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中,动机会对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影响。本文以学习动机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问卷调查,随机在本校四个专业中抽取了204名农村籍大二学生进行数据采集,得出了学习外在动机强于内在动机的调查结论。并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动机是制约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动机的种类繁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与英语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建条件,促使学生的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 ,以580名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习者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与动机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者个体因素对来华前动机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留学生来华前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不高;2)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产生影响的是他们的专业以及是否来华攻读学位。来华攻读学位的学习者、学习汉语专业的学习者,动机强度不如来华进修语言的学习者和非汉语专业的学习者;3)内在兴趣动机与经验动机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学习者对汉字及中国影视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兴趣对其动机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听力技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听力能力是学习者的一大难点 ,本文主要研究动机与听力的关系。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大于外在动机。本文分析了动机对大学生听力能力的影响 ,并提出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来激发内在动机 ,促进听力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听力技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听力能力是学习者的一大难点,本文主要研究动机与听力的关系。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大于外在动机。本文分析了动机对大学生听力能力的影响,并提出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来激发内在动机,促进听力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莫秀兰 《红领巾》2004,(2):54-56
听力技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听力能力是学习者的一大难点,本文主要研究动机与听力的关系.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大于外在动机.本文分析了动机对大学生听力能力的影响,并提出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来激发内在动机,促进听力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包青青 《考试周刊》2013,(30):81-82
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保持的逆向过程,是语言减弱、消退的一种过程。动机,作为决定二语习得者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既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态度,又是影响语言目标学习的内在力量,在语言习得与保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既然动机能够影响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效果,那么动机在外语磨蚀中会不会产生一定影响呢?本文通过动机与语言磨蚀相关性研究,发现动机在语言磨蚀过程中确实发挥着一定作用,且可以将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促进语言保持的动机,一种是加速语言磨蚀的动机。因此,外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增强学习者动机促进语言保持从而对抗语言磨蚀。  相似文献   

8.
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动机理论入手,介绍了动机、学习动机及数学学习动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是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动机,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要重视动机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取得更加有效的整体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文章结合常州地区的经济条件及教学状况,以高校文科组、理科组及社会学习者为对象,对他们的日语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包含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密切,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学习环境及目标环境三项因子变化对学习动机各自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就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非专业日语教学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晓明 《考试周刊》2015,(17):92-93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学习者提供了动力和指引方向。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内在动机更重要,持续的时间较长,是语言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是语言教学的关键。本文通过访谈对武警指挥学院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研究生教学实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动机因素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机因素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融入型——工具型和内部型——外部型两大类。其中,融入型动机和内部型动机在英语学习中被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对于英语学习者也产生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对二语习得的动机理论加以正确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2.
对150名高一英语学习者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情况调查发现:高中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下降时,会使用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多种动机调控策略来维持其学习动机。但他们动机调控策略使用频率多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进一步提升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英语学习的价值,增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目标的唤起,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情感因素对学习者有着微妙的影响,例如动机。根据Robert Gardnerand Wallace Lambert的理论,存在两种语言学习动机,即"融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它们发挥不同的动力作用。结合两者能获得比单一动机理想得多的效果。单纯拥有"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可能会目标不明,盲目学习,忽略实用知识;而单纯拥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容易因兴趣消减或遇到困难而效率大减甚至放弃。因而单纯动机支配下的学习存在巨大障碍。相反,两种动机兼具的学习者既有浓厚兴趣又有明确目标,因而学习成效通常更显著。本文作者就一个班32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重点探究其学习动机及其对学习效率和考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动机削弱归因不仅解释了学习者动机下滑的原因,对学习者以后的动机行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教师、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三个动机削弱归因维度入手,探讨了高校和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应如何重新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动机,并提出了在教学中使用缩短师生距离、确立学习目标、合理使用教材、改善学习环境以及采用多层次教学模式等策略来调控学生动机,调动学习者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指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通常认为内在动机更重要,持续的时间较长,是语言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语言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文章分析讨论了研究生这个语言学习者群体的一些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研究生的认知水平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校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动机调查,研究发现:(1)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专业本,专科和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是双重的(融合型和工具型并存),一方面对学习英语学习有着内在的兴趣,希望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另一方面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文凭,找份好工作,通过电大的各种考试等;(2)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学历对于英语专业学习者(本科与专科)学习动机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唐耶(D9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实证研究是对大学英语重修班的41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应该二语自我、学习经历和动机行为关系进行的,旨在发现该学习群体的在上述维度的现状以及三者间的关系,以便更有针对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动机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习者提高应该二语自我水平,在课堂内外为学习者创造积极的学习经历,从而增加动机行为,使学习者更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任务型学习在80年代首次被提出,交际型任务是指必须要解决一些交际性问题的课堂活动。因此,该研究的目的是把交际型任务引入到西部大学英语课堂,并利用调查问卷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对交际型任务和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动机的关系进行了实测。通过对总动机、结合性动机、工具型动机、内在动机四个方面的数据分析,作者发现,交际型任务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够改变并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值得在西部高校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远程教师指导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当自主需要、关系需要和胜任需要得到满足时,可有效激发其内在动机。本研究结果表明远程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有密切关系。研究从激发学习者内在动机入手,探讨了远程教师指导行为对于学习者内在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习者主体因素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语学习的成功与否与学习者主体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其中动机因素是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从对动机概念和分类的总结、动机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教师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动机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