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ANSYS建立数值模型,运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对广西某锰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九种隔离层厚度方案进行模拟,对每一种隔离层厚度下的采场和边坡的剪切应力、拉张应力、总位移、竖直位移、安全系数、塑性区以及塑性区贯通与否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安全隔离层厚度为18m,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露天边坡稳定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意义,主要从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根据总结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给矿山的安全生产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露天矿山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提高露天矿边坡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的预报预测水平,本文将露天矿山边坡形变位移作为研究重点,以在线监测技术测得的数值为原始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以时间为主线,建立露天边坡形变位移数学模型,最后,进行了工程实际露天边坡形变位移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可以排除天气、现场条件和设备失效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为露天采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了露天采场作业的安全,从而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19-32
细胞凋亡与NF-κB澈活的信号传导研究;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夹层板结构层间应力数值分析;一类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H∞控制;青海省各拉丹冬地区变质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对露天矿山边坡的变形趋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将GM(1,1)灰色模型与Elman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选取露天矿山实测位移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预测模型方法进行比较。通过预测结果数据得出:两种模型均可对边坡位移进行较精确的预测,灰色GM(1,1)模型较为简洁,Elma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相对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值更加接近实际监测位移数据相对误差较小。两种预测模型均能基于现有数据对之后的发展规律作出预测,从而为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鉴于国内露天矿转井工开采的实际情况,对于采动坡地稳定分析较少。结合了阜新高海煤矿的实际情况,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软件,建立了海州露天矿边坡的三维模型,对采动影响下的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露天矿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点及稳定性的基本状况。模拟的结果对采动边坡的位移和受力状态进行分析,为采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露天矿高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到矿山施工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矿山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温州露天矿开采边坡为背景,综合分析了高边坡周围的地形地质条件,对边坡进行了表面位移、竖向位移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探究了露天矿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并对其分析原因.监测结果表明,该矿山边坡西南方向位移变化较大,出现局部滑坡的概率较大,应加强防护;而爆破是影响边坡变形的直接因素,爆破次数与边坡变形位移量趋势基本一致.目前边坡累计位移量未达到警戒值,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而知的边坡位移变形的原因和趋势,可为类似沿海露天矿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易失稳黄土边坡进行数值模拟时,考虑引起滑坡的因素就不得不考虑降雨的影响,地表降水会侵蚀黄土边坡,入渗严重,并且黄土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以白塔山地区边坡为例,进行降雨状态下边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降雨后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显著增大,变形区域增加,边坡失稳,逐渐发展成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9.
降雨因素对黄土边坡病害产生影响很大,在降雨状态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从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边坡稳定系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抗滑桩支护边坡,数值模拟降雨状态下支护后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验证了支护的有效性,边坡从不稳定状态转变成稳定状态,变形量显著减小,变形区域也变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邢恩达  曹丽  卢斌强 《科技通报》2021,37(10):101-105
以温州市专供料场露天矿高边坡为工程依托,对边坡局部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并利用岩土分析软件FLAC 3D对实时监测区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监测和数值模拟2个方面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根据监测和模拟分析结果可知:边坡在监测初期位移值变化较大,之后变化值便趋于平缓,最终累计位移值在安全警戒值内,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但不排除局部出现滑坡的可能性;边坡的坡脚处容易出现挤压破坏,坡面可能发生现拉应力导致的地表裂缝,应对边坡的坡脚和表面进行安全支护;高边坡的累计位移值与坡高成一定的正比关系,随着高度的增高,位移值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露天矿山边坡的安全是保证露天矿山生产作业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造成露天矿山边坡失稳的因素不外乎矿山地质条件、矿区气候以及人为扰动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多个露天矿山由于边坡失稳而发生的大小事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矿山企业的生产作业和危害矿山员工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对边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造成边坡失稳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边坡治理的方法和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南宁市良庆大桥工程北锚碇基坑为工程实例,使用3DMine和ANSYS建立数值模型,运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矩形阶梯深基坑的应力、位移、塑性变形区分布情况,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危险源所在。结合模拟计算得出的基坑边坡在自然条件下的安全系数,确定基坑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应对边坡进行支护加固。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21)
对于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的矿山,研究井下巷道布置与露天边坡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边坡破坏后对井下巷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某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矿山,露天采矿结束后,南部边坡发生大型滑坡,影响到距离边坡较近的主斜坡道稳定性,文中分析了边坡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文中同时提出了采用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长锚索+挂网对井下巷道进行加固,用回填废石对滑坡体进行压坡脚的方式阻止边坡进一步破坏,均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复杂水工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借助数值模拟和监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边坡分步开挖进行了全过程数值模拟,计算了边坡施工过程中典型支护点的位移值和应力值。计算表明边坡施工中不存在塑性区,仅在边坡底部存在局部拉应力区。针对典型计算点,结合锚索应力计计算值和监测值对比分析了边坡受力特征,边坡的应力变化主要受边坡局部应力调整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多点位移计计算值和监测值,边坡变形主要受开挖扰动和卸荷回弹影响。边坡未出现突变现象,表明支护设计合理。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楔形破坏是岩质边坡工程中常见的破坏形式。本文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对楔形破坏模式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楔形体位移及应力状态的渐变过程和变化规律,为岩质边坡楔形体破坏灾害的监测、预警、预防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降雨入渗、地震破坏以及地质构造变化等因素,往往造成边坡岩土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下滑,出现失稳坍塌、滑坡等现象。并且边坡失稳造成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分析。本文基于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改变边坡坡度,对边坡在自然状态与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随着边坡坡度的增大,其模拟结果显示:自然状态下边坡沿X轴方向的位移量变大;降雨工况下边坡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边坡坡度越大,边坡的安全系数越小,边坡越不稳定。同时,三种边坡在降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均低于自然工况下的安全系数。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位移量、剪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安全系数等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旨在对其他关于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露天边坡稳定度是高原煤矿的监测核心,以雪霍立煤矿为依托,对露天边坡监测及预警技术重点进行阐述,并对技术运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区地形条件复杂,煤层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与平原区不同。该建模方法在金河煤矿中得到应用,通过对真实的开挖过程进行力学数值模拟,得到了采场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矿山开采工作面的不断下降,矿山分台阶边坡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很有必要定时对其进行变形监测.文中从观测方法选取、观测线布设及其精度分析、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对露天矿山高大边坡的变形监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文章针对大型铅锌矿床开采形成的露天边坡台阶潜在的滑体,利用GPS监测技术手段,对边坡的变形进行长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台阶变形的规律,并利用监测数据构建失稳预测模型进行失稳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当监测进行110 d后,边坡位移急剧加快;边坡变形速率受降雨影响显著,由于该台阶滑体的滑面主要为圆弧滑面,滑体的时间-变形曲线表现出多台阶状,即在降雨期间,边坡变形速率加剧,变形曲线斜率加陡;当降雨停止,变形速率减缓,出现一个较平缓的斜率曲线。预测边坡在监测之日后340 d~360 d之间发展为失稳垮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