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台广播普遍存在宣传效果差的问题,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增强对台广播宣传的有效性,必须转变传统的“宣传观念”,遵循传播规律,讲究宣传的策略和艺术,树立对台广播现代媒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刘洋 《新闻世界》2013,(8):223-224
对台广播事业作为我国广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宣传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宣传内容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宣传性。在我国,媒体的定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所以对台广播的宣传内容是和同一时期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相符合的。本文考察20世纪90年代对台广播的发展,并结合同一时期党和政府的相关政象,试图梳理出90年代对台广播宣传思路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陈锡宏 《中国广播》2007,(12):29-31,34
对台广播既是对台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台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一个重要内容。平时争取民心、影响岛内民意归属;战时攻心夺志,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这当中,对台广播军事宣传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着力打造的重点和必须强化的优势,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是一家专门从事对台广播的电台。新世纪之初,为了改进和加强对台广播宣传.下大力气重塑对台广播媒体形象,广泛专访海峡两岸一流的广播电台.学习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广泛运用现代广播创新成果.全方位、大幅度地推进编播改革.在对台广播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形成了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手段多样化、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多渠道、全覆盖的对台广播宣传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对台广播,是对台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中央的宣传部署,紧贴台海形势的发展,宏观上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微观上加强选题策划和节目设置,改进军事宣传文风,增强对台广播实效。对台广播的现状及其文风特点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开播于1958年8月24日,这一天是震惊中外的"炮击金门"的第二天。可以说,我们电台从一开始  相似文献   

6.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两岸还没统一的情况下,涉台宣传是我大外宣的组成部分。以下就华语涉台广播宣传谈点个人看法。先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发展历程谈起。国际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华语广播开播至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前。  相似文献   

7.
西方非常重视对外广播宣传策略。它们不断根据国际政治局势、国家外交政策需要和对外广播任务与目标来调整对外广播策略。冷战后,尤其是“911”事件后.随着西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它们的对外广播策略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体用以阐述本台对于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将新闻性与政论性结合于一体的新闻体裁。在对台广播宣传中,对台广播评论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目形态,因其针对性强、思辨色彩浓、感染力和影响力效果明显而备受重视,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大陆出台的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促进祖国统一的政策,更有效地对台湾同胞进行宣传,一直是对台广播有效性提升需要破解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对台广播节目受众变化、传播环境影响等方面入手,研究分析改进对台广播政策类节目话语表达的务实策略,以便更好地发挥对台广播作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随着电视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广播,特别是不少地市广播的宣传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并造成广播受众的大量流失。地市广播的式微,应该说与地市广播的自我宣传与重视不够有关。如何做好地市广播的自我宣传,其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相似文献   

13.
王少星 《视听纵横》2006,(4):114-114
军事宣传是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的不少广播电台里都开设了军事专题节目。但是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和报纸的冲击,使得广播军事宣传的优势逐渐削弱。面对广大受众接受信息需求的不断转变和提升的现实,面对其他媒体军事宣传咄咄逼人的态势,广播军事宣传工作者只有在充分发挥广播特色的同时积极改革,给军事宣传准确的定位,才能使广播军事宣传在媒体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节目对台宣传为例,分析对台宣传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闽台之间的"五缘"优势,改进传播策略,增强对台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虞文俊  许叶彤 《青年记者》2023,(23):118-120
抗日战争时期,广播成为重要的宣传武器。在内外夹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发射属于自己的对外宣传电波成为一种必要。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日语广播正式播音,作为共产国际对日广播的开始,以侵华日军为主要对象,以激起日军反战情绪为主要目标,以引导团结抗敌为主要方向,在日军中收获良好宣传效果,推动抗日战争向胜利前进,进一步助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6.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文化传播和宣传舆论战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抓好社会新闻是县级台增强宣传效果、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来看,县级台要抓好社会新闻,应当注意四个统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对台广播,是一种完全以台湾听众为特定对象的特殊性质的广播.能否加强对台广播的针对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宣传能不能争取听众,达到入脑、入耳、入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主持人节目形式在县级台广播宣传中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深受听众朋友欢迎,也给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下面,我就根据自己主持节目多年来的实践,谈谈县级台广播节目的主持。  相似文献   

19.
海声 《军事记者》2001,(12):21-22
现代传媒发展与国内广播改革的趋势使然。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群雄并起的时代已经来临,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台湾10年前是32家电台,现在登记注册的和没有公开的有400多家;海峡台过去是当地三家电台的一家,现在是十家电台的一家,不改革,电台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不断下降,收听率和宣传效果将日益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20.
广播是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媒体,这一传播特性,对其自身的品牌形象宣传是不利的。那么,如何克服广播媒体在自我宣传中的劣势,树立广播媒体的品牌形象,是现阶段广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