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通常认为蛇是险毒的动物。然而,只要到印度的一个小村寨希拉尔去一趟,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希拉尔距离孟买二百五十公里。那个地方的居民对蛇非常崇拜,敬如神明。在希拉尔,每年雨季都要举行富有风情的庆祝活动——“那伽潘奇米”。希拉尔远离繁街闹市,在印度的旅游指南上也找不到它,然而节日那天却有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和旅游者云集于此。印度各地都有欢度“那伽潘奇米”节的风俗。人们在泥塑石雕的蛇像旁举行隆重  相似文献   

2.
每年4月中旬有三天时间,泰国举国欢庆以泼水为重要形式的宋干节。这一传统节日是印度教和佛教奇妙结合的产物。人们在节日期间洗掉过去一年污秽的东西,佛像被集中在佛塔外,举行清洗仪式,每个人都要向佛陀表达敬意。人们向僧侣施舍,往长者手上撒水,为他们祈福。僧侣们也给每个人撒水。青年在节日里更是十分活跃,他们往往藏在篱笆后等着,向过路人身上泼水。  相似文献   

3.
在印度,宗教气氛充满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印度社会一直是个忠于宗教的社会,并因此而闻名于世。印度明的古老与神秘之处,就在于它的宗教。从吠陀前期一直流传至今,宗教已成为印度人生活的最高理想。印度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最终目的是宗教职责的积累。他们认为,印度社会与西方有着显差别,在印度人看来,西方社会注重经济和物质幸福,在一切活动中把物质幸福放在首位。而印度人则不然,印度社会注重宗教精神,一个人从出生就同宗教联系起来了。宗教不仅约束人的思想行为,而且宗教力图以神的观念解释世界和社会。在印度,一年中有366个节日。除了国庆节独立日,其余全部都是宗教节日。印度人往往在家里最主要的部位摆上一个神龛,供奉着自己所信奉的神。然而,  相似文献   

4.
奥迪赛舞属印度传统舞蹈的一支,一般是在盛大节日庆典中祭神或敬神时表演。表演时,舞蹈者必须赤足以敬神,胸挂铃铛、头戴花冠、面额上方点缀吉祥点;同时,奥迪赛舞也很注重服饰的搭配,红中透青,粉装配黄,以素妆淡雅为主。奥迪赛舞特别注重手足的动作及眼神的流动。手足的舞动或移动的每一个姿态都带有象征意义:如手托腮表示正在思念,双手合十表于感谢和欢迎等等。眼神的流动是奥迪赛舞最具唯力的灵魂,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感。善于察颜观色的眼神,也是奥迪赛舞的基本技能,人们可以从舞者的眼神中看到舞蹈和音乐,也可看到明亮而…  相似文献   

5.
肖雅 《世界文化》2011,(10):24-27
印度人柏电影,有一种完全区别于其他国家电影文化的特质,那就是崇尚电影形式美感与影片内容的同等重要。美,自古以来在印度人心中,就是幸福、吉祥、魅力和优美的意思。凡是能唤起人内心美妙情感的事物,都可以判断为美;凡是能契合人心理结构,人人都能感受到审美快感的事物也都是美。而每当我们欣赏一部印度电影,看到的不单单只是影像和人物,那些附着于影像和人物之上的形式感,往往更加令人目眩神迷,如民族服饰、节日祭祀和华丽缤纷的特色婚俗。  相似文献   

6.
<正>旁遮普是印度西北部著名的五河之地,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曾养育了能征善战的锡克人,也曾目睹不同信仰的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近代以来,旁遮普遭遇了巨大的创伤,印巴分治把旁遮普切分,一半在印度,一半在巴基斯坦。在那个令人震惊的历史时刻,人民的鲜血浸染了大地,这成为旁遮普甚至印度人永久的痛苦记忆。在诸多以印巴分治为题材的作品中,有一首女诗人的诗歌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受到普遍欢迎,那就是阿姆瑞塔?  相似文献   

7.
圣诞之最     
凡事物影响一大,范围一广,便难免超出常规常理。圣诞节是世界范围最大的节日。当人们庆祝和享受这个节日时,也会创造出一些与之相关的之最。 最贵的圣诞树 2002年12月初,日本东京一家商店展出一棵标价1100万美元的圣诞树。这棵6米高的圣诞树是由瑞士皮阿  相似文献   

8.
圣诞节原本是西方民族的一个纯粹的宗教节日,半个多世纪之前,它还保持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过该节日者也始终集中在西方的基督教国家中。但自上个世界下半叶开始,情况有了变化:随着电影艺术的繁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制征商集中推出了大量的以圣诞节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大都回避了圣诞节的宗教情结,郑重渲染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对世俗生活的美好追求。随着这些影片的传播,圣诞节固有的宗教性和神圣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和颠覆,一个充满世俗文化色彩的圣诞节便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非基督教国家普及。今天的圣诞节,人们不需要进教堂做弥撒,不需要虔诚,不需要膜拜,甚至也无彩知道节日的本来意义。人们只需要快乐,只需要亲友相聚、尽情狂欢,只需要在快乐中得到情感的最大满足。当然,人们对于传统也有所继承,如圣诞礼物和圣诞老人。因为,它们带给人们以快乐。  相似文献   

