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采访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是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采访实践中,记者可运用拉近距离,建立"自己人"效应;因势利导、渐入佳境;沉着镇定、积极慎重;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等方式,来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使记者在采访实践过程中获取所需资料的同时,极大地减少新闻采访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与记者的观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基本功。通过观察 ,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 ,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 ;可以加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可以抓住反映新闻事实本质的细节 ,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记者在采访中应有强烈的观察意识 ,应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选择最佳时机和位置、积极思考、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必须对此有一个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必要的心理准备,巧妙的应用采访技巧,实现记者采访与对象之间的信息沟通,最终实现高质量新闻报道的目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寻求新闻采访的技巧运用,确保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采访对象的地位越高,知名度越大,所述新闻事实影响力越广,采访的难度就越大,有时甚至导致采访活动的失败。怎样才能攻克这种“堡垒”呢?社会学沟通角色对等原则,是有效的武器。一、人际沟通的对等性“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社会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强调记者主体意识的积极介入,但记者应注意介入的限度,正确把握主体行为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能使采访行为超越道德底线,不能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本文运用新闻理论和相关法律,结合具体案例探讨隐性采访的合法性与运用“底线”,透视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关系,指出公共利益原则、公正原则、善意原则、真实原则和适度原则是隐性采访应遵循的伦理道德基本原则,从而为找准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角色进行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7.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得来的唯一途径就是采访。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的一种形式。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是为了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为了反映新闻事件真实的需要,不属于新闻侵犯隐私权范畴。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金鑫 《华章》2011,(14)
采访与有些工作不同,它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不仅在采访完成后,记者以其成果--新闻作品发表,同社会发生交往;更主要的是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必须进行这种交往.因此,准确地认知采访过程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调节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状态,审时度势,运用恰当的态度、方法进行相应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
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语言交谈是公关活动中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如果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公关语言艺术,将大大弥补采访不足的遗憾,可以使我们的新闻采访达到预期的目标,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中访谈气氛融洽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质量。文章从记者的访前准备,采访的地点、时机,记者的仪表、言谈以及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沟通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营造融洽的访谈氛围。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新闻采访过程中除了要记者掌握好采访技巧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新闻采访前要做好准备,这样才会在采访时得心应手,获取想要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此,着重论述新闻采访前需要做的准备,以及新闻采访前做准备的重要性,以期促进新闻采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论新闻敏感与政治敏感之关系李争鸣,尚东明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新闻敏感的强弱与其工作效率有着密切关系。有了新闻敏感,就能在纷纭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慧眼识珠,不失时机地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好新闻“问”出来——试谈电视采访提问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采访提问是电视记者为调查了解新闻事实并发挥其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职业活动,记者要注意采访技巧,以达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采制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报道;许许多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告诉我们,现场采访提问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的一环,作为一名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公共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而这无疑对现场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镜头,采访新闻的当事人、目击者等不同的参与人员,通过有效的问答为观众呈现新闻现场的状况.如何在采访中获得有效的新闻线索,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笔者就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以及相关的经验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愿望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互动的,两者的心理状态往往相互影响.本文就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求找到提高新闻采访的成功度.  相似文献   

18.
对记者而言,新闻作品的完成过程,是新闻提炼的过程,而新闻事实的提炼,是这一过程的核心。记者在对新闻事实掌握的基础上,寻找新闻的亮点,进行精心策划;选择新的角度和主题;运用新闻背景,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等,都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形成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9.
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更是整个新闻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一般以简要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是把握和掌控新闻全篇的第一步.常常被喻为龙的眼睛,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亮点.因此,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时代,记者们应该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并学会使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新闻采访,由单一的文字记者向"多媒体"型记者转型.同时,记者们更应该提高思想素质,包括提高政治素质、提升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期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