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育惩罚与奖励,都是教育学生的手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用教育惩罚来教育学生.然而,国外及我国一些教育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学生的无知和犯规,教师过激的、粗暴的言行可能会事与愿违;教育学生,奖励永远比惩罚好.  相似文献   

2.
教育惩罚不能产生预期成效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教师对教育惩罚的内涵、机制和惩罚者角色等的认知比较模糊。基于教育独立性的思考,本文提出教育惩罚是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机制以尊重生命的自主发展为前提,还承载着道德教育诉求,教师在教育惩罚中扮演着平等参与者、专业监督者和反思学习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惩罚     
刘智  董姗 《华章》2012,(21)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的认识惩罚.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惩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遵循科学原则,灵活适度的实施教育惩罚,发挥惩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论教育中的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中的惩罚问题一直是教师比较敏感的话题.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到底该不该惩罚学生?"又一次成为教师非常困惑的问题,教育中的不当惩罚现象也使一些教师走入了误区.文章就当今惩罚的现状讨论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剐,提出了教师惩罚学生的底线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对于教育惩罚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当前,一些教师不敢运用教育惩罚,而另一些教师不当运用惩罚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从哲学、心理学和人性论三种视角探讨了教育惩罚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教育惩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师道尊严的误用;学生、家长对教师不当惩罚的默许和纵容;因惩罚相关规定不明确,教师不敢惩罚.提出解决当前教育惩罚问题的策略:尽快出台教育惩罚相关法规,包括明确教师拥有教育惩戒权,清晰界定合理惩罚、体罚及变相体罚的标准,增加对教师无故忽视或放任学生不良品行的行为进行处分的条例;加强师德教育;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制定班级规范和惩罚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愤怒的瓜子     
有人说,惩罚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到底需要惩罚吗?需要怎样的惩罚?这个案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现今教师对惩罚普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认为表扬永远比批评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表扬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且认为惩罚属于传统的教育观念,这与教育的现代性与人文性相背离,甚至认为惩罚就是变相体罚。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学生犯错 ,作为一名教师 ,该如何面对学生的过错?心理学表明 ,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 ,不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策略。使用得当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 ,就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最近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些典型事例正说明了这一点。教师不能将惩罚作为目的 ,它不是教育的终结。因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以学生不断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为目的。不正确的惩罚不仅不能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 ,而且可能走向反面。社会一些不良风气 ,使我们的少数教师由“灵魂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种不合理、不合法的教育惩罚现象,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声讨,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惩罚教育的弊端,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试从学校、家长、教师和社会方面提出了一些教育策略,解决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惩罚教育,发挥其积极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的教育史,会很容易发现惩罚的身影,并且它的影响力,极其深远。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平等民主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收,赏识教育普及,偶尔出现的恶性体罚学生事件,致使社会对惩罚特别反感,教育界对惩罚也持反对意见,在现代教育中,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惩罚这个词,甚至在教师培训或者校长讲话中一致要求教师不要惩罚学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缩手缩脚,对犯错学生不敢惩罚,放任自流。课堂纪律一团糟。正确认识惩罚,如何科学有效对学生实施惩罚,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实现惩罚的目的,通过本文,希望可以给予教师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赏识的教育方式,惩罚似乎被人们视为对人权的侵犯,这些都源于惩罚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实,得当的惩罚可以使人在一罚之间警醒,将惩罚视为动力,继而成功。作为教师,必须对教育中的惩罚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恰当地应用惩罚,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惩罚是教育手段之一,是教育应有之意。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教育惩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对教育惩罚进行研究,揭示教育惩罚应有地位与作用,探讨教育惩罚运用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惩罚的涵义谈起,论述教育惩罚的合理性和非理性,着重论述教师实施有效教育惩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谢春丽  刘峰 《文教资料》2012,(2):101-102
教师应改正以前棍棒教育的错误做法,更加理性地对待惩罚,认识其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全盘否定它。斯宾塞的"自然惩罚"原则为教师探寻合理科学的惩罚教育提供了一些启发:尊重自然惩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惩罚;与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少发命令,而且命令一定要前后一致。  相似文献   

14.
怎样合理合法地运用惩罚来教育孩子,是一线教师所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文章从理论入手结合实践,分析何谓合理有效的非正式惩罚手段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惩罚实施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惩罚中隐性教育与其他显性教育的冲突,导致教育的不一致;惩罚方式与学生犯错后心理状况不匹配,导致惩罚无效;惩罚原理与兴趣原理发生冲突,导致选择困难;对缺乏凝聚力的班级采用集体惩罚,激化师生、生生矛盾;教师把自身消极情绪投射到学生错误上,导致惩罚滥用;惩罚程度与惩罚对象不符合,导致惩罚不当。  相似文献   

16.
惩罚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惩罚中隐性教育与其他显性教育的冲突,导致教育的不一致;惩罚方式与学生犯错后心理状况不匹配,导致惩罚无效;惩罚原理与兴趣原理发生冲突,导致选择困难;对缺乏凝聚力的班级采用集体惩罚,激化师生、生生矛盾;教师把自身消极情绪投射到学生错误上,导致惩罚滥用;惩罚程度与惩罚对象不符合,导致惩罚不当.  相似文献   

17.
“教育惩罚”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的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罚”的行为为目的,通常包括学校惩罚和教师惩罚。教师是学校惩罚的具体执行者,主要是对有事实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惩罚,如训诫、斥责、惩罚性值日、惩罚性更正作业、取消某项权利等。教育惩罚,在行使过程中兼具教育与制裁的双重性质,目的在于教育和戒除,而非单纯的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正如捷克伟大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  相似文献   

18.
当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时,我们的教师似乎已经遗忘了教育还应该包含着适当的惩戒,我们的学生似乎也越来越脆弱得受不了任何的批评.目前,社会、家庭、学校中不少人谈罚色变,甚至有些人把"惩罚"与体罚、变相体罚混为一谈,影响了教育者对惩罚这一必要的教育手段的使用,阻碍了对学生的教育程度,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但是,惩罚也好,批评也罢,如果策略运用不当,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做教师的懂得一些惩罚与批评的技巧。惩罚与批评是有分寸的,就像世上最美的东西一样都有黄金比例,如果正确掌握惩罚与批评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还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家长与教师的苦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于什么是教育中的惩罚,学界意见分歧很大.本文认为教育中的惩罚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或保护其所在集体的利益,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违反一定的原则与规则的行为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学前教育中对教育惩罚的摒弃是对教育惩罚的误解与误读的结果,教育惩罚在儿童的生活、发展以及社会道德发展中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对于学前教育中的惩罚,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