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京档案》2007,(1):42-42
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七条在我国著作权制度中首次对档案馆合理使用数字著作权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档案馆从事网络信息服务有了可资操作的法律依据。该条规定,档案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与其草案相比,有关图书馆的条款变化较大,在确认与保障图书馆利用网络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相关权利的同时,对服务对象与提供馆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图书馆可以依法有效地开展或调整本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并在宏观策略指导下采取有力举措加以推行.表1.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3.
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网络时代的迫切要求。这有利于保护著作权人和与其相关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优秀作品、表演和录音录像制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经过初步学习《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现提出7点建议,供有关立法部门参考和广大著作权人思考。1.建议删去条例草案第四条第五款。将图书、期刊等作品,赋予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内读者阅读馆内收藏的已发表的作品。这扩大了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客观会侵犯著作权人及其相关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期刊的汇编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信息·数字     
信息网络传播权受保护5月18日,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条例》明确,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制取代立项制5月22日,广电总局发布第52号总局令《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自2006年6月22日起施行。《规定》确…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进入了规范化发展历程,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和各种数据库的利用也有了法律依据。《条例》中合理使用权等规定对图书馆的未来、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立、电子阅览室的使用以及图书馆的有偿服务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网络信息的传播进入了规范化发展阶段,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和各种数据库的利用与建设也有了法律依据。《条例》中合理使用权等规定,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图书馆的服务以及图书馆的未来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秦珂 《兰台世界》2007,(6X):54-55
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合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及相关条款的内容,科学地掌握法律规则,合法行使法定权利。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合理使用模拟著作权(与数字技术相对,印刷技术和电子技术称为模拟技术或传统技术。相应地,依靠传统技术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称作模拟著作权,以区别于数字著作权)的法律规定见于《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八款,该条款规定:图书馆等可以"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七条则在我国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袁锋  徐琢 《图书馆杂志》2022,(5):31-38+55
由于我国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自身的设计缺陷以及数字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的不足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为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中服务对象获取作品的目的限制缺失、图书馆提供数字化作品的客体限制缺失以及文本与数据挖掘带来的新型问题。在借鉴国外立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修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为“ 《条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完善。一方面,在《条例》第7条中增设“为了便于服务对象研究或学习”这一主观目的限制,并在该条中明确将视听作品排除出图书馆提供数字复制件的作品类型当中;另一方面,在《条例》第6条中增设图书馆等机构基于科学研究目的而使用文本与数据挖掘的限制与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10.
学位论文是未发表的个人作品,学位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保护,在学位论文作者没有把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明确授予高校的情况下,无论其传播范围如何,高校图书馆自建学位论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行为都不适用合理使用和图书馆例外的规定,是对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
针对著作权加强权利人对作品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现象,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公众数字资源网络获取的权限限制,提出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制度下,通过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充分利用"除外"条款、文献传递"一对一",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12.
流媒体再燃版权之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萌  葛晶 《新闻实践》2006,(11):46-47
P2P软件发展及在我国引起的争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久前签署第468号国务院令,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条例》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位于美国旧金山的非营利图书馆“互联网档案馆”主导并实施的受控数字借阅(Controlled Digital Lending, CDL)模式,评介澳大利亚《版权法修正案(版权获取改革)征求意见稿》中图书馆和档案馆向公众传播权合理使用规则的馆舍限制突破,论述疫情常态化和元宇宙语境下合理使用馆舍限制突破的价值,对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图书馆合理使用规则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档案馆合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权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合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及相关条款的内容,科学地掌握法律规则,合法行使法定权利.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图书馆的穷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有的著作权法律体系看,权利穷竭仅适用于发行权,而不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公益性图书馆的数字馆藏在提供面向互联网的读者服务时,如不适用权利穷竭原则,将给图书馆传播信息和知识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有必要考虑给予图书馆以例外的规定,图书馆工作者应努力推动这一例外纳入著作权法律规范中。正在征求意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对此作了相关的规范,为图书馆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资源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叙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形成过程着笔,分析了其实施后对图书馆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图书馆应采取的措施坚持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和特定的法定许可条款;建设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充分利用社会公有信息;采购提供商数字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使用权;研发或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保护系统;继续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修订等活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档案馆是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是黑龙江省永久保管档案资料的基地和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为维护黑龙江地区的历史真实面貌,丰富馆藏,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馆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散存在社会上反映黑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公布后所引发的争论,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所做的修改,分析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并指出了其对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章介绍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背景及其特点,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对网络化档案信息服务产生的若干影响,并从调整版权制度、完善版权授权机制、协调《档案法》与《作权法》之间的冲突、提高档案馆保护版权的自律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要闻     
《网络传播》2005,(10):6-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视察荆楚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五部委彻查网络非法下载,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年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