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首先从学生的生存环境是山区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生源质量和数量是影响山区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待遇低和晋升空间小是影响山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山区教育的发展困境,然后提出了山区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选取贵州和浙江部分县市山区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山区中小学相当普遍,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剖析了隔代教育的主客体原因;建议在政策、学校、家庭、村居、社会等方面为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供条件,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使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选取贵州和浙江部分县、市山区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山区中小学相当普遍,并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剖析了隔代教育的主客观原因,建议在政策、学校、家庭、村居等方面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实践,从留守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共圆教育梦。  相似文献   

5.
试论教育适应学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上,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学生服从教育、学生适应教育、教育服从学生三种关系。但在制度化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主要是学生适应教育。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教育适应学生,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调整,这是对当代社会知识观变革、社会需要变革、人们对人的发展认识变革的反映。所谓教育适应学生,是就教育的个体发展职能而言的,主要是指教育活动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其实质是打破以往教育的统一性特征和模式化,实现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和创新化。当前在教育适应学生上既应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明确认识,更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更新教师素质,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王兆宏 《云南教育》2003,(34):10-10
%%%%在从事寄宿制小学民族班教育工作中,我发现:不少来自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若任其发展,将会导致教育的失败。教师面对一个来自不同生活环境,有着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背景,需要同时达到同样培养目标的班级,就必须重视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况,营造民主、平等、团结和自主的氛围。一、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的分析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所处环境相对封闭,对山外的世界缺乏了解,甚至有的是第一次来到坝区,面对生疏的一切,大有诚惶诚恐之感:行为上表现出胆小拘谨,沉默寡言,不喜交际等特点;在生活中,山区学生会表现出…  相似文献   

7.
《河南教育》2006,(9S):F0002-F0002
愚公儿女多奇志,谱就教育新篇章。位于王屋山下、愚公故里的王屋一中。立足山区实际,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挖掉了压在山区学生头上入学难、学习难、成才难的三座“大山”,教育教学成绩优秀,办学水平日渐提高,成为愚公故里的一颗耀眼明珠。  相似文献   

8.
随着“普九”工程的全面实施,落后的山区教育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以至不少学校的教育步入误区。山区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有二:一是学校教育经费普遍不足,设施落后;二是学生家庭的经济普遍困难,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流失现象严重,而学生的流失,直接影响着“普九”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9.
有的教师由于失去耐心教育学生的方法而讽刺辱骂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而造成严重后果。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育学生中遇到困难时,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错误态度处理问题,或是对学生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取的态度和做法。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对学生有没有爱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能否取得成功。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必须对学生有爱心。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证明,Flash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战场。1情景先行激发山区学生的求知欲在接触Flash课程时,山区学生很少上网,动画见得不多。针对山区学生的实际,我没有按照教材体系的要求讲解理论知识,也没有教学生制作,而是播放自己事先制作的一些动画实例和从网上下载的MTV,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鼓励他们,制作Flash动画实际并不难,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要领,自己也可以制作出漂  相似文献   

11.
教师爱岗敬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热爱工作.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着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热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失误和不足的宽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感到教育教学对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他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学生是他生命的给养,讲台是他生命的舞台,教学是他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市西部,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是北京市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全区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5%,全区常住人口约30万。门头沟现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85个,教育整体规模较小,学校布局和学生分布不均衡。山区学校数量多,学生少,布局分散;城镇中心地区学校相对集中,生源较为充足。学生的总体结构为农村的孩子比例大,矿工子弟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多。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潜能开发为目标,挖掘学生行为下面深藏的合理需要,系统思考影响心理行为的各种变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氛围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负责任地自己选择具有建设性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以人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一、学生幸福的缺失 教育宽容的提出 笔者认为,幸福教育是一种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回归于生活的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呵护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一种充满师生心灵沟通和对话的教育,是一种有动力性、意义性和终极价值的教育追求。所谓的动力性是指使学生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真、善、美的不懈地追求;意义性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终极性指学生个体通过教育获得最高的善和智慧,得到心灵的极大的愉悦。我们现实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幸福教育的目标相差很远,这和我们的教育传统和现存教育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演变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求同”、“统一”、“标准”的心态,已成为人们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和根深蒂固的传统,它盘踞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浸染在人们的观念、思想、言语、行动等各个方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集体“无意识”。我国现存教育体制和制度的僵化,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道尊”、“师尊”文化,使得一些缺乏宽容的教师在“师道尊严”的幌子下,使用专制、独断的方式来“教育”、“统制”学生。在教育现实中,有的老师甚至见孩子犯错误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有的声色俱厉、暴风骤雨、严加训斥、变相体罚、摧残心灵;有的失去信心撒手不管,任其发展,最后辍学,走向犯罪的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极端的不宽容做法,严重破坏了师生的和谐亲密关系,使学生失去了最好的教育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宽容的“缺席”成了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成了教育实践中难以根除的痼疾。学生个体在受教育中,个性受到压抑,想象力受到抹杀,创造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没有自己的民主自由的空间,甚至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很难感觉在教育中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用宽容精神真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是进行幸福教育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5.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对学生科学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价在学校各种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的角度看,学生评价应该对学生起到诊断、导向、服务、调控、改进等功能,对学生有“道德”的评价,能使学生得到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16.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主要而且是第一线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新时期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诸多方面的因素,但从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热爱学生是作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山区农村寄宿保育制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农村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将学生集中到各村联办的中心学校,或将规模小、人数少、生源缺乏的学校或教学点,合并到规模较大的中心学校,从小学低年级起学生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由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管理原理,配备保育员专门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实施科学管理和健康教育,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这样的小学就是山区农村的寄宿保育制小学。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实施主动性教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追求中进取、在学习中受益。所谓主动性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根据自身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从表象到本质的规律性的认知特点,明确怎样发展自己、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主动付诸实际行动。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做;管理,就是规定学生不能怎么做。如果只抓管理、忽视教育,缺乏正确观念和精神的灌输,学生的思想阵地就会被错误的甚至有害的东西占领。因此,必须从正面加强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相似文献   

20.
许敏 《宁夏教育》2008,(9):32-33
在宁南山区,随着“普九”实施力度的加大和“三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流失学生大量返校,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以期各位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