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活动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其他报道形式的基础。然而,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没意思。如何改进时政新闻,使之既严肃又活泼,既有政策性、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又有可听性、可视性,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实,  相似文献   

2.
杨阳 《新闻窗》2008,(4):41-41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时政报道并不是很受读者欢迎。原因何在?主要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致使读者不愿读、不愿看。因此,时政新闻必须有所突破,必须在贴近和生动上下功夫,站在民生角度报道好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3.
对于党报来说,报道时政新闻是职责所在,如何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势报道时政新闻,从而让读者喜欢看、读得懂,是我们党报编辑记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时政深度报道是对时政新闻的深度分析与解说,追求的是系统而深入地分析新闻事件,揭示新闻本质,探索事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有效地引导舆论,提高正面报道的影响力。时政深度报道可以把读者想知欲知的信息通过新闻解读的方  相似文献   

5.
时政报道是党报、党刊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党报、党刊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的主打“产品”。然而,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时政报道的约束相对较多,难以创新,其老套陈旧的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新闻语言,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削弱了时政报道自有的影响力,一直为许多受众所诟病。  相似文献   

6.
大连日报编委会于2009年提出了民生时政报道观的办报理念。今年3月1日,大连日报正式启动新一轮报改,在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指导下,开始了这场生动的新闻实践,赢得读者广泛好评。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核心思想是时政新闻是党报的基本内容,而民生问题是时政新闻的重要关注点。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党报必须在时政报道中注重民生元素,关注民众关注,具体而鲜明地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少晚报、都市报加大了时政、经济报道的分量,力图达到“报道主流新闻,影响主流读者”的目的。然而,与报道此类新闻历史悠久、驾轻就熟的党报相比,都市类报纸还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要么落入党报报道的窠臼,耗用大量版面又彰显不出自身特色;要么蜻蜓点水般抓不到要领,报道远远满足不了读者需求……努力探索时政经济报道的新路子.成为许多都市类报纸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头戏理所当然是时政报道。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或与政策相关的信息,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很多党报的时政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信息量很少、会议程式太多、排名位(次)费神、篇幅字数超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政报道的种种弊端很容易导致读者移情选择其他媒体,最终弱化了党报传播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说,时政新闻应该是党报的目标读者想读、必读的,但实际上时政新闻往往是难读的.程式化是时政新闻难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化报道以文化现象、文化名人以及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报道内容.相比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报道为读者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舆论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好副刊尤其是文化报道已成为都市报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时政报道一直是都市类报纸的一个报道难题,既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又要让读者爱看想看时政新闻,有时确实是两难。而对这样的困境,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或是简单了事,仅为应付;或是照本宣科,为报而报;更有甚者,于脆淡化、放弃报道。  相似文献   

12.
会议报道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一环,在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胶南电视台为例,在电视新闻中,时政新闻约占新闻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会议新闻又占时政新闻的一半多.  相似文献   

13.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其“规定动作”比其他报纸都多,在“规定动作”中,党务政务的工作性信息报道、政策性新闻报道等时政新闻占大头。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硬新闻“硬度”高,要做得吸引读者眼球、满足读者需求,受到读者欢迎不容易,如政治性会议新闻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可读性上不及晚报、都市报的软新闻,但硬新闻有硬新闻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创新报道。从新华日报连续三次的改版经验来看,党报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淡化工作味,突出新闻因素等手段,做强、做宽、做深报道。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个富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形式程序化、没有同期声、采访报道语言书面化等.时政新闻重点要改进创新典型报道、时事政务报道、发展成就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和政策解读报道.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是以党政及其领导人公务活动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民生新闻是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现实为报道题材的新闻。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更接近社会公众.更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正因如此.如何解读时政新闻.搞活时政新闻报道,提高时政新闻的有效传播,从而增强时政新闻的公信力与亲和力问题,就摆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是一座"富矿",各大媒体均视之为最重要的新闻资源.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党报的时政报道成为说空话和套话的程序性报道.时政新闻的创新,往往被称为"带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出传统的时政报道思维,以崭新的视角和手法,让时政报道好看、耐看,各地党报一直都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张弛  纪方 《今传媒》2005,(10X):34-35
它不是以刊载新闻和信息动态来定位的党报、周刊,却向读者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厚重而又时尚的热点新闻和重要时政报道。  相似文献   

18.
正时政新闻相比社会新闻,读来枯燥,没社会新闻那样吸引眼球。而作为任何一张报纸,时政新闻的地位又十分重要,如何让时政新闻抓住读者的眼球,如何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需要记者和编辑用心思考。《伊犁晚报》积极传播当地政府的声音,成为政府联系市民的重要纽带,在当地有着良好口碑和固定读者群。该报致力让时政新闻贴近民生,达到民生意识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各项中心工作的"常规武器".但是,目前,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诸多"冷、硬、浅、陋"的现象,在领导活动、会议新闻及各种工作性、成就性报道中充斥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浓厚的说教味儿.如何才能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做到领导放心市民满意?笔者认为,时政新闻的报道要强化民生化表达,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发挥党报优势,实现由一般的贴近向有高度、有深度贴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王磊 《新闻爱好者》2002,(11):46-47
时政新闻是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对于各级党报,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党委机关报的属性,决定了做好时政新闻是各级党报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它主要包括对党和政府重大路线、方针、政策,重要法律法规,重要会议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等内容的宣传报道。时政新闻尤其是党报的时政新闻,要求准确、严谨、及时、到位,同时,如何在时政新闻的报道思路和报道方式上进行探索,使之更紧密地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及时地起到指导基层工作的作用,更加能够满足读者知情、参政的需要,有很多文章可做。近两年,河南日报编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