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发展与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而男女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正如作家张爱玲所说:"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男人,也不能没有女人,是他们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如何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完善发展的重要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发展与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而男女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正如作家张爱玲所说:“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男人,也不能没有女人,是他们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如何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完善发展的重要素质与能力。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异性交往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看待异性交往,怎样和异性健康地交往,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青少年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怎样?如何对他们的异性交往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于2004~2005年…  相似文献   

3.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如果只凭善良的愿望、苦口婆心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品德形成受各种因素制约,十分复杂。再加青少年品德尚未定型,处于不断变化的时期,使人难于准确把握。如何使他们的品德向良好方面发展,即外在的社会道镇要求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这其间有没有共同的心理机制、有没有普遍遵循的规律,这是探讨品德形成的重要任务。 一、个体社会化的学习过程是形成品德的具体道路。 社会化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掌握社会经验与道德规范,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  相似文献   

4.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另一重含义,是强调人的目的性,强调教育应该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传统意义的学生,也包括教师,包括一切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强调人的目的性,强调教育应该为人的个性发展服务,并不会同我们倡导的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冲突。因为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每个集体成员、每个学生的尊重,正是对人的集体、人类全体尊重的基础;对每个集体成员,每个学生利益的保护,也是对人的集体、人类全体根本利益保护的前提。世界上没有无视个体利益的集体,也没有完全脱离个体存在的社会存在,所…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生存于世.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是你所不能做的.或者想做而做不成的,因而我们不得不说,人是有差别的。正如世界上一切其他事情一样.没有差异,就没有这个世界,同样,没有差异,也就没有人类。  相似文献   

6.
从《学记》及『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谈可持续发展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问题的提出本文所指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从生态学、环境学或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迁移而来的。就迁移到教育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同时,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组织结构,我们对教育本质及其发展的内在把握,应该定位在它是完备人性的构成与发展这个基点上,而不能跨越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时空去谈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就要求在教育领域中强调运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来塑造人,使学生的能力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个体而言,教育人的过程必须顾及到个体本身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学生在某段时…  相似文献   

7.
人的个体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人对现实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从人一出生就开始,直至作为自然人生命结束而终止。人的个体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人的必然要求,而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需要社会化了的个体去推动。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由家庭、托幼机构、学校和社会对每一个人施以全面发展教育,以不断加快社会化进程和提高社会化层次的过程。而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尹宝新 《教育艺术》2004,(11):48-49
人离开了社会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的个体,总会同社会广泛接触,同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不仅是维护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而且是形成舆论、士气、时尚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正是由于人们不断地进行人际交往,传播社会思想,吸收有关信息,才使得个体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交往艺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洞穴专家蒙塔尔,曾亲身做过一次为期一年的地下独自生存实验。黑暗与沉寂实在令他难以忍受,孤独和寂寞简直让他发疯,在这样的情形中,他差不多忘记了如何与人交流,很多次在幻觉中几乎放弃自己的生命……重回地面后他说:“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人生的奥秘,生活的美好是与人相处。”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是由联系极为密切的无数个体组成的,没有人能够游离于世界之外,鲁滨逊漂流到孤岛数年后,最终仍回归人类社会。如果你不能像一滴水一样融入社会这个大海,那么你便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的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一生都是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既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展示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个体通过与社会交叉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这也是人的发展的具体实现过程。而教育则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教育者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社会规范和社会经验,按社会要求,经过有目的地选择,传授给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吴世玲在文明社会里,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美。“美不仅令人恰情悦耳,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促进人的性格全面发展,开拓人的思维;美还能美化人的仪表,净化人的心灵。没有美,人就会愚味无知.冥顽不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是一刻不能离开美。没有...  相似文献   

12.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外心理健康专家对心理健康标准做了各种研究与论述,他们在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哪些特征方面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所有专家都认同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人。对什么是心理健康,不能从个体的表面特征来加以描述。而应从心理健康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作用来考虑。  相似文献   

13.
学校里每个学科都负有知识教学的任务,也负有品德培养的任务。这就是常说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教育从来就是这么要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活动的不同形式和措施,都是这么要求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于社会群体之中。遁迹山林的隐士不过是幻想,独居孤岛的鲁滨逊也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人不能离群索居。离开了社会的群体,个体无从生存;只有群体的发展,才有个体的发展。人在群体之中,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对待,必须有共同遵守的准…  相似文献   

14.
形式各异的道德教育靳忠良,楚岩编者按:随着世界向国际化、信息化、观代化迈进,我们已不再也不能拒世界于门外。中国人推崇"三人行,必有吾师",了解接纳这个世界是为了借鉴与学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政体、习俗、肤色,但是却逃不脱人类社会的大...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的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硕果。然而,在这种迅速增长的人类文明成果的背后,其基本的精神动因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维方式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思维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工具,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科学方面形成一种崭新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导致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的产生,也标志着一种新世界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社会沿着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给个体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充分发展的可能和积极自主、创造的可能。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离开了社会实际达到的发展水平和继续发展的方向,要求个体达到完美、理想的发展水平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实现的。这一论述为学校发展教师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从这一理论出发,立足于当前学校的现实,笔者就学校发展问题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她)属于什么样的阶层?这个问题是谈论教育的首要问题,这决定了他们能不能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任何社会都是由多种多样的个体的人构成的,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陆人口14.12亿,那中国社会就是由14.12亿各具特点的中国人构成的,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但是,不同的组织(比如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等)、不同的学科为了了解社会、分析社会和改造社会,会按照特定标准把这些个体的人划分到一个群体里面,从群体的视角分析这些不同个体的相同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个人,都各有其特点和个性。个性是人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当各具特点和个性的人们作为社会角色进行活动时,必然交织成多维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协调诸多个体的关系,提高社会群体的内聚力,形成推动历史进步的同向合力,就必须讲究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9.
略谈人的发展的整体图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发展包含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作为类的人的发展两个层次,但不管哪一种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历史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发展的社会背景,在目前和今后,人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必然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背景,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的发展(可分为发育成长、成熟、衰老三个阶段)、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其核心即实践能力,是一个由价值标准,指导思想和操作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综合概念)和人的精神活动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两种)三个方面;作为类的人的发展,同样也包括作为类的人的身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猿、猿人、智人、现代人四个阶段)、作为类的人的实践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造社会的实践,即人的交往实践)和作为类的人的主观世界的发展(主要的也是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作为类的人的发展,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都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人一生下来是与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而成长为社会存在物。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作为一个微观社会环境,在个体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其它任何教育机构所永远不能替代的。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家庭规模与结构的改变,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