与档案相伴;他的生命,与档案相融。他就是由解放军总政话剧团推出的大型全景式话剧《生命档案》的主人公——刘义权。  相似文献   

18.
崔建恒 《大观周刊》2011,(16):218-218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却只有一次,这是路人皆知的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就是因为这道理虽然简单,每年却有成千上万人无法真正理解它.从而丧失了最宝贵的生命。这其中也不乏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生命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19.
新闻,按照六要素说.是指“事件”(What)、当事人(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如何发生(How)。这六个构成事实的要素,即保证新闻真实的六个要素.它们是我们为读者提供新闻的基本的质量标准,也是新闻工作者取信于新闻消费者的诚信标准。如果我们不按这六个标准来生产我们的产品.那就是伪劣产品,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是一种标榜,是一种职业追求.新闻人就是以提供真实的事实来满足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21日,《科学》杂志报告了世界上首例“人造生命”的诞生——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产生的单细胞生物——丝状支原体,由美国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科学家“制造”出来,它被该研究所的“老板”克雷格·文特尔命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合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