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菩提树     
我家巷口的路边种了一棵菩提树,这是在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此,树旁特别支撑了木架,使它能不怕强风,长得郁郁葱葱。今年夏天,正该是菩提树最  相似文献   

2.
鹿鸣 《班主任》2001,(11):43-43
近日,偶读刘墉的短文《菩提树》,感触颇深。短文讲的是一棵十多年来一直郁郁葱葱的菩提树死了,“凶手”是那根拴在树身上的铁丝。由于菩提树在那个城市很少见,人们为了保护它,从小就为它支撑了木架,并拴上了铁丝。但随着树的成长,铁丝渐渐地嵌入树皮,最终扼杀了树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近日,偶读刘墉的短文<菩提树>,感触颇深.短文讲的是一棵十多年来一直郁郁葱葱的菩提树死了,"凶手"是那根拴在树身上的铁丝.由于菩提树在那个城市很少见,人们为了保护它,从小就为它支撑了木架,并拴上了铁丝.但随着树的成长,铁丝渐渐地嵌入树皮,最终扼杀了树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顿悟佛道,而菩提树也因此成为道行树,它是自然界里比较长寿的树种.但是在某一年的夏天,本该是菩提树枝繁叶茂、"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时节,那一棵菩提树却悄无声息地枯死在人们对它的期待中.至于原因,得从这棵树的幼年说起……  相似文献   

5.
从《读者》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纽约的小镇上,约翰夫妇家门口有一棵菩提树。这是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如此,树旁边特别支撑了一个坚固的铁架,也许正是铁架让菩提树抗住了风雨的袭击,它一直长得郁郁葱葱,成了园子里的一道风景。这年夏天,正是菩提树应枝繁叶茂的季节。不知怎的,它却突然枯死了。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为它的凋零而倍感惋惜。这棵树从小就被人特别照顾,由于有  相似文献   

6.
从《读者》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纽约的小镇上,约翰夫妇家门口有一棵菩提树,这是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因如此,树旁边特别支撑了一个坚固的铁架,也许正是铁架让菩提树避过了风雨的袭击,它一直长得郁郁葱葱,成了园子里的一道风景。这年夏天,正是菩提树枝繁叶茂的季节。不知怎的,它却突然枯死了。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为它的凋零而倍感惋惜。这棵树从小就被人特别照顾,由于有铁架的支撑,从来没有向风雨低过头,为什么几十年过来了,今年却一下子就死了呢?  相似文献   

7.
菩提树下     
这是公园里惟一一棵菩提树。菩提树的形象并不出众,在高大的法国梧桐中间尤其不起眼。它好像没有初春嫩绿的激动,也没有暮秋金黄的灿烂。但是它附丽着千百年来美丽的佛教传说,因此有了不同凡响的意蕴。每天到公园里来晨练的老人们认得这棵貌不惊人的树。而且这些天来有一个传说悄悄地在四处流传:菩提树每天要掉下一片叶子,这片叶子落在谁的身上,谁就可以消灾祛病,恢复健康。但谁要是动手摘一片带回去,非但不能痊愈,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树叶的飘落是菩萨施与的福祉,自己动手则是不可饶恕的亵渎。于是每天一早就有不少老人围着菩提树静静地站…  相似文献   

8.
走过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自从赏读了那首关于菩提树的小诗,略知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就深深地迷恋上了这种树——想像中它一定很高大,很美丽,它的叶子必定宽阔而幽香。从此,心里暗暗想念,甚至盼望着拥有。  相似文献   

9.
走过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自从赏读了那首关于菩提树的极美的小诗,略知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就深深迷恋上了这种树——想像中它一定很高大很美丽,它的叶子必定宽阔而幽香。从此心里暗暗想念,甚至盼望着拥有。  相似文献   

10.
走过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自从赏读了那首关于菩提树的极美的小诗,略知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就深深迷恋上了这种树——想像中它一定很高大很美丽,它的叶子必定宽阔而幽香。从此心里暗暗想念,甚至盼望着拥有。  相似文献   

