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璐 《初中生辅导》2014,(19):25-26
自从秦始皇首立“皇帝”名号以来,“皇帝”一词一直是最高统治者尊贵的称号.每当开国君主“正位建号”或其后裔承袭帝位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上尊号”仪式,以表示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另外,皇帝也要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尊奉正式的称号:“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这些也称为尊号.  相似文献   

2.
唐高宗继秦始皇创“皇帝”,尊号后,又确立了公开由群臣屡上尊号的制度,导致朝中歌功颂德歪风,谥号亦失褒贬原意,变为统治者树碑立传的工具。康熙在位61年,守成创业,立下勋功;但却屡拒上尊号,认为于朝政无益,且尊贵与否看实效,不在虚名。  相似文献   

3.
“尊号”一说,自唐朝始.此后,我国的不少封建帝王都乐于让臣下给他们上尊号,加头衔,以示至尊至贵,政绩卓著.尊号约有两种,一种是生前所上,一种是死后追加.而第一个于在位期间即不断加上尊号者乃是武则天.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纯属褒美颂扬之词的尊号却越加越长.至于这些帝王的政绩究竟如何,则当别论.即使他们毫无政绩可言,甚至昏庸无道,“尊号”也照加不误.其根本目的,无非是要人们“拜倒在个别特权人物的神圣形象面前”,借以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但是,清初定都北京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却一再反对上尊号,多次表示“断不受此虚名”.这在历朝帝王中都是罕见的.本文拟从康熙在多次胜利的形势之下和他晚年前后,听到为其搞庆典而请上尊号时所持的一贯态度与原因,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官方正式场合使用“皇帝”称号。而“天子”称号在史料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与“皇帝”称号并行使用。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皇帝”制度是巩固中央集权措施有关,但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化因素亦不能忽视。从先秦“天命”思想演变,秦化与制度变迁等方面揭示其“皇帝”称号背后深刻的历史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封建时代,凡是皇帝的指示和命令,都被称作“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其实,“圣旨”只是一般通称,在具体应用和形成文字时,是分为“制”、“诏”、“敕”、“谕”、“诰命”。“敕命”等种类的,应用时有着严格的区别,不可随便相互取代。 制,又叫传制,宣制。汉代宫仪规定:“汉礼仪日,天子称尊号曰皇帝,言日制。”因此历代都以帝王之言为“制”。“制”主要用于国家大政,如科举的殿试、封官授爵等文书,都用“制”的形式颁发。制文体制,首句都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而后才是正  相似文献   

6.
皇帝的称号     
“帝王”在我国起源颇早,而“皇帝”的出现,则自秦始皇始。当阶级分化、国家建立、帝王出现之初,帝王与一般人的区别还不太悬殊,因而没有专门的尊号懿称的讲究。夏代称“王”、称“后”(不是后来的  相似文献   

7.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兼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后,丞相王绾(wan)与廷尉李斯等人建议秦王政以“泰皇”为名号,嬴政决定“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称为“皇帝”。总掌全国行政、立法、司法、财政和军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从此成为历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专用尊号,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其命为“制”,其令为“诏”。至西汉时再作修定和补充:天子正号为“皇帝”,其自称为“朕”,臣民称之为“陛下”;其言称“制”、“诏”;史官记事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称“乘舆”;所在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后亦称“省中”;其印章称“玺;”;所至称“幸”;所进称“御”;其命令一为“策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对皇帝的称谓不少,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始于建立秦王朝的嬴政,迄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均沿用不废。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对皇帝有多少称谓呢?根据不同场合使用对皇帝的不同称谓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自称;一类是臣称或民称;一类是书或诗文中称。首先是自称,人们熟知的有“朕”、“寡人”、“孤”等几种。其实这些本不是皇帝的自称,是后来逐渐转变成为皇帝自称的。先说“朕”,这本是贵贱并用的自称,象“我”、“余”等一样。《尔雅·释古》云:“朕,身也。”郭璞注曰:“上古贵贱皆自称朕。”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9.
皇帝这一称号是赢政的创造,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由分裂到大一统的标志,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需要。皇帝借神和上帝的称号成为神权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产物,不仅与古代西方神化自己的君主不同,亦与仿自中国的日本天皇称号也不同,因为二者的环境和观念完全不同。赢政自称皇帝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五德终始论,而这一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说明秦取代周是天意,却也可以使其他有意角逐皇帝者藉此论证其取代秦亦是天意。  相似文献   

