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面霍金     
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岁。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向人类揭示了宇宙和黑洞的奥秘,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了物理学家,霍金还有其他身份。轮椅钢铁侠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又名渐冻症),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在病情加重的数十年里,他逐渐全身瘫痪,失去说话、写字  相似文献   

2.
唐逸 《今日科苑》2007,(17):34-35
黑洞真的存在吗?它们到底在哪儿?从黑洞这个概念提出至今,科学界关于黑洞存在与否的争论就始终没有停止过。近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发表在新一期的《物理评论D》上的文章直指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著名的"霍金辐射"理论就是建立在黑洞存在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克劳斯的"无黑洞论"成立,那么,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对近几十年来世界天文物理学研究的颠覆!  相似文献   

3.
黑洞是宇宙中吞噬万物的恶魔,是任何物质陷进去再也逃不出来的无底深渊。但是,1975年,霍金在研究中惊奇地发现,黑洞其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只吃不吐,实际上,它们正在不断的辐射粒子,这就是黑洞辐射(因为霍金在黑洞辐射上突出的贡献,现在我们通常称这种辐射为霍金辐射)。要了解霍金辐射,还要从霍金对黑洞视界的研究开始,因为正是在对黑洞视界的特殊性质研究的基础之上,霍金发现了神奇的霍金辐射。不可能减小的黑洞视界在黑洞一系列的特异的性质之中,黑洞视界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我们接近黑洞而不被黑洞吞噬的最近的距离范围。黑洞…  相似文献   

4.
孝文 《金秋科苑》2009,(19):50-51
据英国媒体报道,以色列物理学家创造了一个可捕获声音而不是光线的人造黑洞,并试图借助这个黑洞探测理论上存在的“霍金辐射”。霍金辐射是由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30多年前提出来的,能够让黑洞随时间流逝逐渐蒸发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5.
自从“黑洞”在200多年前被预言存在开始,就让多少人为些振奋不已,许多科学家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着,相继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观点、新理论。尤其是到上世纪,爱因斯坦笔下计算出的“时间曲率”所衍生的“黑洞奇点”,以及霍金提出的“黑洞蒸发”理论,将人们对黑洞的痴迷又带入到一个新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科技情报站     
正世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渐冻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唯一能动的只有两只眼睛和三根手指。尽管如此,可他一直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在科学领域一直不断求索,证明了广义相无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他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相似文献   

7.
黑洞理论最早是在1783年由英国地质学家约翰·米切尔提出。他指出,一个质量、密度足够大的恒星会有强大的引力场,以致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但这一见解在19世纪被遗忘了,直到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之后,黑洞的见解才被重新提起,并且得到了充实与丰富。尤其是霍金教授对黑洞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普通人的印象里,科学家都是大脑比较发达的人物,他们思维比较缜密,分析比较深刻,看问题比较长远,在打赌活动中应该占有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在赌局中屡屡败下阵来。霍金打赌三连败研究黑洞的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打了三次赌,全都输了。第一次是在1975年,霍金与美国物理学家索恩打赌,关于天蝎座X-1(X指X射线源,1  相似文献   

9.
广义相对论将因时空的物质和能量弯曲的时空定义为引力,曾预言过如引力场中的时间膨胀,引力波等问题。而黑洞则是由其推导出的大质量恒星的终结状态的直接应用。黑洞作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一种模型一直是理论物理学家所考虑的重点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因为它不但具有力学特点,而且还伴随热力学性质。而黑洞热力学的研究是近期物理学家们的重点关注方向,物理学家们想要通过研究黑洞热力学,来重新认识黑洞的量子本质。本文利用文献查阅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简单的描述了黑洞的霍金辐射和黑洞热力学四定律的内容以及Quintessence暗能量模型,计算了Quintessence背景下Schwarzschild黑洞的量子隧穿过程和黑洞遗迹,进一步阐述了暗能量对黑洞遗迹熵的影响,最后得到了Quintessence黑洞熵的表达式,再分析结果,黑洞的霍金辐射为非纯热谱、出射过程满足幺正性原理、支持信息守恒。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3月14日,76岁的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逝世。一整天,全世界的社交网站都在刷屏,缅怀"这颗科学苍穹的闪耀之星"。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和霍金之间的一种连接:谈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晒他风行全球的科普作品,参与讨论他语出惊人的预言,甚或谈论他的罕见病。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宇宙的起源,霍金、彭罗斯、温伯格、戴维斯等享有盛名的宇宙科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干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就是现代宇宙学著名的大爆炸宇宙学说。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想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刚刚提出,但由于缺乏足够有力的观察事实作佐证,大爆炸学说在其提出的几十  相似文献   

