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转型的问题,国家矿山公园是其转型的重要途径,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11个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对比归纳分析,从经济、生态和文化3个维度建构国家矿山公园促进城市转型的动力,揭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发现,国家矿山公园以助推城市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形成先进文化这3种形式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能够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助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枣庄市是国家批准的华东唯一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现辖薛城、山亭、市中、峄城、台儿庄五区和滕州市及枣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总人口394万人。截至2012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8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5%,林业经济总产值达到50亿元;建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3家森林公园、29个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是全国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地级市。枣庄市山多、水系多、降水多,又位于南北过渡带,非常适于发展林业,森林、湿地资源丰富,石榴等经济林资源也很丰富,林业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马平 《生态文化》2013,(4):16-17
抚顺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一座因煤而兴,集冶金、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于一体的重工业城市。共和国的第一吨特钢、第一吨铝、第一吨镁、第一桶石油都诞生在这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大幅调整,抚顺魅力渐失,风光不再。抚顺向何处去?新世纪之初,抚顺提出生态立市,走可持续发展之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是基于计划经济的政治型城市化和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型城市化发展的结果,而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导致的城市衰退正反映出这些传统的城市化道路正逐步走向末路。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重视文化生产力,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以实现文化城市为目标的文化型城市化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建设文化城市,资源型城市要做好文化型城市化的顶层设计,围绕产业支撑要素,强化文化政策重点,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促进工业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判断。近年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柳州是一个老牌工业城市,具有汽车、冶金、制造等众多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面临发展动力不足、融合度不高、区域优势不明显、市场主体不够活跃等问题。该文根据这些困境提出了发展路径:优化制度供给,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资源深度共享,开拓融合产业边界;科技引导,以工业化思维育新板;通过文化产业打造网络长红城市等。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柳州的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柳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可以为柳州及其他工业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传承工业遗产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充分挖掘旧工业用地和老旧厂房的潜在价值,以匹配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功能,促进其优化再利用成为当前大城市更新领域的重要议题。创新城区契合了大城市“创新驱动”与“老城复兴”两大重要发展背景,是由创新科技产业和经济活动向中心城区重构集聚而形成的新空间模式。苏州西环路科创带是姑苏区实施做大做强科创产业战略、创新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国内大城市老城区探索创新城区发展的重要模式。研究以苏州西环路科创带为例,探索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更新和创新科技产业升级双驱的实践模式,总结提炼中国大城市老城区基于创新城区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2001年底,辽宁省阜新市被中央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从此阜新市迈上了经济转型的伟大征程.经过七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阜新在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难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单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开滦集团抓住机遇,实施了转型发展战略,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因此更加复杂多变,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开滦集团实施风险管理的背景,分析了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适合企业转型发展的风险管理对策,并对完善风险管理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部分老矿区煤炭企业面临资源枯竭的形势,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愈来愈大,多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恒胤 《职业圈》2012,(36):131-132
在当前金融危机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全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将压力转变为动力。紧紧抓住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经验。对如何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以全面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出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1.
王信 《职业圈》2014,(32):127-127
阻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因素诸如:区位因素、产业因素、人才因素、资本因素等等。本文着重从制度因素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从制度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中也提出要推进美丽辽宁建设,增进民生福祉。辽宁省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工业文化资源丰富。文章对中国工业博物馆红色文化讲解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着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融合度不够,讲解缺乏规范和标准及正规讲解资源有限等问题。提出要加强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讲解;融合红色文化讲解资源,加大红色故事讲授力度以及提升讲解水平,规范讲解专业性等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辽宁省工业博物馆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实现辽宁工业博物馆成为红色文化讲授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相似文献   

13.
阜新市拥有8000多年前的"查海遗址",挖掘出土的玉玦代表了查海文化的文明高度。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和转型示范市,作为"世界玛瑙之都",打造维护好城市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阜新市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要想实现以城市文化品牌为聚焦点,助力阜新市这样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的城市,必须大力挖掘和利用民间文化精髓,使其大放异彩,吸引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注目。文化品牌的建设与维护,政府的大力支持固然首当其冲,但是高校的的参与加盟将使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入到高水平的科研层面和文化创意层面,不仅使政府行为有效扎实的落实,更能走出一条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本文从高校科研向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延伸,试图从设计角度探讨阜新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张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为阜新各类民间文化提供适合的保护传承途径;也为阜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文化深意与内涵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康养产业是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引入康养产业旨在促进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增强乡村活力,解决当前乡村老龄化和空心化等问题.基于对国内外康养产业的研究和反思,提出以生态修复改善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康养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转型发展的康养村规划策略.并以苏州市镇湖街道西京村为例,阐述了运用该设计理念指导乡村振兴实...  相似文献   

15.
辽宁在推动新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工业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发展的持久内生动力.该文对辽宁工业文化的生成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辽宁在创造无数个新中国"第一"中形成的奋斗创业精神、奉献担当精神、长子情怀、劳模精神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工业文化精髓,进而提出创新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开滦集团公司至今已有135年的历史,历经三个世纪,有“中国煤炭工业摇篮”之称,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活化石”,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近年来,作为支撑开滦集团转型发展并成功挺进世界500强的开滦物流产业,从2002年开始起步,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物流产业收入达到1032亿元,占开滦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近60%。开滦物流产业发展备受世人瞩目,先后获得“国家物流实验基地、中国煤炭物流领军企业、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中国物流十大杰出贡献企业”等殊荣。201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以《开滦:“煤老大”变身物流“领头羊”》为题,专门报道开滦物流产业。  相似文献   

17.
晋发展 《生态文化》2007,(6):43-44,36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显示出党中央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林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焦作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型市,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林区如何加强城镇一体化建设,柴河林业局历经三年的实践证明,要坚持以建设规划、建设管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益事业、平安社会“六个一体化”为方向,以局址城市化、场所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力实施生态立局、产业兴局、旅游强局“三大战略”,使林区经济社会逐步向区域一体化转型,向大林业、新林业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转型”和“专精特新”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具有精细化管理、创新能力强等特征,而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文章梳理了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模式,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能够利用数字化转型从管理、技术、产品以及服务四个模式下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等,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得到启示:第一,专精特新企业要坚持数字化转型;第二,数字化转型可以从管理、技术、产品、服务四个方面协同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领导人小平同志说得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中国朝着中等发达国家的阶段目标越来越近,国内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成本上升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国际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因此国家在战略层面上提出要实现弯道超车。推动产业升级。东莞等全国许多地方都提出腾笼换鸟的概念。当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只能通过技术、管理创新。产业升级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使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满足更高层次、更高利润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