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主流话语,主要表现为一个经学阐释性命题.而乾嘉汉学家作为阐释主体("实事求是者"),其所采用的阐释方法("求")大致可分为两个:一是由训诂通义理来弥合语言性断裂,另一是以剥皮主义来弥合脉络性断裂.不过,这两种方法都必然遭遇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长期重城轻乡的二元发展战略使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教育发展、社会保障、公共基础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城乡断裂。城乡断裂势必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诸多方面的差距、弥合城乡断裂,就要以政府为主导、以有利的政策为支撑,促使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文章基于对我国目前城乡断裂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城市带动农村、城市资源下乡、弥合城乡断裂提出一些建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对我国传统史学作了一次全面考证和重新诠释,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治史观念。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仅仅表现在考据方法和治史特征层面,更主要是规范和影响他们治史实践活动的学术理念,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考证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对我国传统史学作了一次全面考证和重新诠释,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治史观念.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仅仅表现在考据方法和治史特征层面,更主要是规范和影响他们治史实践活动的学术理念,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考证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嘉考据学派林立,各自有其丰富的德性思想,但又有其共同特点,在人性论和理欲关系问题上,认为性中有欲,理欲统一,承认情欲的合理性;在德性原则和方法方面强调达情遂欲与躬行践履的重要性;"实事求是之学"是乾嘉考据学派"明道"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乾嘉学术成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乾嘉学术的发达是多种因素所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数千年来文献典籍讹谬相传,非校勘不可卒读;乾嘉学者以校理群籍、恢复传统文化为己任,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从而构成乾嘉学术的特殊价值和人才主体;同时,这一时期小学、目录、版本、校勘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乾嘉学者实事求是的学风、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深厚的家学师承渊源、清廷佑文政策等,都是导致乾嘉学术全盛的重要原因。本文也承认清廷文字之狱在客观上对乾嘉学术有一定的作用,但又认为文字之狱并不是造成乾嘉学术全盛的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评说,80年代后期以来,就其正偏是非,成败得失,虽不断有学者对之进行分析,比较商讨。但从20世纪“世界文化”潮流的背景上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是必然的,它与传统“断裂”的深层问题,是一种“革命”,是众望所归的文化转型,是对传统的超越,是重建新的文化价值的前提。然而“断裂”又不是“断裂”,而是通过“断裂”达到新的意义的“弥合”,由于“分离”而“回归”,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的一段特殊旅程。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背景下,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要义,应该聚焦到教学层面上来。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拥有具体的、丰富的经验,也不缺先进的、时髦的理论,但问题在于: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之间存在着断裂。如何弥合这一断裂?本文提出,教学法应该是一种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萌芽》杂志的少年写作新星到当下正红的“80后”写手,1980年代出生的这样一批热爱写作的孩子现已长大成人,但是他们仍在以“青春”的名义书写着,打着“年少”的旗帜改变着当下文坛的文化气候。他们在同现代传媒、市场的亲密接触中以自己的反叛性姿态,谱写着一个“易捧不易评”的“80后”神话,在新世纪里已构成一个“断裂”性的文化事件。如何认识与阐释这样一个“断裂”性文化事件是当下批评界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南方文坛》、《文艺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山花》、《萌芽》、《理论学刊》、《南方都市报》、《中国图书评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阐释学的建构,可从传统中寻到滋养。训诂与义理,是中国儒家阐释传统中两条清晰的路径,千百年来此消彼长,亦有辩证统一。到了集大成之清朝,戴震与章学诚看似针锋相对,其实两人都致力于超越训诂与义理二元对立的阐释模式。章学诚以校雠为方法,建构以史学为中心的阐释思想;戴震以考证为手段,致力于明晰义理。二人在考证之风盛行的乾嘉时期,一隐一显,一者不掩锋芒,直书己意;一者以考证为掩饰,有志闻道,可谓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末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有着丰富的文献学思想。他对历史考证学有着客观的看法,从学术发展的过程中论证了考证之学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赞许乾嘉考证学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同时也指出了乾嘉考证学的流弊。他对彝器、刻石、墓碑、古印、古镜、瓦当以及诗文的文献价值有精到的见解,扩大了史料范围。他主张用小学的手段考订经史,用古器物来订补文献记载的讹错。龚自珍批判学术研究中脱离现实的埋头考证,但又不否认考证之学的重要作用,广泛论定各类史料的价值,明显继承了乾嘉考证学风。  相似文献   

12.
曲金燕 《文教资料》2007,(26):15-16
乾嘉传奇小说与通俗文学之间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二者的关系,并结合乾嘉时期的时代特点阐释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乾嘉传奇小说作者具有多才多艺,文、俗兼通的禀赋;乾嘉时期刻书出版业的发展;乾嘉炫学风气之影响。  相似文献   

13.
《谐铎》作为一部文言短篇小说,其语言颇具特色,不仅诙谐性与教化性兼具,也不乏优美性。作者沈起凤生活在乾嘉学风浓厚的吴中地区,《谐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乾嘉学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细观力学在金属韧性材料断裂中的研究成果,考察了压力容器材料韧性断裂的过程及断口的宏细观特征,结果表明:容器材料的韧窝型断裂和剪切型断裂模式,分别对应于宏观断裂形态上的正断口和斜断口;决定这两种断裂机理转变的关键因素是断裂部位的应力状态和材料的自身特性,应力状态的大小用应力三轴度来度量,临界应力三轴度是一材料常数;讨论了压力容器两种韧断形态与其应力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三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党的思想路线建设,从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并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地提出来,再到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内在本质作出科学阐释,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准确、深刻和全面,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胡玫希望通过描写先贤孔子的其人其事来阐释宣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但是错误的叙事策略不仅导致影片叙事层面断裂,无法吸引观众,而且使人物形象失焦,最终导致宣扬儒家和中华文化的创作目的难以实现。本文试图对影片叙事策略的失败之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力于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辩证法的理论重构。就其理论诞生的语境而言,辩证法包含两个基本内涵,即内在矛盾与同一性原则,它意指多样性的同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承担着论证革命合法性的理论任务,通过对形而上学同一性原则的批判来构筑新的历史必然性。辩证法成为了其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理论资源。首先,辩证法的内在矛盾性为打碎形而上学,凸显断裂与偶然性提供了可能的契机,从而保持了马克思思想中的彻底的革命性。其次,辩证法的同一性原则又保障了这种断裂和偶然性不会走向彻底的多元主义,从而坚持了某种新形式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出版的一些《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大多单列一章专门讲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对什么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怎样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作了较好的阐释。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些教材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提供了一种看待社会问题,分析社会矛盾的角度和方法:断裂。他使我们注意到了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发现在看起来欣欣向荣的经济繁荣背后可能存在着文化的断裂,以及这种断裂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影响的深远性。我们引入贝尔的“断裂”分析方法,从稍微不同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并试图阐述我们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三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党的思想路线建设,从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并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地提出来,再到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内在本质作出科学阐释,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准确、深刻和全面,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