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可见,语文学科在教书育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德育呢?《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要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笔者认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有效地渗透德育,就要找准德育“点”,把好教育“度”,选好渗透“法”。  相似文献   

2.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科书选文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宝贵经验。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行为基本理念,其中语文要素即所谓的“文”,人文主题即所谓的“道”,在不同的文本中二者又有所侧重。红色经典作品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有着特殊育人意义的文本类型,应坚持“文道统一”。在教学中要做到“文道统一”,需要结合字词句段整体学习,需要结合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教学,需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教学。  相似文献   

3.
秦敏 《成才之路》2014,(35):I0006-I0006
正"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所谓"文"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道"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文道统一"就是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换言之,就是语文教师担负着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双重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不是干巴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去渗透、感染,以达到"文道统一"的。如何实现语文教学"文道统一"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渗透所谓"渗透",就是教师要像春雨一样,把"道"无声地润入学  相似文献   

4.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教师担负着知识的灌输和思想教育的双重任务。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并不是干巴空洞的知识说教,而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去渗透、感染,从而做到“文”与“道”的有机结合。 文道统一于情。语文课文大多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情文并茂的优秀作品。做人的道理蕴含其中。我们要求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语言历来讲究“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求从语言文字入手,将语言文字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应把德育之根深植于生活世界这块肥沃的土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时时处处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而不仅仅传送知识。贯彻“文道统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学德育纲要》要求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文道统一”就是既要突出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又要遵循品德教育的固有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实践经验表明,关键在于抓住一个“情”字。 写作者“文生于情”,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作者有感而发、情文并茂的优秀作品。做  相似文献   

7.
钟敏 《现代企业教育》2008,(20):187-187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来教书育人。在导语中“渗透”。在课文学习中“渗透”。在“练习”教学中“渗透”  相似文献   

8.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我们应该把握范文的具体内容,找到文道统一的结合点,选取恰当的方式来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实现文道统一,让学生在获得语文基本素养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使之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而"文道统一"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文",即指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道"指的则是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文"与"道"  相似文献   

10.
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原则”──兼谈“文道统一原则”之谬黄立中“文道统一”这条古人文章写作原则,被移作语文教学原则已30年之久。因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一些语文界人士主张语文科中的思想教育(德育)应采取“渗透”的方法。虽然有的提法如陈慰冰先生...  相似文献   

1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方法问题,找准结合点,则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拟联系语文教学作些探索。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结合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时和教材联系最密切的地方,最佳交接处。它最能体现出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找准这个“点”,在教学中,才能自然而然地、恰如其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强有力地进行德育渗透。只有找准了这个“点”,在进行思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正确处理文道关系,发挥教材优势,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要坚持“文道统一原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原则”。元朝人郝经说过:“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话精辟地阐述了“文”与“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道是文的内容,文是道的形式。课文就是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语言形式的统一体。这是从教材本身看。再从教学方面看,语文教学包括读和写两个方面的内容。学  相似文献   

13.
文道统一、情理交融是语文教师应当掌握的方法。我国古代就有“文道统一”的说法,即现在的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学生在鉴赏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情感活动。所以,语文课中的思想感情渗透少不了。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既不能离开“文”去讲“道”,也不能撇开“道”孤立地讲“文”,只有文道统一,有层次地、逐步深入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各个教学的环节中,才能达到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文道统一原则”和“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文道统一原则,是指文章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内容必须借助形式来表达,形式必须为表达内容服务,所谓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原则,即思想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再明确一点就是说,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必须把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可偏颇。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原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  相似文献   

16.
文道统一,寓道于文──浅谈小学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房山区佛子庄中心校李元东纵观小学语文课的三百篇左右课文,无一不是“文”和“道”的统一体。每篇课文都蕴含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材料。从教学看,阅读指导如果把作品的思想内容抛到一边,只让学生领会语文技巧,那么其...  相似文献   

17.
抓实五个环节渗透思想教育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闻柯语文教学肩负着语言文字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双重任务。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更要注意落实双基,努力做到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教育。多年来,我们在低年级语言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郭禾 《职教论坛》2003,(20):53-53
爱国奉献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官兵必备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要求。新时期更应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讲求“文道统一”,“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道”的重要部分。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武警部队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多种价值观念交互并存,意识形态的斗争复杂尖锐。由此有的学员爱国主义思想淡化,抱着好奇的心…  相似文献   

19.
怎样使“文”与“道”统一霍邱城关教办室王奎秀“文”与“道”是传统的说法,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要贯彻“文”与“道”的统一原则。怎样才能寓“道”于“文”,实现“文道统一”呢?教师必须充分提高认识.在工作中体现有意性、同步性、随机性、持久性。一、有意性应...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自然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自我悟出道德行为的真正价值,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既符合语文教学"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要求,又与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相吻合。一、由"点"连"线",由"线"成"面"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周密的分析和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