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预设"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案环节和程序,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因此,形成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预设过度导致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能  相似文献   

2.
正一、认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动态性、开放性决定了生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生成学习的基石,也是检验和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然而预设既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步骤与目的,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原本的预设通常会被打乱。于是,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必须直面这对矛盾,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说,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怎样实现这种"统一"和"转化",就是进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达到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4.
正"生成"是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诞生的一个新名词,和"预设"相对。不难理解,"生成"是课堂上随机发生和形成的各种元素。"预设"是课前预备和设计好的各种元素。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预设越顺利,生成越坎坷;生成越彰显,预设越隐藏。二者如此矛盾,是否可以择一而行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课堂就是在预设的前提下追求更多的生成。预设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骨架,生成则为新知的探究丰满了血肉。从另一个角度来谈,生成大多属于学生的"杰  相似文献   

5.
兰冰竹 《考试周刊》2013,(23):117-117
预设与生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本文从"预设:挖掘内涵,预想状况;生成:整合知识,碰撞思维"两方面说明用辩证思维走好"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木",学生才会激情四溢,思维闪耀,睿智流淌。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品德课堂教学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本文主要从新课程下精心预设"意料生成";敏锐捕捉"意外生成";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三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教师、教材、课堂有机地相融、和谐地构建,充分展现动态的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7.
一、预设:地理课堂教学生成的起点 1.预设教案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地理教案,既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含教师的地理教育教学智慧.新时期的教案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预设,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是一种能够促进师生共享地理教学愉悦的预设,是一种内在地包含教学生成和教学创造的预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过程,正沿着"非此即彼"的变革路向推进,其中呈现出诸多的矛盾与冲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评价范式作为平衡点,可以看出,教育评价范式对变革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是从量化测评到质性描述、从情境无涉到情境关联,从独自控制到对话协商、从预设判断到动态生成。这一变革始终遵循着从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的逻辑,对基于课程标准评价范式的反思应注意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是一个有预设、有生成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对教师而言,如果将其教学工作任务进行高度的概括,我们就会抽取出两个最核心的要素——‘教什么'和‘怎么教',即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在新课程改革中,更需要把握"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平衡,在平衡中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数学定理是逻辑推理的重要依据。在定理教学时,教师的"预设"首先要考虑如何从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0.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强劲春风给中小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过去机械的程式化课堂正逐渐被摒弃,一种新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生命课堂随之生成·课堂教学不再仅是教师的"预设",更多的是学生生命智慧的灵动和生成·灵活的"预设"缔造了"生成"的美丽;智慧、灵活的适时"生成",充分显示出"预设"的灵活·智慧的数学课堂呼唤着教师备课的机动和上课的灵活,呼唤着让"预设"在"生成"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这一新理念的出现,给体育"备课"注入了新鲜血液。正确处理好静态教案的预设与动态学案的生成的关系,是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需要;是课堂教学体现民主、平等、宽容的需要;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教学活动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它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这种设计,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使之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能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预设与生成和谐的课堂能激发学生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下面我就怎样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一、谋划"预设",诱导"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带来学生的生成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生成会与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同,甚至出乎教师意料之外,这种情况常常会让教师应接不暇。如何应对学生出现不同于预设的生成?这就成为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一、忘掉课前预设,专注学生表达教师在备课中对于设计的提问或者任务,通常  相似文献   

16.
<正>王家伦先生《预设课堂与课堂预设,课堂生成与生成课堂——从三国时蜀汉帝国的兴亡说起》(1)一文,以三国故事为喻,认为"蜀汉帝国兴衰"和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甚是密切,厘清了"预设课堂与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与生成课堂"两对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指导课堂形态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感佩先生熟读《三国》并以大喻小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预设"与"生成"正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重要环节。加强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呈现。教师要想利用教学中的"预  相似文献   

18.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一方面,课前细致地预设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却是动态的,二者之间常常出现各种不和谐.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又是互相依存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地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让这对矛盾体和谐共生,数学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中,要求教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看似矛盾,难以协调,其实两者并不是对立排斥的,而是对立统一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难有有效的生成;难有有效的生成,预设也就缺少意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都是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忙碌中结束了,静下心来翻看这个学期写的教学反思,发现有许多讲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遗憾,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效处理生成"是新课改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从教师本位向学生主体转变的必然产物。合理的预设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充分的预设的确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心中有底",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预判,是降低教师课堂驾驭难度的好办法,但预设不是解决生成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