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丰在与笔者的一次谈话中提到:“我的影响,靠报纸打的知名度恐怕不多,占多大比例我算不出来,但我的知名度是包括许多其他成因的,比如我出的书,可能学生们看了我的《新闻采访方法论》,就知道我了。”其实,不仅是学生,对于社会上的许多人(包含人数众多的通讯员大军)来说,...  相似文献   

2.
知名度与知民度郭东斌记者追求知名度,争取当名记者,这是一件大好事。一个记者的知名度,是建立在他在事业上作出突出成就的基础之上的。记者追求知名度,也就是追求在事业上作出突出成就,这就必然会促进报道质量和报纸质量的提高。一个记者有了知名度,他写的稿子对读...  相似文献   

3.
刘成杰 《军事记者》2005,(11):69-69
我是在今年3月31日报名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学习的,赶上了第15期的末班车。报名时,我思虑再三。当了近十年干事,主要是写党委材料和领导发言稿,没从事过报道工作,是个缺憾。为此,3年前我向一名有知名度的老同志请教,能否写新闻和内部材料兼得时,得到的回答是:“不能,它们不是一个路子,连语言都不一样,根本不是一个风格。”因此,我打消了学新闻的念头。年初,政委聊天时,他说我写的材料思路敏捷和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不妨试着写写身边的事。能行吗?我自己又害怕起来。“试过才知道”,政委的话,给了我动力。怎么起步呢?我想到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这时已是三月三十一日,我试着拨通函授中心电话,负责的一位女同志礼貌地对我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您要抓紧,都开学好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河北省银行学校的左国芳,今天时间比较忙,正好新华区人大会议今天召开,我是上午听了一上午会,下午我给团长请假,面对我们这么多专家学者和这么多的领导,我都感觉有点门外汉了,随便说几句:《百姓30分》从开播到现在两年来应该这样讲,它的影响力正在扩大,他的知名度也正在提高,他的听众也更加广泛,因为在我的同事圈当中经常有人在收听广播而且私下里也在交流,他们也说老左今天怎么又有你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5.
借新馆的东风,提高我馆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馆赠书。在盖建的新图书馆中营造良好的收集环境,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新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最近到沈阳,接触到当地几位厂长,谈起在新的一年,深化改革如何迈新步的时候,他们都说:步子还要快些,但不要忘了“三个知名度”。哪三个“知名度”?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同志1987年6月2日在该报以《企业要有三个知名度》的言论中所提出来的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厂长知名度。据说这“三个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要说春节期间最热门最抢眼的电视节目,我以为在联欢晚会之外,礼品广告也可以算一个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两句广告词不说妇孺皆知,也决不比那些蹩脚的电视剧的“知名度”低。尤其出彩的是说“收礼”的那一位,一个“门户”半开的胖小孩,他实话实说,童言无忌,把父母“不收礼”的“潜台词”说“漏”了出来,电视机前为礼所困的老老少少都被他幽了一默,逗得乐了一回。不过,这条广告逗人是逗人,但细细体味,又觉得把儿童拉进礼品收送中来,有些不是味儿。中国的“礼文化”已经够发达了,现在还在花样翻新,大人们…  相似文献   

8.
闫红云 《大观周刊》2012,(11):201-201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
蒋剑翔 《军事记者》2012,(10):63-63
有个年轻记者抱怨:出去采访,拿出采访证,别人不信;递上名片,别人还是不很信任。这个年轻记者为此感到烦恼、困惑。采访对象不信任,采访自然很难深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依笔者之见,首先得有个正确认识。人家不信任你,你不能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说人家傲气、不配合,得多从自身找原因:我有名气吗?我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吗?我所在媒体的知名度高吗?若都是“NO”,你就不要怪人家了。  相似文献   

