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窗外,雨依然在飘着,树叶被雨滴冲打着,而我的心也好像被什么冲打着. 今天又是星期天了,下午,我和我哥又要去学校了,母亲又在忙着给我们凑生活费,我和哥哥就这样静静的在家里等着.  相似文献   

2.
青萍  甄春亮 《世界文化》2006,(9):35-35,37
南方让我留恋的只有那温柔的忧郁的雨……我固执地认为这南方的雨同我一样,漂泊在异乡哭泣。这条古朴的巷,被笼在迷蒙的雨雾中,让我恍如走进戴望舒的《雨巷》那种诗境里,这里可会飘过一个丁香样的姑娘,她可是“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我低着头,想着那个丁香般的姑娘,任雨肆意飘在我身上。忽然我意识到有人在扯我的衣角,我抬头看见一个小小的女孩七八岁的样子,她正仰着脸,不顾那细雨,那双眼睛正被雨濡湿,让我疑心可是那夏夜的星躲入那长长的睫毛下面。我温柔地向她笑笑,童稚的语音已响起。“姐姐,你可是要在南方捞月亮?”我笑了,八…  相似文献   

3.
正1在一个雨后的清晨,走进诺邓,一段石头铺成的路湿漉漉的,我走在石头路上,开启了一天的寻访之旅。石径两旁是花团,那淡蓝色大团大团的是绣球花,那红色和黄色的是菊花,那紫红色的是鸡冠花,摇曳在最高处的是淡黄色的合欢花,水珠还挂在花瓣上,娇艳欲滴,真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相似文献   

4.
正《荆轲刺秦王》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段文字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故事中"易水诀别"一节。其中"既祖,取道"的"既祖"一词,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熟知的问题,不一定确知或深知,这里特提出来加以讨论。一、"既祖"之"祖"先说"既祖"之"祖"。  相似文献   

5.
云岭之春     
春日的暖阳从南窗照人,把她金色的光辉铺洒在兰花上,兰花的幽香顿时秘传在空气中.我端着一杯陈年普洱,独自欣赏着秀雅玉立的花枝.又一个春的轮回,又一个四季的发端,就这样悄悄地,从容地降临.于是我便又一次思味起这个季节.……  相似文献   

6.
15朵玫瑰     
我收到平生第一束玫瑰,才发现,这束玫瑰代表的是别离。我不会忘记那天的雨,雨很大,也很急,我喘息着从这头走到那头,找一个避雨的空地,湿湿地贴在我身上的白色衣裙,让我脸红又难堪,还好,是在雨里。我挤上了一辆公车,车里的暖气吹得我头发晕。我感觉每个人都在看着我,看我湿淋淋地贴着身体的白衣,泄露出了我的难堪和难过。有个人挤过来,悄悄地挡住了我,反手递给我一件外套。他的声音柔软而好听,他说:披上吧,小心感冒。我感激地接过了他的外套,披在身上,弥漫在我鼻间的是他的味道。我的心跳,在他外套的包围里怦然,一下、…  相似文献   

7.
張求會 《中国文化》2010,(1):190-197
<正>胡文辉君的《陈寅恪诗笺释》(以下简称《笺释》),从打印稿算起,在前后近六年的时间里,我先后研读了三遍。六年前,承文辉不弃,约我为《笺释》作序。既已佛头著粪在先,索性狗尾续貂於后,三次校读的所见所感似不得不书。  相似文献   

8.
马庆洲 《寻根》2014,(4):96-101
<正>"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游子而言,故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思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怀。无论是读书为官,还是戍边、经商;无论是身在庙堂之上,还是沦落江湖之远,这种情愫总会与之相伴。近研马愉《澹轩文集》,我感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浓浓的乡梓情怀,这位荣显之极的状元的故园之思,数百年之后,依然撼人心弦。对此作一番钩沉,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有文字可考的外交活动,至迟可以追溯到商代。但由于文献不足征,故其时的外交礼仪,今天我们已无法究其详。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外交礼仪当数西周人制定的聘礼。聘礼于五礼中属宾礼,主要实行于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因此,它多少又具有外交的性质。除了“归时事”①“修旧好”②之外,诸侯有事需向别国通报或与他国商讨,往往通过聘礼的形式来实现。如新君即位,则派大臣出聘各国,以“通嗣君”③。而别国得知消息,“小国朝之,大国聘之”④,此即所谓“聘立君”⑤。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王即位,派公子季扎出聘诸俟…  相似文献   

10.
常荣 《华夏文化》2009,(4):43-44
翻开《楚辞》,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放眼望去,成百亩的春兰、秋蕙妖娆多姿。,缓缓步入花圃,似乎要被花魂所倾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