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真道与重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全真道对重玄学有无双遣、病药双遣、“不知而知”、“得无所得”的方法论作了继承与发挥。其次,全真道对重玄学在整合传统的老庄道家、玄学、佛教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以道性论为标志的心性哲理,也进行了继承与发挥。它不仅从静态的层面运用重玄思维规定形上性体与心体,并且在动态的修炼过程中仍然表现出重玄之姿态。再次,全真道并非只是对重玄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创新、拓展。全真道对重玄学的超越表现在神仙意涵的精致化、修炼工夫的落实、“真行”的突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成玄英是唐初杰出的道教学,其道教思想以远肇玄学、近揉佛理之重玄学见长。在中国道教史上影响十分深远。道教重玄学自东晋孙登肇始,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初唐而大盛。唐末五代杜光庭总结历代注老之家,其云:“梁朝道士盂智周、臧玄静,陈朝道  相似文献   

3.
位于伦敦东区的白教堂画廊建立于1901年,至今已108年,是伦敦最早的当代艺术展场,对该区活跃的艺术发展至关重要,其展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展览主题以现当代艺术为主,兼顾先锋的艺术教育与公众艺术课程,在伦敦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不朽的作家左拉苏音编译1893年,伦敦在左拉来访之际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仅仅五年后,左拉再抵伦敦时却是隐姓埋名、以躲避法国政府因他为德雷福斯辩护加诸于他的迫害。1893年,伟大的法国作家左拉首次访问了英国。在此行的100周年纪念日,法国大使主办了一...  相似文献   

5.
伦敦皇家艺术学会(RA)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夏季特展”,是一个集结诸多艺术形式的展览,今年已届其第240年,是英国最大也最受欢迎的开放式当代艺术大展,为伦敦悠久的艺术文化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6.
英国人的狂欢节在英国,对于许多城市来说,夏季是狂欢节的季节。例如,伦敦的诺廷希尔狂欢节持续两天,街上到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演和音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使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阶层的人聚集一起狂欢庆典竟源于1958年在伦敦的诺廷希尔地区突然爆...  相似文献   

7.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伦敦的色彩无疑就是红色,那些站在大街小巷的电话亭和伫立白金汉宫前的士兵,一如既往地坚守固有的红色衣着,标示着红色作为伦敦城市的鲜明色彩,这些红色的电话亭和红装士兵由此成为伦敦的城市名片。在这些伦敦城市名片中,最靓丽当是每日穿梭于伦敦大街小巷之间的红色双层大巴。  相似文献   

8.
2011年秋季,巴塞罗那米罗基金会美术馆耗时近4年,与纽约现代美术馆、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和华盛顿国家艺廊合办一项最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米罗回顾展,展出近170件作品,包括油画、雕塑、版画、装置与素描等。  相似文献   

9.
楠子 《世界文化》2010,(1):34-34
本期封面画介绍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台德玛的油画作品《徒然的求爱》。 阿尔玛·台德玛生于1836年1月8日,荷兰人。1852年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1863年与法国姑娘普林娜结婚后移居巴黎;1869年爱妻去世,离开巴黎来到伦敦,后普法战争爆发便滞留在伦敦;1873年加入英国国籍,并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79年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899年获英国骑士爵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而世界金融名城伦敦在艺术品投资市场独领风骚经年有余。英国民众悠久的收藏传统、英国政府优惠的税收政策、艺术市场高额的投资回报、伦敦相对集中的艺术院校、相关配套完善的市场机制及各类专业的投资服务,让艺术品在金融城——伦敦身价百倍,散发无穷魅力,对中国培育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提供有益借鉴。文献搜集、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均有助于条分缕析伦敦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为完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11.
郝岚 《世界文化》2005,(2):36-37
伦敦是什么样子的?是白金汉宫的堂皇,大英博物馆的神圣,或如女王的脸——严肃中带着一丝凛然,也许还是狄更斯笔下伦敦东区的污浊和黑暗,抑或是所有老牌大都市的肮脏和凌乱,以及伦敦特有的工业革命的遗存——烟尘熏黑的建筑物?当然还有多雨的阴滞和沉闷。所有这些都是我在抵达伦敦前心中所做的选择项,唯独缺了阳光明媚的伦敦,轻松自在,活色生香的伦敦。然而,在泰晤士南岸,我心中无数次上演的黑白默片,终于添上了声色。  相似文献   

12.
刘善龄 《寻根》2001,(6):81-83
过节讲究的是一种氛围,离开了那种氛围,也就没有了过节的味儿。圣诞节是西洋人的节,19世纪后半叶出使外洋的清朝官吏,未必是最早在海外过圣诞的中国人,但他们却用字保存了中国人对圣诞的第一印象。张德彝第一次体验圣诞味儿是在伦敦,那是大清同治七年十一月十一日,也就是西历的1868年12月24日。同馆出身的年轻翻译官,在那天的日记里写伦敦“天主、耶稣两教之礼拜堂皆燃灯列座,夜半奏乐颂经,声闻数十里”,写圣诞夜伦敦的街道是“各铺关闭,男女着新衣,昼夜街游”,写圣诞树  相似文献   

13.
唐五代时期巴蜀地区重玄之风颇盛,其中最著名的有李荣和杜光庭,他们一个是唐初重玄学的杰出代表,一个是唐末五代重玄学的总结。本文通过对二者的重玄思想的论述,以展示巴蜀地区重玄学的风气与成就。  相似文献   

14.
伍尔夫笔下的伦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艳丽 《世界文化》2010,(11):40-42
“伦敦本身永远吸引我、刺激我,无需任何麻烦,只需挪动双腿就能给我提供剧本或故事或诗歌素材……独自漫步在伦敦就是最好的休息。”如同都柏林对干詹姆斯·乔伊斯,  相似文献   

15.
凡·高的初恋晏方编译文森特·凡·高(VincentvanGogh)的初恋是在布列克斯敦。1873年春,这位年轻的荷兰人20岁生日刚过几个星期就到了伦敦,为科文特加登一个艺术品商人工作。他住的是伦敦哈克福德路87号劳埃厄家,就在那里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  相似文献   

16.
刘愚 《世界文化》2002,(5):34-35
2001年夏,我同妻、女儿、女婿一行四人,驱车自伦敦向西北180公里的斯特拉福小镇进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迈步“走出去” 在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总结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透露,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期间,中国展团输出版权1895项,引进版权1411项,大大超过预期目标,标志中国出版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葛洪是东晋时期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较为丰富和驳杂。在其代表作《抱朴子》中,他对魏晋之世盛行的玄学清谈之风持强烈的批评态度,本文即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葛洪的学术渊源、个人经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揭示出他对玄学持批评态度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知名社交网络“推特”上宣布,达勒姆教区主教贾斯汀.韦尔比将出任第105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7700万英国圣公会信徒的精神领袖。鉴于韦尔比曾在少年时代就读于伊顿公学,加之首相卡梅伦、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以及英国王储查尔斯父子三人均毕业于这所名校,一时之间,伊顿人和伊顿公学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有论者甚至指出,当英国国教、英国政府、英国首府伦敦乃至未来的英国国王均由伊顿公学的毕业生领导时,英国这个传统上由精英统治的国度俨然已经进人了“伊顿统治”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2012年伦敦、纽约、巴黎、莫斯科、马德里5个城市申奥宣传片为例,着重探析国家意识形态通过视听组合手段,做到传播与接受的相适相融,提升影片的艺术和宣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