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美术鉴赏中,感性认识是学生以视觉为主要方式与美术作品的直接感触。理性认识是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进一步理解。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其学习美术  相似文献   

2.
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一个过程,其教学离不开科学方法.在科学实验中得到的仅仅是感性认识,尚未成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感性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思维加工,即在头脑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等活动过程,通过这一加工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达到对认识对象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一个过程,其教学离不开科学方法。在科学实验中得到的仅仅是感性认识,尚未成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感性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思维加工,即在头脑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等活动过程,通过这一加工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达到对认识对象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创设一系列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有面临真实问题的感觉,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新知,这是本教学设计最关切和思考的问题.在每个环节,先用多媒体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思考,自觉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分层探索,再通过师生的讨论、分析、概括及应用,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将思维的发展贯穿于知识认知的全过程,是本课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美术鉴赏中,感性认识是学生以视觉为主要方式与美术作品的直接感触。理性认识是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进一步理解。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其学习美术的能力。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并总结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所谓美术鉴赏“三部曲”。是指在教学中分为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科学教育者有一个共识——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无论网络多媒体手段多么发达,科学实验仍然是不可代替的地位。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创造更多感性认识的机会,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探究能力、培养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真正为学生设置了一条从感性认识逐步走向理性思维途径。  相似文献   

7.
课件所体现的是一些感性的材料,它仅仅冲击着学生的感官世界,要想使学生把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就必须由教师进行引导,从而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课件的灵活应用是一节课顺利成功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以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能在脑海中建立起生动直观的物理图景,形成历历在目的鲜明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物理知识就比较容易。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强调“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应用直观形象帮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如果仅停留于感性认识上,语文教学就会显得浅薄,理性的思考能让感性之花长盛不衰;理性的高瞻远瞩则需要借助于感性技术来化入学生心灵深处,使之得到文学的滋养.感性与理性应和谐交融.和谐交融的基础是用欣赏文学作品的视角和学语文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感性的技术来演绎理性的内容,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不同的文本,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也是有所侧重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对初中学生进行教学更需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启发思考、判断、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法律常识》中有许多概念,如什么是法、宪法的概念和类型等。要使学生掌握这些概念,教学必须从具体到抽  相似文献   

11.
“情感体验”旨在让学生在主动积扳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更多的侧重于感性认识:“语言训练”旨在通过语言实践,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强渊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侧重于理性认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只有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教师讲,忽视指导学生学,特别是忽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我根据“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改进了“长方体体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重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而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丰富的、直观的感性材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考空间。1 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多媒体巧妙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感性知识可从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形式,因此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学的方式,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感受性知识更完善,从而奠定他们事物抽象思维的基础,促使感性认识应理性认识的转化。本文试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弦切角定理”两个课题,各自两种不同教法的对比,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应用直观教学方式,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由下面两种教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先通过演示图(一)所示的”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必须适应学生认识迁移的发展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识知识的过程,是能动的反映过程,它总是循序渐进,从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得知,学生认知新知识是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这几个学习程序的,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应围绕学生认识迁移的发展过程展开.  相似文献   

16.
生物教学中实现知识『内化』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学军 《教育艺术》2007,(1):77-78,75
所谓知识的"内化",是指在学习新知识(如概念、定律、法则)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教师必须认真组织教材,创设新旧知识上的认知冲突,提供感性材料,对教材进行展开或简缩,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感知、发现并归纳出新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从“形象”着手创设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教学情境,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如在生物学教学中常用实物、挂图、配合与教学内容相吻  相似文献   

18.
杜玉林 《考试周刊》2012,(90):140-141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同时,必须首先重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理性的可贵     
理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可这种本能并不强大的,它要在后天得到发展。“理性”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通常指人类独有的属于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理智活动,跟感性相对。所谓理性认识就是指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物理新知学习是学习者感知外部信息——物理知识,并将外部信息通过同化或顺应等方式融入自身的认知结构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是一个外部信息和自身的内部智慧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种产生新看法、形成新思想、感受新体验的心智活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感悟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