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支队新闻干事每年下基层采访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这是江西总队为22名支队新闻干事和总队新闻工作站记者所制定的措施。针对部队新闻干事缺乏到一线抓“活鱼”的基本素质和个别报道人员下不去、蹲不住、掌握一手材料少的实际,组织大家开展了“新闻干事要善当官兵知心朋反”等讨论,使大家摒弃了过去靠电话采访、看材料写稿和坐在机关想点子、拿起吃话找例子的做法,理清了写好连队新闻的工作思路,分别制定了单位和个人年度定搞计划。目前,这个总队的记者、新闻干事和报道员都纷纷深入到基层进行实地采访。提高新闻干事写好连队新闻的…  相似文献   

2.
少校滕天月——沈阳军区230医院政治协理员。他入伍18年来,始终对新闻写作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先后在军内外报刊见稿千余篇,有数十篇作品获奖和入选各种书籍。他十余次被《前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4年被沈后某分部评为“最佳新闻干事”,3次荣立三等功。  “我写是因为我爱”,滕天月如是说。他从入伍第一天起就尝试给报刊写稿。经过“稿子不登天天写”的“考验”,他终于在《前进报》见了第一篇稿,这给了他极大的乐趣和信心。滕天月从此对新闻写作更加痴迷。从战士到指导员,从干事到协理员,从野战部队到后勤医院,他无论做…  相似文献   

3.
张向宇 《军事记者》2010,(11):69-70
从大西北农村一名青年到一名解放军士兵;从贺兰山深处一名战士报道员成长为一名新闻干事:从一名部队基层宣传干部成为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驻武警记者站的记者;从一名军事记者再到北京市林业局宣传中心副主任兼《绿化与生活》杂志副总编辑,他的成长足迹给人启迪。日前,当笔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的首都绿化委员会机关采访谷伟学时,他深情地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是新闻工作岗位锻炼、造就了我。”  相似文献   

4.
我从干业余报道员到任大队报道干事有六七年的光景了,回顾以前被报刊、电台采用的300多篇稿件中,大部分都是依据事实产生灵感而写出来的。由此,定下这个题目:“抓住灵感快写稿”。我的第一篇就是靠灵感“创造”出来的。那是1990年的一天,警卫连小社对我说,他们连队两个战士拾金不昧,让我赶紧去采访。我到警卫连一问,原来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在我们部队军训,结束返校时,女大学生谢丛奖将挎包遗失在军营。里面除装有化妆品和一本通信录外,还有200多元现金。两名战士发现后急忙追到火车站,将钱物交给了谢丛笑。采访完这件事后,感…  相似文献   

5.
熊永新 《青年记者》2022,(23):27-29
<正>军事新闻人的根在连队,如果一段时间不端一端战士的饭碗、睡一睡战士的床铺、闻一闻战士的汗味、听一听战士的牢骚,写稿编稿就会感到“缺了养分”“少了底气”。——刘明学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从战士报道员到部队新闻干事,再到中央军委机关报的高级编辑,刘明学用过的采访本装满了十几个纸箱,其中有一本最为特殊。打开斑驳的黑色封皮,扉页上不是新闻策划案,也不是采访内容,而是一封遗书:  相似文献   

6.
“你看过《军事记者》没有?好好看看,晚上告诉我读书体会。”到团报道组的第一天,新闻干事给我推荐了《军事记者》,提醒我学习新闻基础知识就先从《军事记者》开始。  相似文献   

7.
(一)1993年10月,一位初学报道工作的战士小张,找到我抱怨说:“不认识编辑就是上不了稿,真没办法,要是像你认识那么多编辑就好啦。”我问他“因何发这样的感慨?”他说“7月初,我团战士柳青在长途汽车上抓住了七个掏包歹徒,这么好的新闻,我邮给了六家报纸,居然一家都没用,你说这不是因为没关系么?”原来,小张是在8月初投的稿,他只是简单地写了一下抓歹徒的过程和结果。我给他解释说,别怨天尤人,你这篇稿子写作质量还有待提高,本来抓歹徒的事迹就经常见诸报端,你又把它变成了“旧闻”,当然见报的可能性就小了。并不是编辑…  相似文献   

