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克服各种困难,经历各种曲折,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目前,自治区已经进入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我们新疆各族新闻工作者应按照党在新时期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按照民族地区的特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民族报道历来是我们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富有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各族新闻工作者,应当成为我国新闻界民族报道的主力军。搞好民族报道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极其光荣的。我区民族报道搞好了,对于促进新疆乃至全国政治经济大局的稳定,促进新疆乃至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无疑是巨大的贡献,历史将不会  相似文献   

3.
全疆各族新闻工作者: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工作更加艰巨。新当选的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肩负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全疆各族新闻工作者,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实地反映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创新业绩,为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实现新世纪宣传目标的历史使命。 使命神圣,“使者”不辱。我们必须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区党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迫切需要有一支包括民族新闻工作者在内的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近几年来,民族新闻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民族新闻工作者人数逐年增多,民族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介不断增多,这就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民族新闻工作者。从目前的情况看,民族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相对偏低。这与汉语水平跟不上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托出一个新的栏目——“民族新闻园地”。这既是改进刊物的新的一步,也是自治区深化新闻改革,发展民族新闻的需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各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史,就是一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新疆的新闻事业也不例外。这正是我们立足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坦诚地说,过去我们的新闻刊物体现这个特点是不够的。从现在起,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求突出多民族地区的特色,使新疆的特长得以发挥。为了办好这个专栏,最近本刊邀请乌鲁木齐部分民族新闻工作者多次进行座谈。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也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时代振兴民族新闻的共同心声。这使我们增强了办好专栏的信心。这里先向大家介绍的是座谈会的简要内容以及部分民族新闻工作者的文章。鉴于新闻界目前对“民族新闻”的概念和界定尚有不同的看法,本专栏愿为活跃学术探讨空气尽力。多年来,自治区的民族新闻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待于人们进行理论的开掘和总结。在深化新闻改革中,当前面临着新与旧、现实与历史的纷繁矛盾的交叉,需要人们作多方位的反思与探索。本专栏愿作促进交流的“窗口”。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热忱期待着自治区内外更多的新闻工作者都来关心它,支持它,使它得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新疆新闻界》(汉文版)从今年起开辟“民族新闻园地”新栏目,旨在促进民族新闻理论和改革的探讨,增进各民族新闻业务的交流,求得多民族新闻事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这对于我区各族新闻工作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是值得欢迎的一条新的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很快。除了原有的自治区级四种文版的《新疆日报》和四种语言的广播外,自治区电视台也发展到用三种语言,此外各地、州、市、县都有了多种语言文字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台。全疆已有上千名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的党报一定要突出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要突出宣传好“三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要善于经常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资源教育启迪各族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呵护团结、珍惜和谐,力促稳定、科学发展。一句话,就是要高唱民族团结赞歌,要高唱民族政策凯歌,为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我市是我国回族人口相对集聚地区之一,高唱民族团结进步的赞歌,高唱民族政策的凯歌是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是考量我们政治素质高不高、职业道德过硬不过硬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八月八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新闻工作者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为了团结和帮助全区各族新闻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学习、研究和交流新闻工作经验,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业务水平,使自治区的新闻事业对全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更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级自治区各级新闻单位的积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描绘了今后15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蓝图.这一目标的确定,既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又振奋人心,鼓舞斗志,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行动纲领.当前摆在我们民族地区各族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决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为推动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笔者就民族地区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问题谈几点初步认识.一、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这里已经明确指出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地位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这一点尤为必要和紧迫.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从历史上看,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曾长期停留在封建农奴制,有些还  相似文献   

10.
《当代传播》2007,(6):62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最近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多个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新疆第三届新闻工作者代表大会,于6月14日至1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选举产生了第三届新闻工作者协会(记协)理事会。近百名各族新闻工作者代表听取了记协上届理事会的工作总结。5年来,自治区记协在组织培训新闻干部,组织地、州(市)报交流工作经验,开展易地采访,组织新闻界之间、新闻界与社会各界开展联谊活动,评选和表彰全疆优秀新闻工作者,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大会代表按照章程要求和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了新的记协领导机构,丁克当选为自治区记协主席。他代表记协新的理事会对当前的宣传工作和记协工作讲了话。大会表彰了自治区优秀新闻工作者,给从事新闻工作30年以上的各族新闻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读书开始升温,图书馆特是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寻求一条建设之路,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特点基础上就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建设和发展从五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元朝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朝代,上承隋唐,下启明清,统一于长时期分裂之后。经历的时间虽不算太长,但它是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最早朝代,它不但统一了全国,而且曾征服过中国以外的世界,与当时世界的几个主要文明区域都有联系,所以元朝历史牵涉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这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我国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而元朝更为突出。除统治者蒙族,人数最多的汉族,历史上已有的契丹、女真、藏族等外,还有大量的西域各族,以及从被征服的世界各地来中国散居的多种民族。多种民族来处不一,元朝统治者名之为色目人,记载上通称为西域人。他们在元朝的地位十分显赫。这也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由于元朝文化对外开放,朝廷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因此中西文化交流得到发展,不管是固有的中原文化,还是北方草原文化,边疆各族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东欧基督教文化,等等,各种宗教文化融汇纷呈,这也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科技兴农是开发农业的一条根本途径,是党和国家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这一战略措施,关键在于增强各族农牧民的科技意识,这应当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开展科普宣传的一个指导思想。本文结合《博尔塔拉报》的实践,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当前,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农牧民的科技意识不强,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如此。这些地区农业科技力量本来就薄弱。农牧民又缺乏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常规农业实用技术也难以推广应用。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围绕增强各族农牧民的科技意识这一根本问题开展宣传教育,搞好科技服务,选择示范典  相似文献   

15.
汉朝音乐事业发展辉煌,民族交融加强,塞外各民族与汉内地的音乐文化碰撞频繁。琵琶的源流悠长,在汉与塞外各族的交往当中形成了奇异的琵琶音乐文化,琵琶承载和衬托着这一历史时期的民族事务交往,抒写和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新疆表彰首届二十佳新闻工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于1995年12月22日隆重于行表彰大会,表彰和奖励新疆首届20佳新闻工作者以及新疆40年大庆和’95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好新闻。新疆各族新闻工作者40年来为新疆的繁荣和...  相似文献   

17.
书讯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出版发行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日前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刘礼福 《新闻知识》2000,(11):24-25
西部大开发,是西部人观念大更新、思想大解放、机制大转换的过程。深刻地发掘大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正确引导群众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必然要求,更是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以辩证的思维方式,以高屋建瓴的科学视野观察研究问题。一、机遇与挑战西部人现已形成一种共识:“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然而,这是在东部已经较充分发展,东西经济发展已经拉开相当大差距条件下的机遇,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面临着西方强大经济冲击下的机遇。入世后,农业、医药化工业…  相似文献   

19.
姚兰 《当代传播》2000,(4):13-14
党中央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全面启动后 ,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尽快发展壮大起来 ?我国即将加入WTO ,与世界经济接轨 ,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向何处去 ?这是我们西部广播电视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一、西部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迫切性实施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应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 ,加快自身的发展。对于面临产业化的广播电视事业来说 ,今后也…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民族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第八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于9月16-19日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14个民族的1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17个省市自治区110位各族作者的101篇论文,这些论文紧紧围绕着"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这一总主题和新时期学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民族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民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