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潮勇 《科教文汇》2011,(32):99-99,108
我们现今的思想品德教学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良好价值体系的导引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强化生活性和教学的针对性,使本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为此我们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再现生活、据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理念,积极实践"知行——行知"的统一。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和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教案设计与运用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得出了如下几个原则:①趣味性原则;②思想性(启发性)原则;③层次性与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把生命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能使学生塑造一个有个性的灵魂,铸造坚定的信念,培养热情、善良、乐观向上的精神.生命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师生在活泼互动中快乐的学习,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体会到的情感融于日常生活中,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上应特别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更应注重深入浅出,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以理服人。应注重寓教于乐,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5.
康艳青 《科教文汇》2012,(20):23-24
初中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培养初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评价模式单一化、教学内容片面化、教学方法程序化、学生学习目的单一化等不足,使其实效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实效性,我们要创新教师和学生评价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金柱 《科教文汇》2011,(24):123-124
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热情、汗水和生命去拥抱。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秉承"用活"教材、"激活"情感、"教活"学生的教学理念,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努力优化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动"、"会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唐锋 《科教文汇》2012,(9):9-11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及其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生命的实然状态是我们关爱教师的基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命的低迷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综合造成。关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命要求教师本人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要求学校建立"以人为本"的关怀激励机制,要求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拥忠拉姆 《科教文汇》2012,(14):107-10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是教材的改革,另一方面是教法的改革。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成为主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而真正把这个合作学习的理念用于实际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则不愧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在教学中扭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即教师由课堂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课堂的"一言堂"转化为"众言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优点、特征、作用做一些阐述,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案例教学的运用和教师的作用作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探索和实践"生活德育"理念,简单而言就是让真实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真实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生活"这一核心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时效性,提高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体验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观察和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最终体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雁 《内江科技》2009,30(9):199-199,141
在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一定的整合,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林学会 《科教文汇》2011,(29):39-39,54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成效低下成为了制约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瓶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以及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困惑。《职业道德与法律》学科教学工作正是立足于职高学生的思想与学习实际开展的有效教育活动,对于端正学生的人生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多年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针对《职业道德与法律》学科教学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何姝华 《科教文汇》2013,(35):92-92,98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教育过程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的重复;从教学关系看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这种刻板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养成了“知识等老师教,思路由老师引,方法仿老师做”的习惯。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入的可持续为目的,它要求知识的传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姚三刚  赵涛涛 《科教文汇》2011,(11):20-20,28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教学水平,需坚持"四结合原则",即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陈妲 《科教文汇》2014,(32):146-147
美感教育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讲授经典作品,不仅可以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感教育的目的。以讲授散文《山中访友》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从语言节奏、具体形象、创作思路三个方面来充分理解课文的审美艺术效果,以达到美育教育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两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其良好的师德风范形象。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基础。作为从事马克思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的“两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同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之中。为此,“两课”教师要多方面进行道德情操的自我修养和培育。  相似文献   

16.
张蓉 《科教文汇》2012,(13):106-107
培养一个未来合格的幼儿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学生的特长,在数学课教学时间内,充分合理地安排、指导学生进行读、听、讲等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郑河西 《科教文汇》2012,(15):11-11,13
体育教师的气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尽可能利用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体育技能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的良好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进而为培养终身体育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并结合本人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就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叶琴 《科教文汇》2012,(5):19-20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然而现行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或以学科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课堂枯燥乏味,犹如一潭死水.如何让中职德育课堂“活”起来?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精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三是优化教学手段,营造直观课堂;四是拓展训练自主开放,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正在全面贯彻实施,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中学政治教师除承担政治课程教学任务外,还扮演着中学生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他们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角色的转换,更加注重生活和实践,并做到育人与自育并举,从教育观念、政治立场、职业道德、教学技能、知识结构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确保"教书"、"育人"双重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夏力 《科教文汇》2012,(23):110-110,153
新课标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是否在教学中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实现以生为本,除了老师的意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克服诸如"发言恐惧症"、"事不关己症"、"审美疲劳症"、"蛮横无理症"等等问题。另外,目前的教学中也普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