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帆 《档案管理》2015,(5):10-12
作为历史研究基础的档案,在20世纪思想研究中被广泛论及.这一被称为“档案转向”的档案研究热潮将档案的核心概念及其批评理论也纳入其研究的范围.文章通过比较其中两个代表性的理论:本雅明对文献的收藏、运用方法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对档案概念的认识及实践,试图揭示欧洲近晚期思想界关于档案批判的若干研究方法,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考察档案问题,以期在方法论层面给予档案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对《知识考古学》中"档案"概念的准确解读是传播和应用福柯档案思想的前提.通过文献研究,从文法和内涵两个方面阐述了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对"档案"这一词语的创造性误用.福柯借助修辞的转义首次将"档案"锻造为哲学概念,建构了一种全新的意义与 自洽的逻辑.福柯只保留了"档案"作为物时本身固有的组织方式和空间形象,并在对"语言"与"话语"、"历史学"与"考古学"、"文献"与"遗迹"等术语进行转换与误用的过程中,为"档案"的内涵、研究方式、表征形态注入了新的含义."档案(馆)"成为特定时代文化模式的抽象概括,扮演着"历史先验"的角色,定义了认知领域的整体结构及其自我运转的秩序,并生成了各种知识形态的遗迹.由于福柯对"档案"概念的再造,以及他对档案实物遗迹的考古,这些冠以"档案"之名又"反档案"的理论和研究实践与档案学形成了一种张力.梳理福柯的档案思想对于档案学的跨学科汲养、档案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更新、档案文化研究的批判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话语分析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与社会变迁》中的话语理论影响深远。其理论主要来源之一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不过费尔克拉夫对福柯的解读与福柯原著存在很大误差。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从费尔克拉夫和福柯的原文出发来质证该误读。费尔克拉夫认为,福柯话语理论的“话语建构性”“话语实践意义由它与其他话语的关系来界定”“权力的话语本性、话语的政治本性、社会变化的话语本性”等观点“弥补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的不足”,同时批判福柯“缺乏对语言文本、实践以及抵抗性权力关系关注”。但本文在分析福柯的理论后指出,费尔克拉夫在展示福柯的话语理论时,不但忽略福柯“话语”概念的内涵,而且没能理解福柯权力在主体、社会现实建构中的基础作用以及权力关系的抵抗性特征与存在条件,片面强调话语的作用,把福柯的话语理论化约为“政治话语本体论”,一种“特别话语”的结构主义。尽管如此,费尔克拉夫从福柯处启发的话语理论为话语分析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的时代背景让部分学者对档案鉴定提出了怀疑。回归到档案鉴定的源头,从管理、科学、历史视角来看,档案鉴定突出显示了档案管理的管理特征和科学性,是成全"档案"之所以为"档案"的重要步骤。作为一种显现历史的话语,档案真正的历史意义并不在其内容本身而在其背后控制其形成的"权力"。档案鉴定正是一种控制话语呈现的"权力"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档案的话语呈现。任何时代背景下,档案鉴定都不应被摒弃。  相似文献   

5.
范永康 《兰台世界》2012,(29):33-34
在福柯看来,档案不是指处理完毕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而是指支配这些“被说出的东西”的“话语网络“或“陈述系统”然而,福柯的档案观又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陈述或话语具有零碎性、偶然性、断裂性、差异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6.
吕红苹 《档案天地》2023,(1):58-62+46
<正>一、引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档案资政服务方面的研究开始被关注,作为其核心的决策、渠道、现状、功能、智库开始探索并逐步深入,档案资政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与未来进路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发掘,对于档案服务模式的研究也开始被关注,其主要涉及服务模式的转变、挑战、提升路径等内容[1]。目前国内学者对档案资政服务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档案资政的基本理论、实践经验、保障机制等三方面,首先是基本理论研究,包括档案资政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李岩  李赛可 《新闻界》2014,(1):11-16
在福柯的话语理论视野中,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历史、建构性的权力—知识话语。在国内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探讨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质疑"专业化"与"专业主义"对于新闻业而言的合理性,即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内核——客观性难以实现;新闻的大众化特性消解了专业化的可能性;新闻专业主义只是新闻实践的一种模式。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在悖论以及新环境下其理论与实践所显露出的局限,质疑了试图维护新闻生产之专业垄断的专业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授李银河在其所著《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中 ,从福柯利用档案进行人类性行为研究的角度论述了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福柯也是一位档案学者  相似文献   

9.
