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艺术创作的材料并无贵贱好坏之分,重要的是艺术的发现与利用。让学生巧妙运用废旧纸装点美术作业,提高美术作业质量,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艺术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朱冬华 《学子》2012,(11):54-54
一、适当引导,鼓励大胆尝试美术课堂是实施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它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形象思维,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现实中,在美术作业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胆子小,作业纸本来就小,而学生在上面画时又画得更小,画的人和动物等就像一个个小蝌蚪和小蚂蚁零零散散地分布在画面上,看不到线的生动,色彩的亮丽。如何改变这...  相似文献   

3.
钟平 《少儿美术》2023,(4):34-35
美术作业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单纯统一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只有根据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实施差异化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意实践能力。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漳江小学美术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从评价方式、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实施几方面就美术作业差异化评价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检验各学科活动成果的方式、方法之一,作为美术学科的作业,那就自然会涉及对表现作品的纸媒材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发现,作业纸的材质的不同、形状的各异、色彩的处理等方面对作品的最终效果的呈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尝试,总结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任何学科的课后作业布置都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复习,美术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学生完成课后作业都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仅要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有关联的布置,还需要根据每个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布置,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美术学科课后作业布置和实施的有效性,我们应从学生的特征出发,对传统美术课堂课后作业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对美术的这份热情,如何更大潜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更好地把握课堂,发挥美术课程的独特优势,都可以从丰富学生的创作情感,发挥个性,树立创新意识,抒发学生的情感出发。多样化的作业纸形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美术学科教学法建设毕竟不及语文数学那么完善。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语言堆砌过多,形象提供不足,作业辅导和讲评不适当等状况,昭示着我们应尽快搞清楚小学美术教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下面从知识技法传授、练习辅导、作业讲评几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与同行们一起来分析美术教学的现状,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一衅。  相似文献   

8.
附幼的王老师教的是中班,我们趁小朋友休息的机会去她教的教室看环境布置。在作业展览栏里,几张幼儿的美术作业吸引了我。王老师介绍说:这是幼儿的涂色练习。老师课前也在幼儿作业纸上画好三个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在课堂上练习涂色,要求涂得均匀、细致,并把图形涂满。这样一来,这次作业不仅是一次美术作业,也是一次计算作业了。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涂色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仔细地感知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形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合理运用作业展示方式能提高小学美术学习效率。本文作者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对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及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中班美术活动是关于点画一串葡萄的内容.在集体教学之后.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环节。让幼儿来进行分组自选活动.我一共设置了三组,第一种难度是在已印有叶子的白纸上自己点画葡萄,并在作业纸上标上了三颗星,表示最大难度:第二种难度是在已印有叶子和一串葡萄的倒三角形轮廓的白纸上,在一定范围内点画葡萄.并在作业纸上标上了两颗星,表示中等难度;  相似文献   

11.
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是美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与美术课堂教学如影相随的美术作业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通过作业欣赏、作业展评、作业批改、作业总评、作业收藏、作业展览等环节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术作业是美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是提高美术教学实效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设计个性化作业以发展学生美术个性,对后进生布置延迟性作业以激发他们的美术兴趣,布置连续性作业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相似文献   

13.
一、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美术思维能力美术游戏是美术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种美术思维培养形式。在游戏中,孩子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协调并用,可以使学生的情绪稳定,情感更加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例如,在《一张大纸》一课教学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通过游戏看纸(看纸的不同)、游戏摸纸(摸各种纸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小小的纸材具有不同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纸材的性质、形态的表现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执教多年,我发现在学生的美术作业中,其使用的工具、材料、手法总有学生会“另辟蹊径”。那么,如何看待美术作业中的这种“另类”呢?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一般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育目标,把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美术教学的准绳。如在素描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把铅笔削得尖尖的,从H到B的铅笔一大把,在纸上整齐地排上调子,全班同学甚至几届学生的画儿如同出自一人之手。在色彩课上,千篇一律的光色变化,其它画法被视为不安分;在美术欣赏课上,通常是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解,这幅画如何如何好,那幅画如何如何好,不管…  相似文献   

16.
美术作业是美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是提高美术教学实效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设计个性化作业以发展学生美术个性,对后进生布置延迟性作业以激发他们的美术兴趣,布置连续性作业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相似文献   

17.
刘禹含 《教育》2024,(1):126-128
<正>美术作为当前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学科,教师需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往美术教学内“知识本位”的束缚被打破,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审美以及情感,这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处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常会出现学生无法及时完成作业、不交作业的情况,且教师不重视这一情况。因此,想要改善美术作业现状,教师则需结合“双减”政策,优化美术作业设计内容,设计合理的作业,强化学生的参与性,以此保证学生的持续发展。一、  相似文献   

18.
曹笠 《现代教学》2014,(4):21-22
美术作业是美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技能掌握的具体呈现,更是实现张扬个性、表达创意的有效载体。创意作业外显的是教师的教育技能,但内隐的却是教师的美术教育观,考验的是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我们将项目的顶层设计作为第一个重要环节,将研究目标与任务分解,针对基层教师实践与研究的特点,细化操作性设计,从多维度发掘创意作业设计的诸多切入点。我们把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分解为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选取的媒材、作业使用的技能、作业呈现的形式等五个方面。结合这五点,我们确立了项目的实施途径,同时构建了项目的实践组织。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堂教学中是应该有美术作业的,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来说更应该体现这一点。美术课的作业设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美术课堂作业能够快速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所得,很好的体现我们课堂的效果以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进行美术作业设计时要解决如何设计美术作业要求和如何按美术作业要求来评价美术作业。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在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的作业相比,美术作业有其特殊性。美术作业旨在借助趣味化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美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学中有许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美术作业作用和价值的发挥,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着手,设计契合性更高的作业,实现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