8.
要一名新闻报道员,平时电话、通信联系最多的就是与报社的编辑,无非是询问投过去的稿件是否合乎要求,请求编辑“笔”下留情,以免自己的稿件被“枪毙”。涉足新闻报道 有些“豆腐块”见诸报端。新闻干事和报道员人人渴望的编辑“约稿”笔者也遇到过,经历之后,才重新认识到了编辑约的稿件,并非是简而略之地写完投过去就可以见报的。每次写稿子,我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写得差些火候,直到让新闻干事修改之后,才放心地投到编辑那儿去。一次新闻干事下基层采访,笔者一人留守报道组,突然接到《前卫报》社一位…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七分采访三分写”,这话一点不假。我“爬格子”3年多,在写作中走过不少弯路,其中总结出一条肤浅的教训:采访深入一定要细,广集素材,这样才能淘出埋在沙堆中最闪亮的金子。那是去年4月20日下午,在离成都军区空军司令部驻昆办事处不远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施工,突然来了一伙歹徒,见人就打。战士陈刚发现这一情况后,拔腿跑回办事处向主任陈明生大校报告,陈主任立即带3名战士1名学员前去制止,刚好我旅副旅长杨共和路过此地,也参加了斗歹徒的行列。这起陆空官兵携手斗歹徒的事迹过硬,也比较感人。当我得到这…  相似文献   

10.
无悔的选择     
从军5年,有4年是走“新闻”路。 记得那次新闻干事到基层物色报道员,我拉着新闻干事的手苦苦要求到团报道组搞新闻,并把以前发表的几篇“豆腐块”拿给他看……就这样,我放弃了当班长、报考军校的机会进了团报道组。在先后投出70余篇稿件都如石沉大海的情况下,我敲开了郑干事的房门。郑干事每年都被省军区和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并且三次荣立三等功。我找他“拜师学艺”取经。但他只丢给我一句话:“路要自己走,志要自己立,梦要自己圆……”临出门时他还送给我《新闻简明教程》、《新闻标题制作100例》、《耕耘录》、…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名排长走上团新闻干事的工作岗位。在此之前,我是一个不知“五个W”为何物的“门外汉”,对新闻这个高深莫测的神秘殿堂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现在到了这个位子上,心里确实有点发怵。“既然组织上选择了我,就应该干出点名堂来。”我如是想。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军报第七届新闻函授学习,捧起《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新闻与成才》等教材一点一点地啃,并主动向编辑、老新闻干事请教,发现新闻线索及时进行采访,晚上加班加点赶写稿件,也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然而半年过去了,寄给编辑的百余篇稿件都…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结构厂政工科谢云辉:今年4月,我荣获了公司通讯报道特等奖。这是我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荣获此项荣誉。捧着荣誉证书,我无限感激指导老师——《新闻与写作》。 1994年初,我从车间调到厂政工科,做宣传干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公司电视台,我看到了一本《新闻与写作》,翻阅其栏目,其中的“新闻来稿评析”,“散文赏析”,“新闻采访系列谈”,“新闻标题写  相似文献   

13.
1977年,单佐满穿上军装没过多久,一位干事到他所在新兵连选挑“笔杆子”,问他新闻由哪三部分组成。他回答:“导语、主体和结尾。”后花了一天时间采写篇消息算是干事对他的考核,结果合格,单佐满成了师宣传科报道组的一员。不到一个月,他采写的通讯《喜看红四台,又创新成绩》在原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头版头条加按语刊出。这一年,他共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60余篇。“我是从黄土地走来的农民儿子,父亲给予我忠厚、真诚、助人为乐的品性是我一生的精神源泉”。也正像他说的,无论当排长还是干事,单佐满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对新闻…  相似文献   

