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各级档案馆坚持"四个强化",抓实民生档案跨馆服务工作,累计接待利用者1.6万余人次,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一是强化担当意识。将民生档案跨馆服务当成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履行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抓实抓细抓好。  相似文献   

2.
2012年,吉林省将全面启动"宽带吉林"工程,投资14亿元,力争城市家庭上网带宽达到10Mbps,宽带资费下降5%。据悉,"宽带吉林"工程已写入201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纳入2012年全省"十大"民生实事。目前,吉林省宽带用户为310.6万户,普及程度和上网速  相似文献   

3.
抚顺棚改是一项艰巨浩繁、史无前例的民生工程,是全国的典型.这项工程历时四年,解决了抚顺历史上60年来一直没有破解的棚户区改造问题,让三十万百姓住进了新楼房. 棚改工程做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生工程",其新闻报道特点规律的探索具有特殊意义,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四川档案》2013,(6):28-28
<正>今年以来,四川省档案局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大民生工程",启动了"民生档案建设年"活动,印发了《"民生档案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全省档案系统主动融入民生领域,自觉服务民生,积极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发挥民生档案"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章立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版万版"民生"开。自两年多前"民生新闻热"从电视刮到报界以来,"民生"几乎成为新闻界最炙手可热的一个"新闻品种",谁  相似文献   

6.
实施"东风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新疆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惠及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东风工程"自2007年1月正式实施,经过4年多的扎实努力工作,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东风工程"的实施把党的温暖送到广大农村牧区,把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把先进文  相似文献   

7.
《新北方》是辽沈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第一品牌,自2004年开播至今,固定收视群体已经突破1000万。《新北方》关注民生百态人生冷暖,记录时代变迁的丰富细节,是一本"晚报化的电视民生新闻杂志",选取的新闻内容,立足本地,放眼全国。《新北方》作为一个地面频道栏目,国内新闻编辑,成为"放眼全国"的重要板块。编辑将纸媒体,网络媒体中的海量新闻进行采集、加工、组合,形  相似文献   

8.
陈世平 《档案》2014,(7):59-60
正近年来,天水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档案局的工作部署,以"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为已任,着力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管理和服务利用工作,尤其是在完整记录、及时收集、规范整理"联村联户"档案和推进"千村百乡"档案工作示范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主动介入,积极作为,为推进民生档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在全面开展土地承包、林权税费、计生医疗、社保医保、婚姻登记、户籍房产、灾后重建、抗洪救灾等民生档案建设的同时,以"双联"建档和推进"千村百乡"档案工作示范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强和深化民生档案工作。一是部门联动,出台政策。主动汇  相似文献   

9.
2013年,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出版产业发展处(财务处)要按照局党组的整体部署,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一、继续推进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一要努力做好与国家及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工作,积极落实"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新闻出版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0.
"淮水安澜",舆论监管的地方实践 "淮水安澜"是2004年5月由淮安当地几名网络爱好者联合发起组建的一个市民网络论坛.该论坛自创办以来,注册用户已超过50万人,每天的点击量达60多万人次.从论坛内容设置来看,该论坛主要包括"淮网大卖场" "淮安分类信息""民生通道""名城淮安""淮网文化""淮网美食""淮网家居"等板块.2011年以前,在上述诸多板块中,"民生通道"板块最受网民关注,发帖量也最为集中.其中,"民生通道"板块下设的"市直部门"子板块目前发帖总数已突破22万条,涉及与民生相关的各类主题28000多个.2011年以来,淮安市纪委借助淮水安澜论坛平台,在该论坛"名城淮安"板块增设了"阳光纪检"子板块.  相似文献   

11.
彭充 《四川档案》2015,(2):16-17
<正>退耕还林工程档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档案。如何围绕中心,服务民生,用创新理念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档案工作,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为适应乐山市退耕还林"两个推进"发展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进一步理清档案工作思路,以档案管理研究和运用为载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着力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的新路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信息     
《兰台世界》2012,(16):6-9
鞍山市档案局更新"民生档案查询"服务平台为方便百姓查档,提供更为全面的民生档案查询信息,更好地服务鞍山市民,市档案局于近期对馆藏现有民生档案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疏理和分类,重新更新了鞍山档案信息网站的"民生档案查询"服务平台。民生档案查询栏目从原有的12个增加至15个,信息量从原有的20万条增至60万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这种节目形态从20世纪末开始出现,在2002年至2005年达到巅峰。业界普遍把民生新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碎片化的原始状态;民生关怀的深度开掘阶段;以民生新闻为品牌的延伸开发阶段。近几年,民生新闻节目受到新媒体特别是网络的冲击较大,如何打造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突破民生新闻发展的"瓶颈"?业界人士对此一直在不停地认真探索。而民生新闻栏目开展民生活动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民生活动是用"大民生"的眼光创新民生节目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省档案局副局长胡振荣率省档案局相关负责人对湘阴县综合档案馆新馆建设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听取工作汇报后.胡局长对湘阴县档案馆建设的前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几点意见:一是要领导重视,支持新馆建设.把新馆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二是政府加大投入,政府要保证每年投入200万元,5年完成1000万元,使项目工程顺利进行。三是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台民生新闻的选题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薇 《记者摇篮》2009,(1):32-33
2002年1月1日,一档宣称"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后,"民生新闻"作为一种现象很快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即,各家电视台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一时间,掀起了一股"民生大潮"。然而,民生新闻蓬勃发展、民生新闻栏目迅速火爆的背后,是其无法掩饰的"市井化"、  相似文献   

16.
李健 《青年记者》2015,(8):29-30
《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民生"一词出现的最早记录。《辞海》则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民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散发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和各类民生新闻栏目的崛起,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和较强的可读性,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然而一直以来,党报给人以政策性强、面孔严肃的印象,民生新闻似乎成为党报的"短板",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误解或曲解。其实,党报是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是什么?到底是一种新闻类型,还是一种新闻体裁?是一种节目形态,还是一种报道风格?众说纷纭.但十年以来,民生新闻给中国传统的电视新闻界带来的冲击却是有目共睹.我个人更倾向于把民生新闻理解为一种报道姿态和价值取向,所谓的"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①.到2004年,勃兴的民生新闻遇到了发展上的瓶颈,有学者批判民生新闻的"四化":浅薄化,娱乐化,琐碎化,同质化.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11日,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在自治区新华书店九家湾物流中心举行2011年新疆农家书屋工程赠阅出版物发送仪式,8辆满载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个文(语)种的图书、音像制品及有关基础设备的运输车,从乌鲁木齐起运,发往全疆新建的1084个农家书屋。这标志着被列为2011年自治区"民生建设年"80件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的新疆农家书屋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19.
究竟何为民生呢?"民生"指的是百姓的生活,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近五年来,民生的概念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它已成为点击率极高的时尚词汇,从中央到地方对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各个阶层对民生提法有极大的认同感。温家宝总理曾在两会期间特别强调:深知国之命在于民心。民生有生活生计的意思,从广义上说民心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锦州城市生活广播历经多年积淀,反复论证,于2011年1月12日正式更名锦州民生广播。"人文关怀、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是"好听""有用"的民生广播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20.
崔穗旭 《中国档案》2012,(10):68-69
2010年7月,上海市杨浦区档案馆率先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通了民生档案服务,启动了社区查档出证的"馆社"联动新模式,利用者可以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查到所需的档案,并当场获得档案部门出具的档案证明。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各级档案局馆已为1.63万市民提供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上海市和各区县馆际、馆社、馆室"三联动"的档案服务民生框架格局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