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小问答     
<正> 初学游泳的人出现头晕,大致有下列四种原因: ①游泳时身体成水平姿势,体内的血液循环几乎不受重力的影响,头部和下肢血管处于大体不同的舒张状态。可是当上岸后人体成直立姿势,血液循环受重力的影响就会使血液淤集在下肢和腹腔的血管里,因此回心血量减少,造成脑血液的供应不足(暂时性的贫血)。②游泳时随着波浪起伏和左右转动动作刺激了内耳的前庭器官。有些初学游泳者经受不了这种刺激,而产生头晕、恶心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静态平衡中的作用,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unlight Tetrax平衡诊断训练仪对运动老年人(203例)和不运动老年人(168例)进行不同站立条件稳定性系数(ST)测试。研究结果:(1)女性NC、PO、PC姿势ST低于男性(P<0.05)。(2)本体感觉功能受影响时,不运动老年人主要通过调节视觉,运动老年人通过调节前庭觉维持静态平衡。(3)NC、PO姿势下老年男性骑自行车运动组及PO姿势下老年女性广场舞组的ST低于散步组(P<0.05)。研究结论:规律运动通过改善前庭觉、本体感觉达到维持平衡能力的作用。广场舞、骑自行车可改善视觉或本体感觉受干扰情况下老年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2020,(1):60-61
<正>平衡能力是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是做出各种身体动作的基础,是人体依靠其位觉、视觉及本体感觉等多种器官相互协调配合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存在于各项运动中又影响着运动效果。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完成基本动作及技能学习至关重要。对于运动学习而言,学习的过程实际是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在对抗性项目中,集体对抗的本质是破坏对方平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动静态平衡仪对20名体操运动员进行姿势平衡中的感觉相互作用的评估。结果发现: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三个感觉系统对维持平衡的作用不同,体操运动员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前庭功能和视觉都起主要作用;平衡中枢对感觉信息具有复杂的整合调节作用;运动员所应用的感觉信息和取得平衡的策略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结论: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能力的专项练习时,应重视视觉和前庭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正> 游泳对人体的好处游泳的好处很多。由于游泳的运动强度大水温较低,在游泳时,人体的代谢很旺盛,能量消耗很多,需要补充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还要排除大量的代谢废物,因此对内脏器官的机能要求很高,使神经、肌肉、循环、呼吸、排泄等器官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游泳时,身体成水平姿势前进,不受重力的影响,同时水对皮肤下面的血管有  相似文献   

6.
在实战技击的防守技术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头部的防护技术。因为头部是人体机器的“控制室”,该处神经组织丰富,遭受重击后很容易使人晕眩倒地,丧失反抗能力,因此是人体较被动防守部位和最易受到袭击的部位之一。所以,对于研修散打技术的人来讲应首先加强头部抗打能力的训练。 一、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 头部的正常位置是影响整个身体姿势的重要因素。通常,头部的倾斜幅度不大时,内耳的迷路受到刺激,兴奋传到前庭神经核,再下行至脊髓运动神经元,就能迅速改变身体各部的肌肉张力,恢复正常体位。而在散打过程中,由于被击中的头部位移较大,速度过快,以致上述反射传导来不及调动、支配足够的肌肉改变其张力,以维持身体平衡,从而导致整个身体向该方向屈斜,加剧了倾倒力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据科学家测定,经常参加游泳活动的人。其肺活量可从正常的3000毫升提高到4000—6000毫升。游泳时人体平卧于水中,改变了正常的直立姿势,加上水对人体的按摩作用,使心肌粗壮,促进代谢,增强心血管功能。游泳时的水温往往低于人的体温,由于温差对全身的刺激,改善了皮肤微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此外,游泳对人体的神经、内分泌、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足是人体的支撑、运动器官。它承受人体的重量,维持身体的平衡;使人可行走、奔跑和跳跃……。可见,足在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陈高平  朱建久 《游泳》2001,(3):19-20
眼睛是人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是人体对外部世界感觉最真实、最直接、认识最完整的器官。然而眼睛却又是人体所有器官中惟一裸露于肌肤之外 ,不受骨骼、肌肉、皮肤保护的器官 ,是在遭受外部物体冲撞侵袭、有害生物病毒侵入时 ,自我保护、抵御能力最弱的部位。在游泳时 ,如果不重视游泳场地的卫生管理制度 ,一些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眼病就会在游泳者之间传播和流行 ,其中“游泳性结膜炎”最为常见。一、原因1 .到水质不清洁、水源已被污染的游泳池、天然游泳场、海滨浴场或水库、鱼塘游泳。如化学剂品对水源的污染、杀虫农药以及排放出的工…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田径运动无论发展到何等高难、复杂,其动作技术都是以人体基本技能姿势为基础设计的,如人体的直立姿势、行走、奔跑和跳跃的基本姿势及利用双手做悬垂支撑。操持器械和投掷物体的基本姿势等。在这些基本技能姿势中身体部位在运动中的相互关系和维持平衡的方式,可以通称为“人体自然姿势”。在田径教学中顺应人体自然姿势能使运动技术尽快早日形成,如违背人体自然姿势往往形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所以,我们在田径教学中要遵循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原理,运用人体自然姿势中身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作指导,以求达到提高教学效益之…  相似文献   