14.
他不叫阿丑,叫李翔。然而他悦:“我搞新闻基础差,长得不美,又笨手策脚,像只‘丑小鸭’,所以叫阿丑合适。”就是这个“阿丑”,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从一名战士业余报道员,成长为新疆军区后勤某分部小有名气的专职新闻干事。“当干事要能吃苦,当新闻干事要更能吃苦,当摄影干事苦上加苦,不吃苦,不能出活,更不能成才,除非你别当新闻干事。”那司五”这么说。1987年从乌鲁木齐市当兵的“阿丑”,一入伍就被授进了天山深处某综合仓库。那里几乎与世隔绝,长年生活在那里的官兵们,从未在报刊上见到过关于自己的报道。战士们抱怨说:…  相似文献   

15.
26年前,他,当新兵时见了那篇300余字的“豆腐块”,从此便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26年来,他从战士、新闻干事到政治部主任,虽然岗位几经变换,但初衷不改,笔耕不辍。至今,已累计发表50多万字的各类作品就是他从事写作的一个段落的总结。从新兵连的几篇小稿的发表,他成了领导眼中的“人才”谈起新闻写作的经历,徐主任抿嘴笑了:其实我从小就喜爱文学,中学时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上高一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试着给报社写稿,没想到《新华日报》一个月内连着刊了我的一首诗歌和一篇小故事。当新兵时,一天连长、指导员从…  相似文献   

16.
季嘉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前不久翻看今年以来的《军事记者》时,勾起了我对步入新闻这一行的回忆。我在军校是学雷达专业的,后来改行当了两年指导员,接茬儿就搞起了教育,跨进新闻这一行,完全是个偶然。记得是1988年初,我在旅政治部当教育干事,当时科里的新闻干事探家了,科长跟我说:“小季,你兼管一下新闻工作。”我琢磨了半天———“管一下”,怎么“管”?还是先“干一下”再说吧。可到真要“干”的时候,才发现我对新闻一窍不通。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新闻这个“花轿”。第二天,我突击看完了一本关于新闻基础知识的书,第三天就…  相似文献   

17.
新闻窗     
报道员刘威勇斗歹徒光荣立功本刊讯季将、新强报道:3月14日,济南军区某旅党委作出决定:给勇斗歹徒的政治部报道员刘威记三等功一次。3月初,这个旅政治部报道员刘威去连队采访,乘车途中,一名歹徒突然拔出匕首向车内旅客索要钱物。刘威乘歹徒不备,飞起一脚将歹徒踢趴在地,并在旅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扭送到当地派出所。其旅举办“兵军兵”新闻扳道培训孩本刊讯林浩报道:2月底至3月初,某坦克旅举办了一期“兵”味浓郁的“兵写兵”新闻报道培训班,组织战士们学习新闻基础知识后,分组下到连队进行现场采访,组织写作,然后集体“会…  相似文献   

18.
初当报道员时,我只顾埋头写稿,半年渐过,却没有一篇见报。焦急之余,去报社请教。一位编辑看了我写的几篇稿件后,对我说:“报道员不光要会写稿,而且还要学会看宣传战线的哺场”’。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将当月报纸全部置于案头,认真阅着,发现报纸上刊登的徐洪刚事迹和与徐洪刚事迹有关的事比较多。我领悟到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是弘扬时代精神。恰巧当晚连队有个战士因救助一位遭欺侮的少女而被歹徒砍伤,住进了医院,我当即赶到医院对他进行采访,并连夜写出《南大桥下战士无畏》,第三天就在《海口晚报》“一曲赞歌”栏目…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20.
新闻体制改革和竞争,越来越多的记者、通讯员对会议采访不感兴趣,报告、讲话、排座次,综合、专访、加花絮,老一套,没写头。此话不无道理,但要从咫尺会场上捕捉到有点写头、能吸引人、并可产生一定影响的“活鱼”来,确实不易。会议新闻不能没有,着眼点是抓新闻。有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引用到会议采访中去——“处处留心有新闻”。前不久,我参加了自治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时写的“两会特写”《此“天”当补——一份呼吁加强粮食生产的提案诞生追踪记》作了些探讨。细细回忆采写《此“天”当补》的经过,似乎可用14个字概括:莫言咫尺会场小,留心亦能捉“活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