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捕蛇者说》通过记叙蒋氏三代冒险捕蛇以抵偿租税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展示了广大农民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惨状和农村凋敝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作者通过各个方面的反  相似文献   

2.
《双语学习》2013,(2):2-2,3
春节又到了”。在龙年之后我们迎来了蛇年;在中国文化中,蛇就是地龙。许多人都很惧怕蛇,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喜欢这个动物。从古时候起,世界上就有许多关于蛇的故事,显示了蛇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将所收集到的日本国内的蛇郎故事本,分为“神婚与祖先之神”、“英雄的蛇子”、“人神之间的池中之物”、“农夫的女婿”、“原生态的淫”、“殉情之蛇”六种形态,并从民俗、化和学的角度对每一形态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4.
蛇郎故事作为中国流传广泛、数量丰富的民间故事。其基本形式有蛇始祖型与蛇郎和两姐妹型两种。尽管这两种形式情节很不相同,却都是建立在尊崇蛇的文化心态之上,而这一心态源于古越人的蛇图腾崇拜,历经千年未能磨灭。蛇郎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一方面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蛇郎故事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流传的过程中渲染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另外,蛇郎和两姐妹故事同现实人生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可以运用过渡性仪式来进一步探讨该型故事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正在赶路的查拉图斯特拉在一棵树下睡着了,突然来了一条蛇,咬了他的脖颈,查拉图斯特拉因为疼痛醒了过来。蛇见人醒了,便要逃走。查拉图斯特拉说:“你还没有得我的感谢!感谢你叫醒我赶路。”“你没机会赶路了。”蛇说,“我的毒液会杀死你的。”查拉图斯特拉笑着说道:“何曾有过天龙被一条蛇毒死的呢?收回你的毒液吧,你并不富足到可以将毒液赠我。”于是那蛇又重新爬到他脖子上,吸去了毒液。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稍大点喜欢讲故事。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给我创造了发挥潜力的广阔舞台。面对这些天真纯洁的小观众,我开始“演”故事了。一次,在讲《农夫和蛇》的故事时,讲到蛇要吃掉农夫时,我伸出手臂,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蛇要吃人的样子。突然,教室里进来一  相似文献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是素有争议的问题。有不少同志认为美女蛇故事本身,无疑是虚妄的,但是由它引出的“教训”却可以启发我们提高警惕,去提防美人蛇之类的敌人来暗算。我们觉得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美女蛇”的故事是长妈妈讲给“我”听的。长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的成语、典故多如牛毛,而且很有意思,如能把这些“旧事”翻成“新版”,这将为我们的作文提供多么大的空间啊。武汉小作者程亦丹,将《画蛇添足》翻了一下,写成一篇《画蛇不添足》,不但翻出了新意,而且还饶有趣味呢。故事大意是这样的:画蛇时因画了脚而没有喝到酒的那位陈老先生后来专门靠画蛇度日。有一天,陈老先生在朋友家遇到一位王老先生,陈、王二人又以画蛇赌酒,规定每人画两条蛇,谁画得好画得快就赢酒。陈老先生以为自己多年画蛇,必胜无疑。果然,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两条栩栩如生的蛇在陈老先生的笔下出现了。王老先生后画完,可裁…  相似文献   

9.
妞妞,原名李倩妮,深圳的一名女孩。7年前,从深圳特区飞往英国的菲尔斯特中学学习和生活,她的小说《长翅膀的绵羊》就取材于此。读《长翅膀的绵羊》,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妞妞运用当今“年轻版”的风趣语言和从生活中感悟到的成长哲理,讲述了她在英国中学学习、生活、交友的故事。书中的“跟屁虫事件”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作者从只会说“YES”的跟屁虫、同学游戏的局外人,经过8努力甚至抗争,到“为自己站起来”,最终成为了一个被同学们接纳和喜爱的人。留学生活让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真谛,那就是什么叫“自尊”。作者很坦…  相似文献   

10.
“全人型”阶段的蛇故事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再现,反映原始图腾崇拜在民间信仰中的流传过程,揭示早期志怪小说与民间信仰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语言艺术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作家爱伦·坡以诗歌、短篇小说和文艺理论著称于世。他力主“为写诗而写诗”①的艺术原则,追求“美”、“纯”和“音律”“,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不是认识价值。他的短篇小说大多讲述恐怖、惊险的故事,作者在故事中“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感情的效果”,使作品具有“梦魇般的魔力”。③其作品中的恐怖魅力除了源于情节的精心构思外,要重要的还在于作者娴熟地运用语言营造特定气氛,因为,“一位作家的技巧,说到底,总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故事由不同的人讲述会有迥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本文拟从叙述话语的…  相似文献   