11.
唐艳 《游泳》2002,(2):29-29
儿童时期是孩子长身体的阶段 ,为使儿童发育得更好 ,长得更高更健壮 ,我们有必要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特别是游泳锻炼。它可以使孩子在学习游泳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 ,克服怕累、怕冷的心理 ,培养孩子坚毅、自信的性格品质 ,这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历程是受益匪浅的。水的浮力作用使人在水中的重量只相当于自身重量的10% ,游泳时的负荷量比陆上其他活动的负荷量要小得多 ,人体俯卧在水中游泳不易产生疲劳感。特别是儿童会有一种欢畅、愉悦、自由自在的感觉。游泳时各种姿势都要求脊柱充分伸展 ,四肢有一定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 ,这对防止…  相似文献   

12.
怎样练习平衡体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并非是绝对静止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经常处于失去平衡而又马上恢复平衡的状态中。特别是在体育锻炼中尤为明显。每个人的平衡能力各不相同,但人的平衡能力是可以训练的,经常做平衡体操能使前庭神经系统的各功能得到锻炼,增强机体对空间关系的感觉,并可促进身体正确姿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有关武术运动生理特点的研究表明:长拳运动对人体心血管系经、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影响。以往的研究又表明:链球、铁饼运动员前庭机能稳定性最高;体操,兰球、排球运动员次之。但有关长拳运动对人体前庭机能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前庭是司平衡的主要器官,平衡能力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甚至决定长拳运动竞赛成绩的因素之一。因此探讨长拳运动对前庭机能稳定性的影响,阐明其特点,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的任务在于探讨长拳运动对青少年前庭机能稳定性影响的生理特点,分析以从事长拳运动为主的武术运动员前庭机能的稳定性与训练程度、性别以及年令的关系。本文对十二岁——十九岁的不同性别的各项专业和业余运动员进行了前庭机能方面的测  相似文献   

14.
一、熟悉水性教学法游泳是水平运动,直立运动与水平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其一,由于水的浮力,人体有失去自身重量的感觉。水的阻力比空气的阻力要大800多倍,这样还要克服和利用水的阻力,如果游泳技术不合理,游进的速度会很慢。其二,由于水的压力,造成了呼吸困难,游泳是用嘴在水面上吸气,用嘴和鼻在水中呼气,呼吸技术要比在陆地上运动复杂得多。其三,由于胸腔的原因,人体下肢的比重比上肢大,浮心靠近上身,重心靠近下肢,在漂浮时容易出现下肢下沉的现象。要使身体成水平姿势,并保持平衡,可以改变身体的姿势来调整浮心和重心的位置,如将两臂…  相似文献   

15.
运动与平衡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平衡机能除了水中的生物,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都生活在重力场之中,其姿势是适应于力学平衡的.除鸟类或若干例外,大多数动物都是用四肢支持其体重,身体的长轴与地面成平行位置,这是各种动物的固有姿势.人则是用下肢支持体重,就是说最基本的姿势是身体的长轴与地面成直角的直立位.如果出于某些原因姿势偏移破坏了力学平衡时,在所谓"平衡机能"的作用下,能够立即恢复各自的原有姿势.因为人体的重心高,支撑  相似文献   

16.
友光 《游泳》2002,(2):31-32
人们很久以前就非常羡慕水生动物的游水本领 ,并想方设法去模仿它们 ,借以争得水上行动的自由。古代中国人创造的“寒鸭凫水”“扎猛子”等游泳姿势都是从水鸭等动物那里学来的。现代竞技游泳中的许多动作和姿势 ,例如蛙泳、蝶泳和自由泳等 ,也都是受动物的启示 ,并结合人体结构的特点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蛙泳是最古老的游泳技术之一。它是人们模仿青蛙的游水姿势和动作而发明的。人们很早就知道 ,青蛙游水时用其强有力的后腿做蹬水动作 ,并且有一种非常漂亮的快速滑水姿势。于是 ,人们便以青蛙游水动作创造了竞技游泳中的蛙泳姿势。在此…  相似文献   

17.
<正>活力板是一种新型的滑板,它主要利用身体、双脚扭动及手的摆动驱动活力板前进。经常使用活力板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及控板平衡能力,发展人体前庭器官,达到健身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享受到精神上的乐趣。但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对躯干支柱力量的概念、训练原则、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认为躯干支柱力量包括人体肩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等部位的肌肉及肌筋膜,该区域的肌肉力量可以保持人体姿势,具有维持身体平衡、保持良好身体姿势、传递能量等重要作用。根据躯干力量训练难度等级,进行躯干力量训练应根据个人特点进行安排,通过训练可提高运动员躯干支柱区域肌肉及肌筋膜链的力量与稳定性,躯干支柱力量在竞技领域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支撑跳跃"是中小学传统的体育教材之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支撑跳跃的教学,不仅能全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血液循环器官、呼吸器官、及前庭分析器官的功能;增强下肢、腰腹、肩带及上肢肌肉群的爆发力;发展判定三维空间方位的定向能力和控制身体的平衡的能力有其独特的生理锻炼价值,而且非常有利于培  相似文献   

20.
空翻运动是空中运动的典型运动形式,也是体操、技巧、跳水等运动项目中普遍采用和不可缺少的动作之一,以往理论界将空翻“概念”笼统地归之为人体内耳前庭感受器官对人体运动状态的感知,这样对人体空中方位变化、时相感知也就无法深入研究下去。多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