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据10月29日《三峡日报》报道,宜昌市从2009年开始中考语文实行闭卷考试。这意味着从2001年开始历时8年的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即将悄然终结。对此,我们应作冷静的思考。 一、中考语文开卷考试是有益的探索。2001年宜昌市中考语文开卷之初。国内众多媒体及专业刊物曾作过热情洋溢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据10月29日《三峡日报》报道,宜昌市从2009年开始中考语文实行闭卷考试。这意味着从2001年开始历时8年的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即将悄然终结。对此,我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宜昌市自2001年中考语文考试开始实行开卷,至今已经走到了第4个年头。今年国家权威机构和众多媒体对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和开卷考试的大胆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在,我一边看着今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边回忆着4年来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所走过的历程,我有如下感触:宜昌市的开卷试题越来越重视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越来越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越来越懂得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展示自我,去体验成功!今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共有四大题:一篇古文阅读,一篇…  相似文献   

4.
今年,湖北省宜昌市教委决定,中考语文实行开卷考试。   近 5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广泛开展“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强调“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中考命题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取材课外”的方针,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主要选用了课外材料,为开卷考试奠定了基础。今年,市教委决定中考语文实行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试卷将废止标准化试题,减少“标准惟一”的客观题量,增加能反映学生能力、有利于各抒己见的试题,试卷将分为书写、阅读和写作三个板块。 (据《中国教育报》温新阶 文…  相似文献   

5.
开卷考试好     
6月14日《中国青年报》、17日《教师报》都报道了湖北省宜昌市今年中考语文开卷考试的消息,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今年中考的政治科目也是开卷考试。1999年,上海市浦东区、江苏省苏州市的中考语文都只考一篇作文,自然也可开卷了。长期以来,可以说闭卷考试一直是我们中小学正统的、权威的因而也是惟一的一种考试形式。于是,不只是老师,还有社会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凡考试,必闭卷,唯闭卷考试才是考试。因此,连一些本来无需闭卷的考试也统统闭卷,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就全都围绕闭卷考试一步一趋、一着不让……笔者仔细…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起至今,宜昌市语文中考率先实施开卷考试。近两年,恩施州的语文中考也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这种开卷考试是取材开放、形式开放、试题开放、评卷开放的语文开卷考试形式,能促进语文教学顺应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这是语文开卷考试对语文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是,实施开卷考试后,在部分学生(甚至少数老师)中也出现了一种错误倾向,即曲解了语文开卷考试,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试,过分依赖课本及语文辅导资料的“开卷”之功。不是依靠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积累、认…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头一年,宜昌市中考语文首次开卷考试。这一消息成为当年教育报刊上几乎无一例外的头版,且好评如潮,称之为“伟大的创举”,此后,宜昌市的中考一直沿用此开卷方式。宜昌的学生在开卷考试的大旗下得以更自由地学习与发展,宜昌的老师在开卷考试的前提下得以更畅快地寻找个性教学之路,宜昌的教学在开卷考试的背景下一路高歌。无疑,开卷考试大大地推动了宜昌的语文教学改革。四年过去了,在关于开卷考试的赞美之外,又响起了另一种声音。下面刊发的是一位使用宜昌试卷的教师在中考结束后的看法(仅属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刊观点)。我们希望能藉此引起读者,尤其是命题者对考试的更深层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率先在全国实行语文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将教科书、字典等工具书带入考场。此举引来了如潮的叫好声,但冷静之余,不少专家、学者包括宜昌市的老师们都心存疑虑,开卷考试,学生会不会因此淡化积累?会不会放松对名篇佳句的背诵?三年探索,三年实践,解除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向专家、社会和家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宜昌市中考语文开卷,学生不但没有因此淡化对古诗文名句的记诵和积累,反而将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2003年宜昌中考语文试卷阅读及现代文阅读材料中的相关题干,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不妨先看这一阅读题。…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正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被视为教学改革“瓶颈”的语文学科最近终于有了突破,湖北省宜昌市率先在全国实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引起国内语文界的高度关注。据报道,宜昌市此次语文开卷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废止标准化试题,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各抒己见试题。对语文这样最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学科而言,其考查内容、方式同样也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十多年来,过于精雕细刻、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钟声催促着中考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此,我们将选编自2000年以来中考语文改革中出现的新题型,亮出最近几年素质教育中试题的新热点。其中,尤以厦门中考中的听力测试与宜昌市的开卷考试引人注目,小读者,做好堆备,可千万不要输在了起跑线上啰! 主持人:家文  相似文献   