10.
看客 《青年记者》2006,(23):58-58
在连教育经费都敢拿去炒股、连社保基金这样的保命钱都敢挪用的当前国情下,凭什么让我相信你一中国音像协会,请给我个理由先,就算我以我的人格做担保相信了你,可你又有什么资格来代表作权人向我收费?我还想自己交给作权人呢,一来可以认识一下明星,混个签名什么的,二来也可炒作一下自己觉悟高之类的,提高一下我的卡拉OK房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近视的苦恼     
我只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是,我的眼睛却偏偏过早地近视了。医生说是假性近视,可以治好。妈妈整天让我做眼力保健操,我却三下五除二地做完了。因此,我的视力慢慢地越变越坏。那次,我正在大街上走。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没有呀,后边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我又往前走。突然,一个人在我的背上拍了一下。“唉,原来是你呀。”我说,“吓了我一跳。”“我叫你好几声,你向后看时看到了我,为什么你不理睬呢?”她问我。“我、我……”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让我这双不争气的眼近视了呢。还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平常心万刚记者是不平常人。社会分工赋予了我们不平常的职业和身份。我们能进入别人不能进入的领域,我们能了解别人无法了解的事情,我们能亲眼看到历史的形成,亲手报道正在形成的历史。大众传播媒介能使我们的劳动成果迅速地产生较高的知名度。记者又是平常人。...  相似文献   

13.
朱立红 《大观周刊》2012,(44):206-206
2011年新学期伊始,我没有等到接新初一的消息,而是接到学校安排我中途接任初二两个班的语文课的任务。我知道中途接班,难度很大。因为初二是整个初中的关键时期,学生们的变化相当大。尤其是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难以捉摸,弄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上初三,甚至整个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我接手的这两个班,情况也不一样,一个是好班。一个是平行班,两个班的成绩在同级部中也不容乐观,加上学生和老师的磨合又需要一段时间。我想,既然学校把这副担子交给我,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丝毫也不敢马虎,没等开学我就提前进行备课。但是事情总是不随人愿。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临川报》是怎样促进本县乡镇企业发展的呢?我们的做法是:立足服务,做乡镇企业的好朋友。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点: 一是发挥报纸的舆论优势,为乡镇企业提高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厂长知名度服务.我们知道,这三个知名度对于一个乡镇企业的前途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几年来,我们通过文章、照片、广告、版面设计、征文竞赛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围绕三个知名度,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积极为乡镇企业作好宣传。七里岗乡青花仿古瓷厂  相似文献   

15.
军事摄影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一直是部队一些摄影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在基层从事摄影工作以来,在各种影展。影赛、报刊、杂志上看到有些知名度较高的军事摄影家的作品,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他们之所以能够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艺术风格,是因为L期深入基层创作、观察、体  相似文献   

16.
伍朝文 《大观周刊》2013,(5):188-189
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是一个以自己为体验的过程。如果没有体验,那我想其对所学知识印象就不深,就没有达到真正知识的积累,就学得肤浅。而作为一名老师,是不应该让学生学得一知半解的。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本进行开发,对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层次     
我收到的第一封约稿信是《人民日报》文艺部的张大农先生寄来的。张先生用了近三页的篇幅,详详细细地向我介绍了他所主持的栏目,以及各个栏目的风格和要求,最后,他写道:“如蒙禳助,不胜感谢。” 我是个文学学步者,无名小卒。大农先生也不知道我是何许人也。只不过是我第一次给他寄了一篇小文,他不仅采用了,而且还写来了热情洋溢的约稿信,这的确令我受宠若惊:作为“中国第一报”的编辑,竟向一个从未谋面、毫无知名度的作者约稿,这需要的不仅是眼光和胆识,更需要宽广的胸怀啊!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尊敬的杂志社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是开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2)班的一名学生。上学期通过语文老师,结识了贵刊,并在老师帮助下幸运地成为贵刊的一名小记者。6月底,我拿到了贵刊发给我的一张精致的记者证。我在激动之余又稍有担心,生怕自己无法胜任。 但是,我坚信,在杂志社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关怀下,以及我的努力下,我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以回报贵刊对我的信任。 今天,学生随信附拙作一份,请老师指教,如能对学生指点二三,将不胜感激。谢谢! 学生:张玲 九月六日张琦同学: 感谢你的来信。 本栏目不刊登诗歌,而“拙…  相似文献   

19.
抓新闻宣传树企业形象四川锦华股份有限公司蒲碧华良好形象和知名度是一个企业立足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根本。四川锦华股份有限公司深知这一道理。公司根据本行业本企业实际,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狠抓了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黄色短信。“握着情人手,温柔随我走;握着小蜜手,美味如烈酒;握着野鸡手,刺激又颤抖;握着老婆手,左手握右手。”这是一条知名度很高的短信“段子”,在手机短信中这样带点“荤”的段子非常流行,转发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