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的农战史研究有很大成绩。它研究面之广,跨度之长,是任何专门历史的研究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农战史研究几度受到“左”的干扰,至今还存有影响的痕  相似文献   

2.
农民史、农战史研究面临严重危机 ,本文认为 ,该研究应从出发点转变入手加以振兴。现在研究的出发点应是结合稳定农村秩序 ,发展农村经济进行 ,把研究古代农民史、农战史和解决今天农村、农民问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农民战争史历来是我国史学界所注重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课题之一.孟祥才同志研究农战史的专著《中国农民战争史》(一)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已经一年了,我们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对史学界以往农战史研究的成果既有科学的继承与批判,同时也不乏作者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25日至31日在桂林举行.会议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进展情况,探讨了农战史当前研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与若干课题.这次讨论会是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之后不久召开的,与会者十分重视在理论界清除精神污染的问题,对农战史研究中某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之中居于主流地位,其社会历史观具有明显的“重农”特征。儒家社会历史观中的“重农”思想对《齐民要术》农学思想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被《齐民要术》具体化为“食为政首”思想、“教民致富”思想以及“家理移官”思想三个方面。《齐民要术》的农学思想也因而具有鲜明的儒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悯农诗”的产生,既有着中国传统悯农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渊源,又有着新的五四时代文化思潮的强大影响。五四时期蔡元培等人提出“劳工神圣”思想和其主政北大时倡导的歌谣运动,对“新悯农诗”产生具有直接的巨大影响。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的成立把歌谣运动导向深入,不仅提高了俗字俗语在语言中的地位,而且为白话新诗提供了直接艺术资源,推动了“一种新的‘民族的诗”’的产生和发展。五四“新悯农诗”具有一种新的语言艺术风貌,不仅具有新颖的现代语言形态,而且具有一种现代人文关怀意识。刘半农是五四“新悯农诗”的重要创作者。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尤其是关于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理论和观点,是正确研究中国古代农战史的指南,科学地理解和掌握他的这方面理论观点,是我们正确解说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等问题的关键。一、关于研究阐述农民问题、农战问题的出发点毛泽东继承了马恩列斯关于农民问题、农民战争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农民问题,中国  相似文献   

8.
《曹刿论战》是中学教材中的重要古文篇章之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引了《曹刿论战》的全文,把鲁齐之战做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精辟分析,指出:“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因此,通过《曹刿论战》的教学,搞好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国防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焰,在战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严谨治学,精心培育战史人才,始终坚守史学研究领域的事迹。  相似文献   

10.
封建中国的农民起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当为世界所仅见。缘此,农民战争问题始终是古史研究中的热点。长期以来,由于理论的偏差和方法的陈旧,致使农战史研究进入了形而上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死胡同;农民领袖被过分美化拔高,农民起义被视为推功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结果,许多重要历史现象无从得到科学解释,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变成了简单的几条线。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强烈的逆反情绪。于是,当人们能够在理论上拨乱反正,在学术上自由争鸣的时候,便出现了全盘否定农民起义历史作用的观点。历史研究毕竟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不论是盲目的夸大,还是偏激的否定,都无助于得出历史主义的科学结论,这也许就是近几年农战史研究出现冷寂的原因。去年10月,在四川举行了第二次全国明末农民战争史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提交了不少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的文章。这里所发王兴亚同志《李自成农民战争与社会生产力》一文,便是其中之一。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打击程度作为评价其历史作用的主要标准,不能认为打击越大,作用就越大;而应该看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文章通过对李自成农民军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的分析,认为这次农民起义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否认的,但这种作用又有很大局限性,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突破。作者这种探讨农民战争问题的态度、方法、角度乃至结论,对有志于此项研究的同志,或许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褚家渊同志编写了《国民革命第四军北伐战史》一文,从八个方面叙述“铁军”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出可贵的经验教训。这里选登的是其“结束语”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2.
“农”声字的浓厚义与声符字“农”的本义。引申义有一定的关联,其声在其本义“用力耕作”中所含的勤勉笃厚义作为语根,引申而有厚义。汉语中的“农”、古越族中的“侬”、吴语中的“侬”似有着亲属语言间的关联。在“我”成为通称后,“侬”则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由己及人,由尊己到尊人,由谦称自己到尊称对方。“农”的释义可为:①勉,勤勉。②族称。寓义繁衍兴旺。文字产生后,表族称的“农”遂以“农”为声,加人旁而为“侬”。④指从事耕种之人。⑤勉力耕作。⑤农事,农业。  相似文献   

13.
警惕“文盲减”“农盲增”的怪现象□冯世福随着我国农村“普九”的实施和扫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抑制了新文盲的产生,也使很多老文盲、半文盲得以脱盲。然而目前农村文盲少了,但“农盲”却多了,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据调查,农村中文盲、半文盲在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4.
黄军利 《英语广场》2022,(35):79-83
“环输入”被认为是英语教师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新疆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4个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了双组实验仅后测的实验模式,研究了“环输入”方法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环输入”对被试教学过程设计的完整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环输入”对被试教学活动选择的合理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环输入”对被试教学问题的诊断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英语教师教育的“环输入”方法进行验证并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探索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施科教兴农振兴农村经济山东省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孙峰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是一所以农、林、牧专业为主体的“农”字号学校。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积极实施科教兴农工程,取得了卓著成效。被国家教委认定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我们的主要做...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83年秋,是一所典型的“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农”字头职业中学。在1991年前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学生招不进、留不住,曾出现个别专业不足10人的状况。按理说,这样的“农”字头职中,在改革中很容易被大潮冲垮。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存活下来,并展示了勃勃生机:1993年、1995年分别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重点职中的评估验收,并分别被省教委和原国家教委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中”和“国家级重点职中”;1994年被江苏省教委评为“德育工作先进校”;1996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评为“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从“八五”后期开始我国农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严重弱化趋向,初步分析了产生这一趋向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农产业的弱化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董正一 《成才之路》2011,(30):I0016-I0016
1911年,新文学倡导者刘半农,有一次为了编一本“骂人专集”,便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启事”,公丌征求各地骂人方言。语言学家赵元任看到这则启事后,一时兴起跑到刘半农那里,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方言把刘痛骂一顿。稍后,周作人也来用绍兴土话对刘半农大骂,尔后扬长而去。后来,刘半农去教室上课,又被粤、宁等籍学生用土话数落一番。一连几天,刘半农处处挨骂,被弄得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9.
“农”字头的职业学校应当如何办?这曾经乃至至今仍然是困扰许多农职中的校领导们的话题。就在相当部分农职中凶生源等原因而感到步履艰难时,江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这所“农”字头职业中学却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黄海之滨、潘堡河畔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劳技教育先进集体、校园经济示范校、绿色学校、盐城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德育先进学校、安全文明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先进集体、诚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等,连续多年被东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农民工形象研究存在内容重复、研究方法单一和缺乏辩证批判等问题。这主要是研究视野没有将新生代农农民工放到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因此缺少了一种“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新生代农农民工形象的深入研究脱离不开我国现代化大转变和社会权利重组这一背景,需要一种“整体性”的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