1982年哈贝马斯与福柯曾在巴黎短暂一晤。作为两大“思想阵营”的主帅,他们试图通过这次会面,能够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两个形同水火的知识体系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沟通,而且,知识界对他们这次会面的成果也怀着极大的期待。但事与愿违,两人根本谈不拢,甚至,在话语层面上,他们都像是各说各话。不过,这种会面不可能有第二次,因为两年后福柯就病死了。他的离世,带走了一个激烈的时代,但他所启发的那种思想在新保守主义的时代却像暗流一样渗透于社会和思想的各个领域。对于哈贝马斯个人来说,当初未能从福柯的思想中获取一种关于权力无所不在的灵感,的确是他的知识谱系上的重大缺憾。当他继续致力于他的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并将其化为大欧盟的历史蓝图时,他无疑是在从事一项庞大的乌托邦工程。两年前欧盟宪法在法国的受挫,对哈贝马斯来说,悲剧性地证明了他的理论对手福柯的先见之明。当哈贝马斯回避无所不在的权力的时候,权力却暗中挖空了他的乌托邦大厦的地基,导致其最终的塌陷。话说回来.哈贝马斯对福柯的思想灵感的拒绝,源自他本人的理论构建的目标。如果他让福柯出没于他的理论大厦中,这一大厦在还未封顶前就将显出千疮百孔。为完成这一计划,他必须将福柯排斥在外,但在外面的福柯最终证明还是在里面。他是一个无孔不入而且到处捣乱的幽灵。于是,哈贝马斯成了一出历史悲喜剧的主人公:他在后现代的知识氛围中致力于构建一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而那大概是完不成的。  相似文献   

10.
档案:历史话语的霸权、缺失及丰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社会中,档案在历史研究和话语解释中居于一种霸权地位,档案的构成自然亦以官方档案、政治档案为主要,民间和社会的领域一般是不包括在内的。所以,这种档案话语霸权面对历史和社会的丰富性,必然表现出记忆缺失的特征。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同历史学科社会史研究思潮的兴盛一样,档案学与档案工作实践不断走向社会大众和生活的各层面,突破与丰富是其对社会历史记忆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毛峥嵘 《浙江档案》2003,(10):33-33
在高校档案用户服务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才能推进高校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进而推动高校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一、人本管理的层次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识人”、“用人”;第二层次从单纯的“用人”上升到“育人”、“服务于人”;第三层次其服务对象从“内部人”扩展到“外部人”。三个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构成一个同心圆,位于圆心的是“人”,从圆心往外,依次是一、二、三层次的人本管理内容。二、人本管理在高校档案用户服务中的应用(一)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以“档案双元价值观”的视角分析韦伯“档案观”的同时,也借韦伯组织理论中的档案思想回望“档案双元价值观”。文章认为:首先,在韦伯的理论中,“档案”是作为工具理性的载体,是客观性和实证主义追求的必然选择;第二,韦伯在组织理论中强调“档案”要素,是因为其组织的“合理性”体现为以知识为依据的管理,而档案恰是组织特有的一种元知识;第三,韦伯组织理论的“合理性”体现出“技术化倾向”,而“精通档案”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技术;最后,韦伯重视档案的情结还源出他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故“档案”二字在韦伯的组织理论中被强调,实则是其组织理论建构的逻辑必然,也是其行政组织体系之所以被称为“理想”的一个重要表征。“档案”这一要素是作为组织管理“非人格化倾向”之体现、作为“客观化”或“实证主义”管理风格之载体、作为纯粹理性主义的“工具———目的”的一种“知识”(信息)与“技术”(工具)的结合而被嵌入这一理论的。“档案”在韦伯的理论中,可以认为是一种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相结合的管理要素,即本文作者所持的“档案是作为行为方式(工具)和作为对象实体(信息)的双元价值结合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传媒的三种现代性话语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广泛流行的各种现代性话语,都同传媒密切相关.从"五四"启蒙时期现代性话语伸张的"科学"、"民主"、"自由"以及反帝反封建,到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阶级、民族、"平等"、"解放"话语,再到六七十年代的"四个现代化"话语以及90年代以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现代性话语……这种种"现代性话语"构成百年中国求索现代化(现代性)道路的斑驳背影.在中国当前的电视传媒语境中,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现代性话语":作为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以"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话语;以追求文化认同、建构民族身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的现代性话语;90年代以后以市场化为其主要内容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又成为合法化的、主导的世俗现代性话语.