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徐姝妍 《大观周刊》2011,(19):173-173
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生命的过程,是学生在建构知识中“亲历”文史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学习过程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  相似文献   

2.
颜红霞 《大观周刊》2012,(32):256-257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集中体现.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要加强学科间的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素材,能够自由的挥洒情感,激扬文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好主体作用,在熏陶感染中逐步提高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3.
陈玉珍 《大观周刊》2013,(8):195-195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单纯地教给数字知识,更应侧重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繁琐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恰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给学生转化的思想,使他们能用转化的思想去学习新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志刚 《大观周刊》2012,(50):254-254
素质教育的根本雕标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得知识并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俊杰 《大观周刊》2012,(35):208-208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有的创新意识。 古代的《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告诉他一个道理,而是在于教育他们怎样去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6.
吴洪顺 《大观周刊》2013,(1):160-160
现在社会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摈弃被动接受,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养成创新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意识。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只是面对智商高的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帅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一、贴近生活,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院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而作为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因而,应当拓展服务职能,营造知识育人、信息育人和环境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冉龙琴 《大观周刊》2013,(12):242-243
每个阶段的学生对掌握知识深浅都不一样,高中学生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以情优教是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重要方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明确把握住这个方面,把情感因素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以情优教的探索途径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叶冰 《大观周刊》2011,(20):68-68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一个极好的途径。高中化学新教材紧扣当今时代的发展,教材中无不渗透着环保意识,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陈鹏 《大观周刊》2011,(44):255-255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11.
杨秀娟 《大观周刊》2013,(8):217-21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数学教学强调基本概念、知识要点、解题技巧、问题解答的学习,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不愿、不敢、不会提出河题。因此,应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创设教学氛围、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谷清江 《大观周刊》2012,(48):227-227
在教学中不断培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出版业呼唤编辑的主动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种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企业、一种行业乃至整个国家能否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出版业作为一种将观念、知识和信息推向社会化的特殊行业,创新在其生存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就更加不容忽视。可以说,新时期的出版业呼唤编辑主动创新。本文拟就编辑人员应树立主动创新意识并将主动创新意识落实到选题创新之中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编辑人员应树立主动创新意识 编辑人员的日常工作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创新性。编辑人员的工作源于知识的创新,他们的工作对象——书稿是作…  相似文献   

14.
廖宝旺 《大观周刊》2012,(27):288-289
现在的中学生与前些年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马永才 《大观周刊》2012,(39):239-239
创造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核心指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处于奠基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是发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杨昌相 《大观周刊》2012,(19):265-26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教学改革的内容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等各方面的改革。本文就“如何在课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外也学有所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又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真正体现新课标精神”?谈谈我对课外作业进行改革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高小英 《大观周刊》2011,(36):142-143
数学思维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是为所有人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还在于培养人本质看问题的意识。更在于培养人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策略,增强人的反应能力。那么在教学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题思路与方法?下面从几个不同角度展示思维灵活性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石蕊 《大观周刊》2011,(33):205-205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应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我们要走近学生,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才能对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类期刊编辑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类期刊编辑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选择三个意识。  一、引领意识。  教学类期刊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刊物所传达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其社会价值最终体现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上。由于教学类期刊的这一特殊地位,编辑的引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首先要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到准确理解、科学表述。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育人才,在于培养德育、智育、体育、能力、美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此,编辑要有明确的引领意识,要用先…  相似文献   

20.
徐沛江 《大观周刊》2012,(22):229-229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市级问题,但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