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选择矿井延深方案,使矿井生产与井筒延深施工密切配合,切实处理好新旧水平的接替,是矿井延深工作中应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延深的原则和要求、矿井开拓延深方案、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技术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强 《中国科技纵横》2014,(16):140-140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而要实现煤炭的高效开采矿井的开拓延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开拓延深的特点、方案以及生产水平过渡期的技术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矿井技术改造的主要措施有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提升、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通风和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排水。矿井技术改造要扩大井田范围、相邻矿井合并改造、结合矿井开拓延深进行合并改扩建。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的改造包括矿井提升系统的改造、大巷运输系统的改造、辅助运输环节的改造、井底车场的改造及设置井底缓冲煤仓、通风系统的改造、排水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地精煤矿需要进行水平延深的生产实际,结合矿井地质条件、开拓开采和主要生产系统现状等影响因素,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两个开拓延深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了布局合理、建设工期短、经济效益好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钱家营矿是开滦集团的主力矿井,每年开拓进尺6000米以上,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推进,同时受矿井"定突"、矿井通风能力、九采区衔接、矸石充填优化及水平延深影响,开拓进尺压力不断加大。公司为有效应对采掘衔接紧张和矿井升突给开拓延深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不断提高开拓进尺效率和单进水平,积极推动施工工艺创新及效率提高,改变传统设计思维,优化施工方案,再造工艺流程,在开拓施工中实施连续式排矸系统,有效提高岩巷进尺效率,为生产准备的正常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矿井延深方式有很多种,本文通过对矿井延深开拓方式的描述,在地质条件、储量、煤层赋存等状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延深方式,充分论证了小青矿的地质状况,而采取分区延深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章村矿四井不断向深水平的延深、通风距离加大以及矿井生产能力增加,4225采区最深部困难时期供风显得尤为紧张,一度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一系列技术改造,通风紧张状况得到改善,为矿井安全通风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井下巷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通过提出井下巷道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诱发因素,分析其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得到质量缺陷形成的控制办法和已形成缺陷的处理措施,为井下巷道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近年来我国矿井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面临着地质岩层构造进一步复杂,岩层赋存条件进一步变差,提高巷道施工质量,对提高矿井掘进水平,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降低矿井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建矿于1958年,由于矿井服务年限逐年递增及采区开拓的不断延深,井下输煤主要运输工具强力胶带机和各采区胶带机需要不断延长,煤流的转载90%0是由采区胶带机直接转载到主运输胶带机上,这样就形成运输系统线路长、岗位多、联络环节多等特点.人员分散,不利于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20)
在分析了矿井采掘接替现状基础上,针对矿井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采区地质条件,以缩短开拓工程施工工期、节约投资、提高矿井系统安全为主要目的,提出了采区开拓方案革新,通过对方案进行比较论证,确定了东庞矿深部水平首采区设计方案,大大缩短建设工期,避免出现矿井采掘接替失调,提高经济效益,对矿井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煤矿开拓是矿井开采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煤矿生产建设中是关系全局、决定矿井开采总体战略部署的关键。本文对平井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不同开拓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对现有生产矿井的生产系统、设备、工艺等进行更新和改造,即为矿井技术改造。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技术改造中扩大矿井开采范围、改造矿井开拓开采部署、改造矿井生产系统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衰老矿井的实际,分析了残煤开采的适用条件,提出了残煤开采中合理布置巷道的方案.对衰老、储量枯竭的矿井,应利用现有生产系统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延深,以提高资源回收.在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的选择上,应本着残煤不残采的原则,充分利用综采放顶煤等先进技术,保证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矿井田开拓的可行性包括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井田开拓初步方案和矿井主要机械设备状况。矿井建设初步设计主要包括总体说明、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及设备、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提升等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和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相似文献   

15.
矿山生产实践中,开拓设计的指导生产的科学依据,判定开拓设计技术上的可行性、科学性最关键要求是开拓设计方案及施工能否与自然地质条件相适应,工程技术人员在矿井开拓设计及施工时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煤矿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矿井的顺利达产和生产后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双山煤矿地表地形及井下煤矿开采条件等因素进行多方面分析比较,初步提出了矿井工业场地选择、井下开拓布置及井下开采方案,为矿井下阶段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矿井开拓主要包括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综合开拓等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开拓方式,尤其是矿井综台开拓的各种不同开拓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必须对不符合要求的低产能矿井进行改造,笔者结合红三沟煤矿开采现状对其生产系统进行了改造,主要对其开拓方案的确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在日益紧张的情形下,国内的煤炭企业必须加强对煤矿开拓延伸技术的研究。本文就对矿井的开拓延伸以及技术改造作出了阐述,特别是对煤矿矿井,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板石一矿为吉林省重点矿井,该矿目前为三条斜井开拓,两井入风一井回风。文章根据矿井的煤层赋存条件,结合矿井的实际生产情况,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增加一回风立井,完善矿井的通风系统,提高矿井的通风、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