9.
杨泽 《世界文化》2008,(1):50-52
“法”,也称“正法”,或音译“达摩”,源于梵文Dharma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印度重要典籍《梨俱吠陀》中,指印度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后来,其内涵在印度教的宗教和政治生活中不断完善。高种姓的婆罗门想要通过“法”来匡正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用以维护他们的种姓特权,所以强调人们应该按照“法”来行动。作为古代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道德概念,“法”曾对古代印度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时跨两千多年,在美国二战后涌现出的“垮掉的一代”也受到了“法”思想的影响,被誉为“垮掉之王”的美国小说家杰克·克鲁亚克的一部重要小说就名为《达摩流浪者》。  相似文献   

10.
杨天石 《中国文化》2009,(2):132-146
尼赫鲁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领袖。曾任印度民族主义政党国民大会党(国大党)总书记、主席。其地位仅次于倡导不合作运动的甘地。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他和蒋介石关系密切,互动频繁。研究他们之间的交往,可以推进近代中印关系史研究的深入,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蒋介石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情和他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圣诞文化链     
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加深,西方人心目中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已日益成为中国人一个聚会交流沟通的日子。然而,虽然节日已在中国流行,但作为一种文化,人们对这个世界性节日的相关习俗及其文化渊源仍然还缺乏系统了解。  相似文献   

12.
印度人与蛇     
提起蛇,人们总会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可是在印度,蛇却无比神圣,受到人们尊敬,还是娱乐活动中的宠物.在印度,各城市的大街小巷、林荫道旁、公园里和庙会上,都可以听到要蛇人吹奏的欢快乐曲声,看见耍蛇人驱使眼镜蛇“跳舞”的技艺.这的确是印度独有的一景.耍蛇人被称为“街头艺人”,他们大多独来独往,终生与蛇相依为命,靠耍蛇糊口.耍蛇人一般喂养一条眼镜蛇,但也有少数驯蛇能手同时拥有蟒蛇和蝮蛇等多条蛇.蛇被分别装在一个浅浅的圆形竹篮  相似文献   

13.
每年4月13日~15日(或14日~16日),是老挝传统的佛历“新年”。也是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和我国云南傣族的共同节日。新年,也叫宋千节或泼水节,是上述国家和地区最重大的节日。在老挝,新年庆祝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其主要活动有浴佛、斋僧、拴线、泼水和跳南旺舞等。新年期间,人们见面时,总是双手合十,说一声“萨巴依迪碧麻依”(新年好)。  相似文献   

14.
刘欣 《寻根》2011,(3):41-45
民俗体育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民俗体育内涵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笔者以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由广大民众创造、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样式。它既依附干民俗节日,也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5.
英联邦节     
英联邦节是个国际性的节日。英联邦的前身为大英帝国。这个由50个独立国家组成的组织把世界1/4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自1977年开始,联邦节被定在3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以庆祝联邦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节日定在这一天的主要原因是它与任何联邦成员国的节假日都不冲突。另外,参加节日庆祝活动的多为年轻人,那天他们均在学校学习,有利于组织各种庆祝活动。英国的庆祝活动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都去参加。女王作为联邦的最高首领参加庆祝活动,同时有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犹太教、穆斯林教等宗教人士参加。许多其它庆祝活  相似文献   

16.
每年4月13日~15日(或14日~16日),是老挝传统的佛历"新年"。也是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和我国云南傣族的共同节日。新年,也叫宋干节或泼水节,是上述国家和地区最重大的节日。在老挝,新年庆祝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其主要活动有浴佛、斋僧、拴线、泼水和跳南旺舞等。新年期间,人们见面时,总是双手合十,说一声"萨巴依迪碧麻依"(新年好)。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任职期间,我曾多次与老挝人民一起庆祝新年。虽然我离任回国已经多年,但在老挝过新年的欢乐情景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7.
节日,是人类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沿袭相传成俗的遗留。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征的主要标志和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折射出人们深厚的感情色彩。世代沿袭,形成了一种丰厚的民俗文化。贺树生日吃花宴据传,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个生肖为龙的日子,是树木的生日。居住在鹤庆山区的白、彝族群众,就要集体为树木举办贺生日活动。活动场地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的亡灵节将我带入一个陌生、新奇的世界.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祭祀与悼念死者的节日,就像中国的清明节.但它在墨西哥诸多节日中所占的地位,则比清明节之于中国要重要得多.节日是在每年的11月2日,但人们从10月31日起便开始忙着整理和修葺亲人的坟墓,刷洗墓碑,在墓旁专为置放鲜花的柱形石臼内,插上大把桔黄色的“辛笆苏契”花和许多别的花.这种艳丽的黄色鲜花是专门在亡灵节用的,这期间所有的花店和花摊都大量出售,公共墓地一片金黄;有的外国人干脆叫它“死人花”.也有在墓前供奉食品的.在中小市镇,几乎家家都为已故的亲人在家中设祭坛,布置得十分热闹,除  相似文献   

19.
外媒导读     
正印度男子扮雕像始终如一达32年现年54岁的印度男子阿齐兹(Abdul Aziz)的职业十分罕见。他在印度的一个景点扮雕像,可以长达六小时保持纹丝不动,即使是游客逗他或吓唬他时,他也不为所动。自1985年起,阿齐兹开始在印度清奈扮雕像以来,他从事这一行业已达32年,不只在印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也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印度电影也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民族叙事方式与现代影视技术及理念相结合、对普罗大众的人文观照、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巧妙地提升了印度的国家形象等等,都是印度电影获得票房和口碑双赢的重要原因.其中,反映女性问题的印度电影备受瞩目,比如《炙热》(2015)展现印度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