10.
对溥仪被俘时间的考辨徐修宜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1945年8月,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他成为苏联红军的俘虏。溥仪被俘,不仅使“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划上了句号,成为历史的名词,同时...  相似文献   

11.
黄帝≠皇帝     
黄帝和皇帝不是一回事,“皇帝”是秦始皇起的称号,秦始皇姓赢,叫赢政: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各个朝代的最高统治都叫做皇帝;“黄帝”是一个具体的人,黄帝姓姬,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聪明。懂得很多道理,长大后,他做了部落首领,带着大家改变了游猎生活,教大家盖房屋.驯养家畜,种植五谷,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12.
一、皇室贵戚驸马原是官名,汉武帝时置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魏晋以后,帝婿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白居易《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 “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脔婿古称皇帝的女婿。后以称科举榜  相似文献   

13.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皇后、皇太后可以像皇帝一样取得尊号和谥号,在禁省中设立一套模仿朝廷的微型机构,其成员称为女官或内官,另有一批专为他们服务的宦官和士人,称为长秋或内侍.这些官员中,有相当一批人属秩六百石以下的属史,《汉书、百官表》及《后汉书·百官志》对此均无详载.兹依据文物、文献资料,对秦、汉皇后、皇太后六百石以下属官吏作一考论,以便我们能对专制主义集权制下,家国不分,“朕即天下”、“母以子贵”的状况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华 《成才之路》2010,(2):I0003-I0004
2009年9月25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在北京被授予“中关村高端领军创新人才”称号。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而今,李开复再次华丽而高调地转身——回到中关村内的清华科技园自主创业,为创新人才打造一个梦工场。  相似文献   

15.
唐中宗复位后,武则天被迫离开了她做了15年皇帝的宫城,徙居上阳宫。虽然唐中宗给她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名义上仍褒有最高的荣誉,唐中宗率文武百官定期来看望她,但是,她的实际最高权力被剥夺了,她开创的武周王朝也结束了。唐中宗迅速恢复了唐的国号。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也都恢复唐代旧制。武则天所立的周庙七主被迁出太庙。这位在半个世纪政治  相似文献   

16.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7,(12):56-56,F0003
图1:屋大维头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自公元前27年起独揽国家各项大权,直到公元14年去世。统治罗马长达43年。他被元老院奉以奥古斯都的称号(拉丁文意为“神圣者”、“至尊者”),“奥古斯都”后来成为罗马及西方帝王习用的称号。  相似文献   

17.
周朝有文王、武王,汉朝有文帝、武帝,三国时有魏武帝、魏文帝。历代为什么都有“文帝”“武帝”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根据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  相似文献   

18.
梧桐 《初中生学习》2010,(10):41-41
天命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认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也有考证认为,“天命”只是满洲大汗的尊号,而不是年号,直到努尔哈赤第八子尊号为“天聪”的皇太极决定取天下,才学中原的正统皇朝建国号“清”,并建年号“崇德”。如此一来,“崇德”建元应该是清朝第一个年号。  相似文献   

19.
“帝”首见于商代甲骨文,“皇帝”始见于西周金文,与《诗》《书》,都是指天上的神;春秋时,“帝”逐渐演变为历史上的圣王贤臣;战国时大国称帝,“帝”又变为当今之世的君王;至秦王政则进而法定“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称号。这是一个彼此相联的历史发展过程。解放前,一些史学家曾提到这些问题,但或偏于考证,或语焉不详。如前所述“帝”在商代是至高无上的  相似文献   

20.
刘海琴 《中文自修》2004,(10):50-51
提到“皇帝”,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被“山呼万岁”的古代君主。但是,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皇帝”来称呼君主的呢? “皇帝”始于何时? 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在此之前,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既不称皇也不称帝。如大家熟悉的商纣王、周武王等,都是称王。值得注意的是,在甲骨文中,“帝”字很常见,但是从采没有用来指人间的君主的意思,而是指“上帝”,是天神的称号。春秋时期,在南方的楚国率先自称“王”,表示和周王分庭抗礼。到了战国,大国如魏、韩、赵、燕、齐、楚、秦等,都先后称王。发展到后来,势力强大的君主不满足于称王,竟然将过去专指天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