11.
[焦点一 ]2 0 0 2年 6月 13日《中国教育报》第 2版头条 ,李建平署名文章《语文开卷考试带来了什么 ?———湖北宜昌市中考改革新探索》。●要点摘录 (原文 ) :1.宜昌市考试改革的鲜明特点是强调开放 ,鼓励创新。 2 .宜昌市语文教学与考试改革走过了 8个年头 ,他们以“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生活”为指导思想 ,以”课内外衔接”为主题进行实验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开卷考试的开放与创新是对传统的封闭性考试的全面革新 ,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 4 .无论语文考试与教学覆盖生活的领域有多广 ,空间有多大 ,都始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而…  相似文献   

12.
“宜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总算寿终正寝! 回想2003年鄙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开卷考试当休矣!》一文时,不免有许多感慨。我记得我曾保守地预言。那种违背规律而靠行政命令强行推广的新事儿,最多捣鼓得三五年;今年。这事儿引起了宜昌市乃至湖北省人大代表的关注;现在,五年后。如何?  相似文献   

13.
我市语文中考实行开卷考试三年以来,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围绕开卷考试展开的思考与讨论也愈来愈广泛和深入。几年的探索,使我们对开卷考试从形式到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实践的收获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说:我们的探索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废止标准化试题,作文可自由发挥,加大阅考查力度,这是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的三大变化。突出能力注重运用多年来,语文学习被局限在学课文、背课、考课文,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材料经常被略,学生视野越来越窄。为改变这一状况,近来,宜昌市率先在全国实行语文开卷考试。开卷不是追求简单的考试形式的变化,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过去,学生按照准答案死记硬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如今,文开卷考试,联系生活,取材课外,考题充分现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写字、阅读、写作的本要求。语文开卷考试对学生来说,有两个新鲜感,一是课桌上可以摆放任何资料,供需…  相似文献   

15.
宜昌市语文中考实行开卷考试三年来,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几年的探索,使我们对开卷考试从形式到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实践的收获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说:我们的探索是有价值的。2001年,宜昌市正式实施中考开卷。这是十年课内外衔接实验的结晶,是厚积而薄发。试卷明确分为书写、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废止标准化试题;大幅度压缩客观题,充分突出读写地位。在命题理念上充分体现课内外衔接思想。2002年,《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更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探索开放式评价规律的信念。明确提出“变考试为展示”的命题主张,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笔者所在地区中考浯文考试采用了开卷考试的方法,其理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受到了有关方面的褒奖,也迎合了部分初中生的口味。但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的严重脱节,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及写作能力的滑坡,并直接影响到语文高考的质量。笔者认为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弊大于利,其主要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宜昌市自实施语文开卷考试以来 ,致力改变考试单纯的工具面目 ,努力把考试变成考生展示的平台。我们现以湖北宜昌市2 0 0 3年中考语文试题为例来体会开卷语文试题变考试为展示的一些策略。一、示范和铺垫考试在具备区分和甄选功能的同时 ,同时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一样应该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学习和发展。试题是评价者用以检测考生的工具 ,同时也是延展学生继续学习脚步的路径。在开卷考试试题中 ,试题像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样 ,为学生作好特殊的语文学习之旅的示范和铺垫 ,帮助学生利用试题提供的语文材料和考试过程继续语文学习。 2 …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 ,宜昌市这片语文教改的热土再出惊人之举———全市中考语文实行开卷考试 ,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开卷 ,不是追求简单的考试形式的变化 ,而是实现教学和评估观念的进一步更新 ;开卷 ,不是一时冲动的时髦之举 ,而是语文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成功反映。实际上 ,考试并非与素质教育绝对不相容 ,素质教育也并非排斥考试。在考试不得不作为可行的选拔手段的情况下 ,考试命题就承担着选拔和导向的双重责任。如果考试命题是科学的、规范的 ,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 ,那么 ,它就切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规律 ,就会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语…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命题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所谓“稳”.即今年继续坚持两个“不变”:坚持开卷考试的政策不变,坚持能力立意的方向不变。所谓“变”.即对试卷板块进行了部分微调,把原来阅读板块中涉及汉字的相关考题调整到第一部分,与原有的“书写”板块合并为“汉字”板块。  相似文献   

20.
王萍  李福云 《现代语文》2007,(4):121-122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考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考试,不断被人提起、议论、责难。在此背景下,中考自身也在不断适应新的改革形势,调整方略,努力形成新的中考理念和规范。2001年上海闵行区只考一篇作文;2001年至今宜昌市连续三年实行开卷考试;2002年厦门市、绍兴市首开语文听力测试……各地中考从考试内容到考试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