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肖志宏 《情报杂志》1998,17(3):32-33
根据信息的加工程度不同把经济信息的收集方法分为原始经济信息收集法、已加工经济信息收集法和其他方法,并分别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2.
个人数据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情况的数据资料,个人数据构成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政府机关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与方式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利。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立法保护模式,既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又要制定《隐私权法》。  相似文献   

3.
胡北苑  张敏 《情报科学》2004,22(9):1066-1069
本文从信息人手,谈到信息法的定义、作用、三因素,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信息立法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方便后来学者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信息收集及信息收集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英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1(6):324-325,333
什么是信息收集?目前,关于它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述. 在原苏联出版的情报学词典中,"信息收集"被定义为:"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作出一项决定,采纳一页科研成果和进行一项实验设计研究),从各种信息源处获得信息的过程",这实际上是把信息收集看作一种任务,一种业务工作;我国出版的<简明信息词典>中,对"信息收集"词条的解释为:"根据一定目的汇集原始信息的过程";还有些著作则认为,"信息收集指的是接收主体通过一定程序,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必要的手段,从外部信息源中收集适用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08,(10):293-293
一、事项法与价值法的比较 事项法是由乔治·素特(GOrge.S)于1966年提出的,它作为一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相对于现行的会计理论研究的价值法提出的,是对价值法的否定。现行财务会计采用的价值法也称为“使用者需要法”,它认为应当从使用者需要的角度出发来提供最适宜的经济事项信息,价值法下的会计就是收集、加工,提供信息。而事项法认为会计应提供与各种决策模型相关的原始经济事项信息,由使用者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信息输入自己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6.
信息资源描述与存储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宁 《情报科学》2004,22(1):9-12,18
本文论述了信息资源可视化模型方法,并对信息资源采用了图符法、高维空间描述法、语音-文本转换法、知识组织体系法和多种数据压缩法,从而确立了信息资源可视化模型。信息可视化模型需要专用的图符库、词库、资源特征库与相关知识库的支撑,它极大地方便了信息资源的描述、存储、检索与利用。同时,为了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优化系统,采用多种数据压缩方法对图符库、词库和资源特征的索引库等信息资源的可视化描述进行了有效压缩,使可视化模型得到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英国《信息自由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永英 《情报杂志》2003,22(9):93-94,97
介绍了英国《信息自由法》的产生背景,重点从立法目的、基本概念的界定、信息公开的程序、实施机关、信息免除公开的范围等方面描述了该法的主要内容,并就该法对于公众、政府和信息专业人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中的顾客信息收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电子商务给顾客信息收集带来了机遇,这更加有利于对顾客进行了个性化服务。将顾客信息分为两类,着重分析了各类信息收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提供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宁  刘玮  赵丹 《情报科学》2004,22(3):257-260,275
从用户角度看信息可视化主要就是信息提供的可视化,也就是信息服务界面的可视化,本文分别讨论了原始信息提供的可视化与信息检索结果提供的可视化,其中信息检索结果可视化从数据库检索和网络检索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我国部分学者对于网络信息立法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4类网络信息立法框架模式和内容,探讨了网络信息立法内容之间的关系,整合、重建了网络信息法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本体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金睿  王芳 《情报科学》2007,25(6):949-956
本文是一篇关于本体论的综述性文章,介绍了本体的概念、本体的理论研究,包括本体的建模元语、分类、表示语言、构造规则以及目前研究本体的权威机构,对与本体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分别探讨了本体与语义网络,本体与语义网,本体与叙词表的关系,最后介绍了本体在信息检索以及其他一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我国现行的个人信息授权仍停留于最原始的"概括授权+例外"模式,该模式下的个人信息类型化不充分导致了再利用成本巨大、授权形式化和目的限制原则落空等问题。[方法/过程]欧盟的GDPR模式通过充分保护原则使信息主体的控制权延展至大数据流转的各个环节,而美国的"场景风险"模式则通过场景下的风险自评授予企业更大的数据利用自主权。综合借鉴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对我国个人信息授权制度加以改造。[结果/结论]在初始收集阶段以重要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三维度四层次的类型化方案,不同类型个人信息采用不同授权要求以强化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在信息再利用阶段则以提升利用效率为导向,开放"情景一致"前提下的个人信息再利用,在超越原始"情景"的利用中引入第三方风险评估机制以实现层次化的信息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纯语言信息的网络信息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中,专家给出的信息可能为纯语言信息.本文在纯语言加权算术平均算子(PLWAA)的概念和纯语言运算法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纯语言信息的网络信息资源综合评价的方法,从而解决了网络信息资源采用纯语言信息可以做定量化的综合评价问题.该方法计算简单,而且能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语言评价信息.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过滤的Web信息查询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过滤的角度分析信息查询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用户需求与信息内容的相似性匹配过滤与用户需求无关的信息,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查询结果的优化.据此建立基于信息过滤的用户模型框架,探讨基于信息过滤的信息查询系统优化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经济及其宏观测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晓敏 《情报科学》1994,15(6):7-11
本文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产业兴起的缘由。评价了社会信息化指数方法、纽伯格——波拉特方法、恩格尔布雷希特乘数法、投入产业法、琼森切尔平方根定律、海斯——埃里克森对数模型、马克卢普产业规模分析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等信息产业的宏观测度方法,并且阐述了信息产业宏观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信息产业链 驱动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释了信息产业链对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提出了一条构建信息产业链的路径和引导信息产业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三种取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危机后的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指出企业危机信息资源建设原则的基础上从认知、学习和内容模块三方面论述企业危机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具体阐述了基于信息资源载体和管理过程的危机信息资源认知;基于信息资源本体知识转化和应急反应的危机信息资源学习和由案例、方法、专家、组织和工具等组成的内容模块.  相似文献   

18.
代磊  刘羽萱 《现代情报》2018,38(12):40-47
本文使用与信息生态学与信息素养的相关理论,以信息素养构成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信息生态视角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并结合生态学理论的Shannon-Wiener指数公式和Pianka公式,建立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度。最后,以吉林大学学生为例,采用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采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王欣  靖继鹏  王钢 《情报科学》2006,24(12):1903-1908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产业测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信息产业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要进行信息产业的测度,既要有合理的指标体系又要有正确的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维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按照高维信息的维数与可视化空间维数对应关系来分类高维信息可视化技术,对现有的高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类,并对如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