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感是课程标准界定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数感培养正当其时.北师大版三四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感培养的机会.数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数感现状,建立恰当的数感理解,以利用合适的数感教学策略去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培养还是洞察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窗口,教学中宜深研之.  相似文献   

2.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利用数学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将“数感”作为新的教学内容,而且列在教学内容的第一条,可见其重要性。数感能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对每位学生的一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学习起始阶段的一年级教材,更是应当始终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在数学学习的开始阶段把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到实处呢?一、联系生活,于情境中渗透数感现实生…  相似文献   

3.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且数学学科又是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着重以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与数学运算能力。当前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工具,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数感,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接下来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进行重点分析,以期能为其他教师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运算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的。一、让学生"估"出数感课始,课件出示情境图(如图1),并提出问题:观察图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呢?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性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标准》的理念能否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笔者对当前小学生数感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了书面调查、口头访谈和分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出一些建议与探讨的问题。二、调查过程与方法2004年11月15日,笔者与课题组的几位教师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浙江义乌市官塘小学一至六年级12个班的学生(总人数为545人)采用问卷测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其中一至四年级使用新世纪版…  相似文献   

6.
数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我在几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中,曾多次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还掰手指头,速度之慢、数感之差着实令人担忧。这使我深深感受到低年级培养数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逐步建立数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数学实践谈谈对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感培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让学生学会思考也是小学数学课堂上较为重要的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数感是对于一项所有学习研究数学的人们都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需要从小积累的技能。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力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感的教育需考虑学生能力,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首先为学生明晰什么是数感,再于点滴中不断渗透数感的培养。把数感教学从抽象化具象,以生活实例为学生打开大门,之后又凝具象为抽象,引导学生将数感运用到数学课程当中。深化学生的数学认识,培养出高数学素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以感知数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强化数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数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0.
数感是新课程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感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数的认识教学、数的运算教学尤其是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数感,结合实际升华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以感知数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强化数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数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2.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所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其现实意义。那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解大庆 《海南教育》2014,(12):84-85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加之生活经验贫乏,数学能力尚处在起步阶段。数学课程标准高度重视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得当,教学有法,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可以得到较大发展,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笔者通过多年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感受到,若从数学语言、数感、空间观念、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培养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概念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概念,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借助直观形象,培养学生数感。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直观的教具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构概念表象,形成数感。  相似文献   

15.
数感能帮助人们在客观的问题情境中迅速洞察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数学地思考,是当今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数感的建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把数感作为一种方法渗透到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本文提出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是:一、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二、在数的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三、在式与方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民的数学素养要得到提高,就要从小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数感。本文旨在分析数感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加强数感教学的方法。在数感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看到数、思考数、运用数,增强学生把抽象问题变直观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运用数学的能力。我们在思考中前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地思考。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要讲究数感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数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优选有效策略,强化学生数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借助有效情境、数学活动和问题解决这三大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感受能力、数学探究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学习目标,教学中坚持以教材为本,挖掘培养学生数感的素材,通过估算,创设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实践补充,提供培养学生数感的机会.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观察及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迷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来讲,数学的"双基"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一个公民,无论是从现实生活还是后继学习来说,计算都是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计算应该受到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审视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因此计算教学教师应倍加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