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2021年全国高考多套作文试题看,新高考作文命题不管是在作文试题材料内容和主题的选择,还是写作能力的呈现上,都明确了以“立德树人”育人根本任务为命题原则,积极践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全面渗透核心价值指标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和趋势表现出核心价值与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合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的一个终极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很关键的环节,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研究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把握作文的命题规律,探究可行的高考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作文,是每年都会引发诸多争议的话题,改革目前"技术性"命题思路的呼声一直不绝。2012年高考前夕,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对今年高考的语文学科和作文命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语文学科要注重考察"整体把握和理解能力",高考作文要拒绝"话题作文套路"和"文艺腔",以"智性作文"为学生提供思想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是最能引发人们评议的试题,今年也不例外。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试题,延续了2006年的命题思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9)
从高考作文命题的反思说起据2005、2006、2007三年高考作文题型统计:"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型呈现多元化趋势,话题作文的数量和比重也在逐渐下降。"众多声音表明,话题作文将退出高考舞台。预测是否灵验姑且不论,它对我们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却令人担忧。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广大语文教师是否会弃"话题作文"于不顾,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到来,发展学生核 心素养成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处于高考改 革的试点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聚焦与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为指导思想,以改革区 浙江省2017年高考语文命题为例分析命题的优势与特点,理 清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来窥探如何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 素养,探索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前提下的语文高考改革的内容和 形式。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走过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单概念→双概念)"的发展历程,2006年高考,语文三套全国卷均采用了一种新的作文题型,标志着作文命题形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高考研究者们所说的"题意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或"后话题作文")。因为这种命题形式似曾相识,广大学生似懂非懂,因而有  相似文献   

8.
王淦生 《师道》2012,(Z1):62-66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一如既往地成为专家、教师、家长以及在校学生关注的焦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模式较往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了江苏一家依然坚守命题作文,其余16份高考试卷竟然清一色皆为"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为国家为选拔人才组织的一项重要的考试历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高考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学科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版块,教育部在组织命题时更是与时俱进、不断关注时事,力求通过"小作文"选拔"大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来更是不断渗透到高考作文的命题中去,几乎每一篇高考作文都可以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子。本文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以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为例具体分析高考作文在命题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高考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语文试卷写作部分开启了材料作文模式,这是江苏语文高考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之一。随着材料作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几年又出现了新材料作文。2015年4月6-7日,笔者参加了第一届江苏省高中作文教学研讨会,有幸聆听了高潮俊、李仁甫、赵道夫、蔡建明、洪劬颉、骆冬青等几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但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我们一直纠结的不是命题人命什么样的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核心素养"成为了高考中的热门词汇,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出题方向也是以"核心素养"为主。随着2017年高考落下帷幕,高考学科核心素养立意时代正式来临。在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学科为例,探讨核心素养时代的历史学科的备考策略,希望能够给备考师生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云涛 《教师》2014,(4):34-34
正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做了调整,谓之新材料作文。与以往"材料+命题"的作文考查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在考查写作能力的同时,考查了阅读能力。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应如何应对呢?1.审题与立意首先就今年作文阅卷而言,南师大文学院给出的说法是只要观点源于材料就不算偏题,建议同等对待各种角度的立意,不因立意决定作文档次。这种解读一定程度上考虑了  相似文献   

13.
刘刚  许琳 《学语文》2021,(1):53-55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呈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命题紧扣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对接新课标,加强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试卷结构稳定,设计科学,实现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课程.教材.教法》2021,(2):103-105
在辨析语文核心素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建构"433模型"和语文关键能力框架,研制了语文核心素养评价工具。通过纸笔测试考查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基于测试数据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层级、语文关键能力表现等焦点问题。语文核心素养评价研究对我们探讨未来高考命题和学业评价改革等议题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这种写作命题模式正式亮相高考语文试卷。然而,也许当时的人们还继续沉迷于“话题作文”的余晖之中,如此重要的考试改革信息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而教育部考试中心似乎“咬定青山不放松”,接连4年都采用清一色的“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这种态势丝毫不逊于当年推行“话题作文”的那份执著。于是,  相似文献   

16.
从核心素养视角对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进行分析,探寻基于核心素养立意下的试题命制特点及命题规律,以期为2021年高考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与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己浮出水面。综观这19道作文题目,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些作文命题"变"与"不变"的玄机呢?一、从命题的形式上看,由三种类型作文题三分天下变为了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话题作文为辅的局面今年高考的19道作文题目,并没有跳出命题的话语体系,从命题类型上仍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形式,但比重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高考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自主命题权的进一步下放,高考作文命题及其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纵观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要求,天津省、浙江省、江苏省明确规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将诗歌排除在高考语文作文中,其中江苏省已有13年明确禁止写作诗歌。作为全国最重大、最公平的选拔性考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卷考查的重点内容,通过对2020年全国高考三套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寻找和把握"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理念,针对该部分试题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一方面在于增强高考语文卷命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在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原有高考模式存在的"功利性""工具性"色彩,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我国教育提出了"新高考"这一概念,将高考的考核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上,具体为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科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新高考与语文核心素养二者联系,在新高考背景下探析高中语文教学新对策,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在响应教育发展呼声下实现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