12.
<正>果壳中的宇宙,它的隐喻是多重的。在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我们的复仇王子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而化用这句"戏言",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将《果壳中的宇宙》推向世人面前。这本书是霍金在继宇宙学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后的又一力作。其主题依旧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但相较于在世界  相似文献   

13.
《科技日报》2003年4月8日一版《时间简史,居然有误—记质疑霍金的军校生曹黄金》详细记述了沈阳炮兵学院的学员曹黄金爱数学,也爱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爱科学的人必然精读科技著作,认真钻研必有所获。他发现《时间简史》中关于黑洞蒸发的解释有误,就向教师提出。曹黄金这种大胆主见却带来了非议。有的人以《时间简史》在全世界发行1000多万册都无人非议为由,讥讽挖苦曹黄金的质疑。在科学面前永远只有真理,为人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错的,也要找到错误的缘由。以此积极心理,曹黄金撰写了论文寄给媒体,不久被中科院《现代物理知识》杂志刊…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在英国剑桥家中去世,享年76岁。对于大众来说,最能让我们铭记霍金的应该是他风靡全球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这是我们熟悉霍金的窗口,也是我们能窥探到霍金内心的一条幽径。"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聪明的物理学家",也许你看过这样关于霍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时释放出的引力波。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被科学界期待已久、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的存在,标志着人类向破解宇宙诞生奥秘前进了一大步。"时空涟漪"突现身1916年,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又提出引力波存在的预言。这里所说的引力波,实质  相似文献   

16.
霍金的赌局     
斯蒂芬&#183;霍金大概是当今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物理学家了,他研究了广义相对论中的奇点,为黑洞的存在找到了依据,还提出了黑洞可以旋出辐射这样颠覆人们认识的理论。而除了在专业领域的这些成就之外.让他成为家喻户哓的公众人物的还是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霍金把介绍高深物理问题的科普书写成了全世界流行的畅销书,在公众中间掀起了宇宙学热潮,这个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17.
正穿越时间之门去到未来世界,也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科幻小说最刺激、最富有想象力的主题之一,莫过于穿越时空了。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否实现时间旅行呢?2009年6月,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举办了一场"时间旅行者"的聚会。这是一次特别奇怪的聚会,因为霍金是在聚会结束一年后才发出请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自然》刊发的一篇文章再次刷新了人类探测黑洞的纪录。该文章宣布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后6.9亿年的超大质量黑洞,是迄今所知宇宙最早期的超大质量黑洞。如果将可观测宇宙历史138亿年浓缩为100年,那就相当于在宇宙只有5岁时,养育了一个大胖子黑洞。这不禁让人疑问,这个胖子黑洞是如何养成的?宇宙中常见的怪兽黑洞的提出,还要回到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9.
人造黑洞     
人造黑洞的诞生人造黑洞的设想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由加拿大的威廉·昂鲁教授提出,他认为声波在流体中的表现与光在黑洞中的表现非常相似,如果使流体的速度超过音速,那么事实上就已经在该流体中建立了一个人造黑洞现象。2001年1月,英国圣安德鲁大学著名理论物理科学家乌尔夫·利昂哈特宣布他和其他英国科研人员将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黑洞,然而,利昂哈特博士打算制造的人造黑洞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力,除了光线外,它们无法像真正的黑洞那样吞下周围的所有东西。据英国《卫报》2005年3月18日报道,美国布朗大学一位物理教授霍拉蒂·纳斯塔西通过实…  相似文献   

20.
盘点一下2012年最让人为之瞩目、也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世界末日论"。现在世界上有1000多种出版物在大肆宣传有关"世界末日"的荒谬的预言,特别是灾难电影《2012》在全球的热映。这部电影提出了"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主要5种原因:第一是玛雅"预言"毁灭说,第二是黑洞引力吞噬说,第三是地球磁极反转说,第四是太阳风暴说,第五是小行星撞击说。尽管这些说法不同,但是却"殊途同归",人类将面临着一场亘古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