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现代教育倡导的是:“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定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学习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下面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王晓燕 《家庭教育》2004,(9B):30-31
每年九月,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段特殊的日子:早上紧张得像打仗。一不留神便迟到:上课坐不住;常常不是忘了做作业,就是课本又弄丢了……这种种的不适应。让孩子焦虑,使家长烦恼,更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心理埋下许多隐患。让我们用细心的呵护和科学的引导,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关,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开快乐自信的大门吧。  相似文献   

3.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往从学习目标设定到作业评价全过程整齐划一的作法。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刺激,让他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点灯光,让他自己向前走。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学生按自己的个性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点评     
居丽华 《上海教育》2005,(9B):57-57
以“实、情、活、趣”教学见长的童建芬老师,怀着对孩子赤诚的爱,潜心研究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心理,以独特的“引趣一激情”教学方式,鼓励孩子敢想敢说。在热烈与和谐中,她的课堂充满着情趣与活力。她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一次次学习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体谅、学会互相尊重;在一个个问题的释疑解惑中,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念 本学期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从汉语拼音的学习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中来。因此,教学中要体现一定的学习层次,先让孩子通过复习汉语拼音来读通课文;在读流利课文的基础上,再感悟夜晚大海的温柔、宁静,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愉悦。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让孩子们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一个山村的废弃小学内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2014,(6):29-29
快乐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心灵体验,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快乐,能丰富他们的感知力。只有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孩子们才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趣事让他们感到开心愉快呢?我们来听听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教给他们知识还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克服;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向前走。尝试教学法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三年,由刚开始的理论学习到行为跟进,再到现在的总结提升,它已深入到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讲后练"的基本特征,我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晓妹 《教师》2014,(6):80-8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learn how to learn)。陶行知老先生说:"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我的课堂我做主"。  相似文献   

11.
武建君 《考试周刊》2012,(11):179-179
网瘾,曾经让一些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网瘾,曾经让一些孩子对学校感到万分厌倦;网瘾,曾经让很多家长对孩子们的人生感到迷茫。为了防止悲剧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很多家长、班主任开始限制孩子上网。越是限制,孩子们对网络越是好奇,于是很多孩子便带着好奇的心理偷偷地进入了网吧。  相似文献   

12.
我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四个关注:即关注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情感,关注创新。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每个孩子感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是孩子学习的源泉,数学更是如此,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英语学习后进生,他们也许总会让你失望。可是,我要说:老师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是“潜力马”,需要我们伯乐般的信心、爱心、关心和耐心。请您给这些孩子更多的赏识吧,他需要你更多的关爱,用顺乎其发展规律的活动,点燃他智慧的火花,滋润他情感的幼芽,让他显示潜在的力量,获得学习的快乐,为他撑起一片学习的蓝天。  相似文献   

14.
优秀、健康的家庭,是儿童心智正常发展的土壤。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利于儿童身心正常发展的家庭有以下的特点:(1)给孩子提供心理的安全港优秀的家庭使孩子的心理正常发展,情感有所寄托,家长无时不关心孩子的学业,能聚精会神地听孩子讲话,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2)家长经常把高期望传给孩子优秀的家庭对孩子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家长经常向孩子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去实现,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并指导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3)为孩子描绘成功的理想家长为孩子计划未来,并拟定出一步步实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曾看过一个案例:有位老师曾经喜欢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上签字,可是自从得知一个学生的家庭处境后,便取消了这一做法。这个孩子的父母是菜农,他们起早摸黑,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懂事的孩子回家后,总要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衣烧饭等。  相似文献   

16.
应试教育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在学习层面,学生是畸形发展。应试教育靠的是重复记忆,谁背书背得好.谁肯定考得好,这样的学习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是人类最需要的;在思维层面。绝大多数孩子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中培养出来的是单项度思维。单项度思维在心理上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心理非常脆弱,耐性能力低.全面综合思维能力差;在情感层面,学生;的困扰更是特别大。他们人际沟通情感、异性交往情感甚至对自己情感的觉察都很弱。  相似文献   

17.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心理实验;让两组水平相当的孩子同时做一道比较简单的数学题,让他们都获得正确的答案,然后对一组孩子说:你真聪明!对另一组孩子说: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以分数为终结的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给学生加班加点,习题集、试卷集订了一本又一本,学生的书包一天比一天沉重……过早地承受超负荷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致使部分孩子终日郁郁寡欢,性情怪癖内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为了在学习上保持优势,不让别人超过自己,就实行“自我封闭”,视同学为竞争对手,不愿帮助他人,拒绝与同学交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孩子身上潜滋暗长,将直接影响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所以,身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更要关心他们的健康发展,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校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涂皓 《教育》2013,(3):36-37
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逃离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自己对孩子进行家庭式教学。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当下的学习方式和考试制度,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这就是白教家长想给孩子们提供的理想教育环境。这些志同道合者在网上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过:“给孩子—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想像的余地,让他们将想像放飞。语文课堂应给孩子创造自由放飞的空间,放飞孩子的想像,放飞孩子的理想。”在语文学习中,丰富的想像力能使学生了解课文及一些文学作品的意境,再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