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艳洁 《学周刊C版》2014,(8):164-165
“语文课程是实践的课程”。学生的作文修改是语文实践活动之一。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又可使学生学习他人长处为我所用.交流写作心得.提高作文的鉴赏能力。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精品自改中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应当将作文修改权交还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专家经常这么说,老师也经常这样强调。确实是这样,“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厌千遍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经常反复修改文章,可以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可以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3.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适时对范文进行“扩、改、续”的写作训练,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话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从自己文章的得失中去认识写作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可是有些同学没有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他们只知道写,而不愿意改,有的同学想改,但不知应如何改。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宋代欧阳修非常重视修改文章,他“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认示人”。他写的《醉翁亭记》第一句初说“滁州四面有山……”数十字,最后改为“环滁皆山也”五字,言简意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巨著《红楼梦》。马克思的《资本…  相似文献   

5.
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传统的作文批改,基本上是老师的事,费时费力。批改的目的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实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由老师一手“包办”造成的。一班作文收上来,老师忙得又批又改,费尽心血,到头来,作文簿发下去了,学生只把错别字改在“ ”里,而把老师改的地方很少认真地去看一看。即使看了,也不知所以,或知之甚微。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著名作家孙犁说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如何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但如果一味靠教师修改,无疑是灌输式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学生收益不大。只有教给学生改文方法,逐步引导他们自己修改,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下面以议论文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7.
吕济林 《广西教育》2007,(12A):26-26
笔者尝试的小学高年级作文“互改法”,让学生在欣赏、评析别人的文章过程中积累一些写作心得,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收到较好的效果。通俗地说,“批改”=“批+改”。在平常作文教学中,批改者较多的是教师,但笔者认为让小学生相互批改对方的文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写作本身的特点,总是由粗到精。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靠的是多写多改,从中积累自身的经验而提高写作水平。古人在这方面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文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心始安”。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都是如此而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的。多写多改自已改,文章自得方为贵,这就是我作文教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作文包括“作”和“改”两个方面。很多同学常常只重视“作”,却忽视了“改”,因而难以写出好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是写作的深化、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好文章无一不是经过反复斟酌、千修万改而成的,所谓“文成于改”,正是此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应注重写作过程中的修改加工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习作评改对提高习作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如何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专家经常这么说,老师也经常这样强调。确实是这样,“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厌千遍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经常反复修改文章,可以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尤其是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可以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2.
作文互改互评能激发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指导农村中学生互改互评作文,要教会学生改评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其最佳方式是小组合作的互改互评方式。小组合作改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心始安”。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多写多改。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作文批改,《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了凸显学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体地位,笔者探索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专家经常这么说,老师也经常这样强调。确实是这样,“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厌千遍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经常反复修改文章,可以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尤其是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可以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能够养成修改作的良好习惯,对提高其作能力,发展语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现实中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作文评改一直还是广大教师肩上的重荷。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却不屑一看,教师的辛勤劳动常常成了无效的劳动,而要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时间不允许,效率也不高。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古训,也是真理。因为差文可以通过修改成为好文,好文通过修改可以更加优秀对于高三的同学,修改文章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就是在改中学习,在改中提高,在改中悟为文之道、很多经历过高三的同学,在这方面都有深刻体会。短短的一年中,有些同学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这首先归功于用心训练,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反复修改,反复磨砺。  相似文献   

18.
英语写作评改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语写作主要有两种评改模式,即教师评改和同学互改,这两种评改方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各有利弊,为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同学互改→教师评改→心得感想”三步评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提出大面积提高农村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效果的“四步法”,即通过“自由写作,激发兴趣”“勤写日记,练活笔头”“互批互改,取长补短”“专题辅导,提高效率”四个步骤的训练,大面积提高学生个性化作文写作水平。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几年来,我一直着力探索科学的作文批改方法,努力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一、激发自改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我常常在讲读教学中,穿插“练字”、“换字”、文章描写等内容,还在课堂上常讲有关“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故事。如王安石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僧推月下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