无疑,正是这三种现代性话语支配或操纵着中国整个传媒的走向.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多元的现代性话语实践是如何建构电视传媒的;再次探讨它们与更为宏阔的历史与社会过程的联系,因为电视无法脱离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档案资产理论经历了提出—争执—默认三个发展阶段。在理论转变的背后,是档案资产这一核心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档案管理实践、学科研究视角以及学者群体三个维度下实现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性是这些维度背后的本质,其核心是对档案内涵与外延认识的不断深入。档案资产理论核心概念的发展演变对档案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月涛 《湖北档案》2007,(11):23-25
档案文献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珍贵的历史记录。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见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其作为一种社会变迁、人类进步以及文化传承的历史记忆和知识载体,承载着无数的人类智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就是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再现历史的社会记忆文化活动。本文将从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来分析其开发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民生档案”作为21世纪出现的新概念,是有具体指向的档案专业术语。文章立足于“民生档案”的话语角度,从“民生档案”的语境分析、“民生档案”的话语建构以及“民生档案”的话语演变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剖析,目的是建立对“民生档案”概念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基础,同时也为重新认识“民生档案”与档案“泛化”这一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是依据魂系历史主义思想,从档案历史联系的三个维度(来源、事由、时间)提出的,它既是对档案元数据标准的一种精简,又承载着记录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记录和管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构建档案元数据核心集系统势在必行.本文以档案元数据核心集系统的设计要求为基础,提出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依据档案元数据核心集系统的设计原则,归纳档案元数据标准,最后介绍元数据的著录流程,并强调对著录后元数据进行动态维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崔杰 《兰台世界》2019,(7):48-50
本文在“元数据”定义的基础上,应用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详细地阐述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构建中的元问题,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定义为“档案历史联系数据的数据集合”,揭示出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整理档案历史联系”的根本功能以及“必须最大限度保持档案历史联系与历史同构性”的构建原则,以此印证了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的理论导向功能及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历史社会各项活动的档案信息载体经历了结绳记事、甲骨刻字、金属铭文、竹简帛书等形式,一直到汉代蔡伦造纸技术的发展,纸质档案作为一种载体使档案信息得到较好的保存、应用与传播,纸质档案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档案作为一种更便捷的档案载体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对这两种档案载体进行分析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正确认识它们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是提高档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考古视域下来考量档案,其目的是将"档案"置于其本身的语境中,"回到档案本身"。计算机技术的冲击将"档案"逼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双套制"是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在这样一个时代拐点来将档案放回其本体位置来考察,作者的意图是对档案进行重新审视,力求将其从繁复的附着物种抽离出来。作者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方法,以福柯对档案的定义为起点,形成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接近档案的策略,并建立起档案的"派生树",区分出"作为研究对象的档案"和"具有现实功能的档案"两种档案种类,最终回到"双套制"问题上,以说明两者应处于的"体"和"用"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