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一个推行了多年的改革,但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因地制宜,盲目地合并农村中小学,在此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严重的问题,使得"撤点并校"弊大于利,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2.
对"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撤点并校"在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健康第一"等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出"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场地器材、师资队伍、课堂教学、领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对解决"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2013,(1):4
本刊2010年第一期"深度调查"栏目曾推出"撤点并校"专题,以"政策回放,调查报告,网络链接,学者观点"的组合报道大篇幅、大力度地予以了关注,揭示了其间已经暴露出的问题及预期将要出现的问题,突出了"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负面影响"、"教育公平"、"辍学与寄宿制学校问题"等议题与视点,表达了对政策执行过程中不从各地实际出发、不从农村长远发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结构变化,适龄生源不断减少,造成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足,大量教育资源浪费,所以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中体现的是"高公平、多效率"。此文从教育生产效率、教育生活公平和效率与公平的内在一致性来分析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深层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1年起,一个旨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随后就出现大规模“撤点并校”。回顾将近八年的“撤点并校”,有成功的地方,譬如东部经济发达靠近城市农村的“撤点并校”还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西部农村“撤点并校”也照搬就值得思考了。西部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首先应该从教育规律角度着眼规划实施,进行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6.
张燕 《教育评论》2013,(2):30-32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有利有弊,人们对其毁誉参半。撤点并校有利于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校车安全、农村学生上学难等问题亦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问题。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错在于其导致教育不公凸显、教育责任转嫁、学生发展受损、教育资源浪费、乡土文化断裂等问题。对这些错误认真反思并进行理性纠正,是保证撤点并校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撤点并校"政策是一项旨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顶层设计,但在实践中衍生出或明或暗的诸多问题。依据政策绩效评估中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认识论基础及关注点等就会发现,"撤点并校"政策过程的"命令-服从"逻辑生成决策模式缺陷,"制定-执行"分离造成监督机制的裂缝,"价值-工具"隔阂导致绩效悖论扩大。通过捕捉触发机制与审慎的政策终结、矫正政策执行与加强政策监督、重塑教育功能与保障教育经费等基本策略,不断优化"撤点并校"政策有利于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撤点并校"政策是由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扩大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改革举措,而地方政府的过度撤并导致中国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危局。依时间维度追溯,"撤点并校"政策经历了政策图景确立、决策者注意力改变及制度性摩擦等关键节点,该政策暗含三组主导逻辑,即公平与效率、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公众参与与精英决策,而每组逻辑天平均有程度不一的失衡。因此,需要果断终结地方政府的撤并决策及行为,审慎界定农村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村民广泛协商以确定布局调整方案,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否则农村教育危局难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进行"撤点并校"的十二年来,农村小学布局的调整在带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等益处的同时也引发出农村小学生上学难、辍学增多、公共安全事故频繁、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反映等一系列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现状的调查,通过对该政策的实施利弊进行思考,对如何更好地完善贯彻"撤点并校"这一政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宋亮 《教育》2013,(34):19-20
2012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远难行、交通隐患等问题。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政策暴露出大量问题:随着撤点并校的进行,低龄寄宿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家校距离较远的农村小学生不得不到学校寄宿,父母只能定期探看。这些寄宿小学生年龄过小,不能自理,还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现在,撤点并校已经减速,低龄寄宿小学生的问题应引起注意。有专家表示,低龄寄宿正在批量制造"体制孤儿"。起因于撤点并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金牙瑶族乡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关键在农村,而农村要想发展好城镇化,其中发展农村教育必不可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本文试从我国开始撤点并校为出发点,分析撤点并校的背景以及因此带来的一些问题,找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国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禁止撤点并校后,我们应怎样通过采用"合村并局"、"校车接送"以及"教育联盟"等模式,为我国发展农村教育提供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教育问题成为近年来农村问题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掀起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村教育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文章将"撤点并校"后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年来农村教育进城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亮 《教育导刊》2014,(5):21-24
农村申小学“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由于政策在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等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造成了上学难、上学责、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甚至辍学率上升等问题,政策效果偏离了政策既定目标。文章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进行了反思,探究这一政策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政策制定质量,规范政策制定程序;保障政策投入,减少政策执行偏差;加强政策评价,建立快速反应的纠偏机制;重视政策更新,提高政策终结的有效性与及时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2,(8):2
《决策》2012年第6期"撤点并校"执行偏差须反思"撤点并校"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教育者反省。决策实施需要酝酿评估、优化方案、跟踪纠偏。教育部针对"撤点并校"政策执行的偏差表示,将明确学校撤并的思路原则,慎重对待学校撤并,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方便、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资金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子女在"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愿望。但是一些地方的过度集中办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政策在实施十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11月,教育部要求各地暂停撤点并校。文章对撤点并校政策十年的变迁进行整理了分析,找到政策变迁背后的原因,为完善撤点并校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对农村中小学合并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主集中在农村中小学合并的原因、政策、实施策略与效果以及合并的争论等方面。这些研究对我国推进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具有参考意义:正确认识农村中小学校的合并现象;合并应因地、因时制宜;针对合并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大量开展对农村中小学合并案例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宋亮 《教育》2013,(12):18-20
2012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远难行、交通隐患等问题。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政策暴露出大量问题:随着撤点并校的进行,低龄寄宿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家校距离较远的农村小学生不得不到学校寄宿,父母只能定期探看。这些寄宿小学生年龄过小,不能自理,还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旨在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制定以及实行的原因,总结、归纳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实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模式,重点立足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剖析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从而思考在后撤点并校时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强红蕾  张钰婷 《教师》2020,(11):17-18
2001年以来,我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采取的政策为"撤点并校",在施行过程中,政策的优势和问题都直观地呈现出来。文章通过整理"撤点并校"中出现的问题及研究解决对策方面的文献,发现陕西省富平县小学"撤点并校"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利和教师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学生心理辅导与关怀、注重学生道德培养等对策,以期打破和走出富平县小学的现实困境,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魏青衣 《广西教育》2012,(28):23-23
转眼,“撤点并校”已逾十年。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建议调整“撤点并校”政策。此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承认,一些地方在贯彻“撤点并校”政策时存在一刀切的毛病,并未深刻领悟政策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