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养.音乐学科重视的情感的表达,音乐教学开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课堂教学,教学中,每个老师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自身的体验和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参与获得情感体验和对音乐的感悟.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就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扩充了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丰富了学科教学的方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资源宽广、视听结合和声像一体等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盈学生情感体验,放飞学生情感想象,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打造声情并茂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3.
杨菁菁 《亚太教育》2019,(11):175-175
音乐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小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活动体验,因此要想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重视教学过程,强化活动体验。本文基于这一背景,探究了新体系下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策略,希望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的体验,而且是一种综合、高尚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美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是教育中的隐性结构,它托起了教育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情感可以形成学生受教育的冲动,可以强化记忆,可以唤起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兴趣。本文从分析音乐课堂教学情感体验的内涵出发,构建音乐课堂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一预设融情体验式,并进一步探讨运用学习方式驾驭课堂实施。  相似文献   

5.
小学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关键阶段,加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丰富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体验和领悟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丰富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体验和领悟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在孩子的课余生活很单一,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够丰富。而新课程越来越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而乡土文化中寓美于情、以情育美的方式能很好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更好的关注生活中的美!将临海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震 《教师》2014,(14):69-70
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学习贵在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作用以及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是美的艺术,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音乐中体验美、感知美,进而使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本文探讨一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音乐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对情感的一种体验,而审美的培养则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教师在音乐教学时应为学生尽可能营造一种学习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融入音乐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激发小学生音乐情趣,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渠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至关重要,有利于强化民族意识,形成健全人格。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民族情感,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丰富小学生情感体验,从而真正实现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小学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推进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技巧,希望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小学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学习音乐其实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审美文化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精髓。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和氛围来进行音乐教学,使学生能够融入音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能力表达情感,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正>体验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小学时期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需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亲身体验实践。而音乐课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现实世界各种情感的课程。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师有义务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成果。下面我们将探讨对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一、小学音乐"体验学习"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情感体验是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走进音乐的天堂,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意蕴,就应采取多种方法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一、以语言为载体,激发情感体验1.情感的述说。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否带有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学模式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它以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音乐活动为主要形式,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如何构建情感教学模式,成功地运用这种模式驾驭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是诉诸人的情感和听觉的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音乐教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音乐课堂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农村小学更为突出,有部分学生把音乐当作了紧张学习的放松,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深厚,听觉敏感性不强,缺乏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当人们用言语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时,才有了用音乐来表现自己情感的愿望。因此,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以及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它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美。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  相似文献   

20.
王铭璇 《亚太教育》2021,(1):116-117
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为学生构建一个活力的音乐课堂。本文作者分析了情感培养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基于情感体验的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