11.
菩提树     
朱千华 《初中生》2011,(1):43-45
菩提本非树。菩提本是树。多年来,我一直四处寻找菩提树。奇怪的是,我行遍北方大地,怎么也找不到。抑或树是有的,却擦肩而过。照佛教说法,是没缘分。尽管如此,我仍然没有放弃寻找。我相信一定能找到。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一假期,我随爸爸到武汉植物园游玩。正当我认真辨别各种各样的植物时,一棵只见树干不见树叶的“怪树”吸引了我。热情的导游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好奇心:“小朋友,你以为它是一棵死树吧?我告诉你它活得可好了,而且还是一棵‘泊来品’”。阿姨继续介绍着:它是来自非洲大陆的珍奇树种,由于非洲常年干旱无雨,使原来青枝绿叶的树逐渐演变成有枝无叶的树种,所以大家叫它“光棍树”。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一假期,我随爸爸到武汉植物园游玩。正当我认真辨别各种各样的植物时,一棵只见树干不见树叶的“怪树”吸引了我。热情的导游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好奇心:“小朋友,你以为它是一棵死树吧?我告诉你它活得可好了,而且还是一棵‘泊来品”’。阿姨继续介绍着:它是来自非洲大陆的珍奇树种,由于非洲常年干旱无雨,使原来青枝绿叶的树逐渐演变成有枝无叶的树种,所以大家叫它“光棍树”。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时常遇见花,遇见树,是这份遇见让我们懂得,自然中的“它”或渺小或壮观,各有各的神奇。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彼得带我们看天空大地,石友带我们潜入海底,萧红带我们追逐云彩……每一个“它”都不容错过,我们需要的也许只是像作家那样,好好认识“它”。  相似文献   

15.
菩提树下     
这是公园里惟一一棵菩提树。菩提树的形象并不出众,在高大的法国梧桐中间尤其不起眼。它好像没有初春嫩绿的激动,也没有暮秋金黄的灿烂。但是它附丽着千百年来美丽的佛教传说,因此有了不同凡响的意蕴。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理化》2007,(2):18-18
一位年轻人从祖父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我家的宝贝藏在一座荒岛上,位于西经x度,北纬y度。荒岛的东侧有一棵菩提树,西侧有一个石拱台,它们正是我家椭圆形围墙的两个项点。椭圆围墙的南北顶点上开有两扇木架院门。我家的所有宝藏,分别埋在这个椭圆的两个焦点上。年轻人异常惊喜,他驾着帆船、带  相似文献   

17.
高韦 《现代家教》2003,(8):34-34
午饭后散步时,孩子们对楼上垂下来的迎春花很感必趣,纷纷问我:“高老师,那些漂亮的小花是什么花?”“叫迎春花,欢迎春天来到的花,它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它开了,就表明春天真的来到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你们看,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是黄颜色的。”“那么,它的花枝呢?”“它的花枝是咖啡色的。”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又产生了兴趣:“它是棵死树,你看,它的叶子都没了,只剩下树枝了。”“它没有死,它没有死,它很快就会发芽的。”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都来找我判是非:“高老师,你能告诉我们它是棵什么树吗?”其实我知道它  相似文献   

18.
哲理短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禅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禅师  相似文献   

19.
它是……     
它刚出世不久,正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望着这个形形色色、忙忙碌碌的世界。可是,不知道是害羞还是胆小,你看,一片树叶落下,它那小小的脑袋又缩进甲壳里去了。不一会儿,它便甜甜地睡了,乍一看,就像一个半圆。它是什么?哦,原来是一只小小的乌龟。它本来是圆圆的,可是现在只露出了半边脸。它笑眯眯地望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大地母亲还在沉睡,她的孩子们也还在甜甜地睡着,只有公鸡伯伯随着它一齐起来了。它怕打扰了大家,便轻轻地、一点儿点儿地在遥远的东方缓缓地露出了脸来……它是什么?它是刚刚开始升起的太阳。  相似文献   

20.
佛说:一花一世界。佛能从一朵花里看到世界,是因为在佛心里世界就像花一样美好,因而佛是快乐的。 佛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我们才能像佛一样能从一朵花里看到世界。净心是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