12.
《橡皮》是新小说派代表作品之一。它触及到法国政治舞台上不同势力之间的激烈斗争,在“新小说”中是少见的。《橡皮》运用了侦探小说的框架,却又不象侦探小说那样注意故事的完整与统一。它实际上是一部内涵深刻的哲理小说。作者意在表明:作家在观察和描写时,不应动真情,而刻意去表现物对人的“中立性”和“陌生性”  相似文献   

13.
刘军 《中国德育》2006,1(8):91-92
笔者的话:见到小毓的时候,我发现这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有着许多奇怪的念头和想法,他的话充满着趣味。小毓的童年生活就如一个万花筒,而在这个万花筒里,他是一个不能做主的主角,总要被“漂亮妈妈”和“慈爱爸爸”左右。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毓的内心世界,用心倾听他的童年故事。属相的故事一说到我们家的属相就觉得好笑:我属鸡,老爸属蛇,妈妈属虎。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老虎吃鸡,也不怕蛇。我们家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妈妈的“老大”位置没有人可以取代,即使有“蛇”干涉,只要“老虎”立场坚决,决不会轻易让步。作为“小鸡”的我,就更没有说话的分量…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位心地善良的农夫与一条恩将仇报的毒蛇之间的故事。不久前,故事中那条蛇又上演了这样的一幕。那条蛇在林子里乱窜,它的肚子早已空空,森林里可以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蛇饿得发慌。这时它看见一位农民挑着担子走来,蛇的脑子里突然跳出一个罪恶的念头。唉!我怎么把“老本行”给忘了呢?于是它爬到那条农夫必经的小路上。过了一会儿,蛇听见脚步声,它断定是农夫走过来了。于是它发出微弱的求救声。农夫听见了,紧走几步过去,但不敢接近那条蛇,因为他小时候听爷爷讲过农夫与蛇的故事。蛇见农夫不敢接近,于是就装…  相似文献   

15.
《蛇与庄稼》记叙了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的故事,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文章逻辑顺序缜密,训练项目突出,是培养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好教材。一、联言推理课文第一段叙述了蛇、田鼠与庄稼之间的联系。作者连续两次使用了“奇怪”一词。第一次是说洪水过后庄稼接连几年得不到好收成,大家觉得好奇怪;第二次是说老农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买了一批蛇放进田里,结果庄稼获得了  相似文献   

16.
将动物人性化是保存下来的早期志怪小说的主要内容。对这些动物故事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当时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最有力证明。文章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有代表性的“蛇”故事文本的阅读分析,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志怪故事的产生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内容,在报恩观念和幻化观念中寻求人性化故事的合理解释,获得对中国民俗信仰的深层理念和中国文学生命移植原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一“美女蛇”故事的意义何在?“美女蛇”的故事是由百草园联想到的一个神奇的传说。文章由不敢到“长的草里”去游玩,引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长的赤练蛇”,由赤练蛇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作者  相似文献   

1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前半部分“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中写的“美丽的自然之景”、“奇妙的女蛇传说”和“快乐的雪地捕鸟”等内容。不仅学生喜欢读,而且老师也愿意引导学生品析其内容、语言、写作技巧之妙。对于后半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也许是作者对枯燥的书塾生活流露的不满,一直以来不仅学生厌恶,  相似文献   

19.
倪方六 《高中生》2013,(7):56-57
蛇在早期中华民族信仰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从“开天地”的盘古,到“抟土造人”的女娲,再到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在远古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似乎一直与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许应该算是“蛇的传人”。  相似文献   

20.
我的家     
我家里有两条蛇和一只羊。您听了可别误会,这是指我们一家三口的属相。两条蛇是指我的爸爸和妈妈。羊嘛,自然是指我喽!想知道我们的故事吗?听我慢慢讲吧!先说爸爸吧!我的爸爸长得高高大大,我和妈妈叫他“大蟒蛇”。爸爸的身上有许多蛇的秉性。比如,机智灵活。记得有一次,我起床晚了,上学快迟到了,爸爸骑上摩托车载着我,在车海中像蛇一样走着“S”形,把我吓得把头埋在他背后,紧闭双眼……终于在上课铃响前一分钟有惊无险地到了学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睡懒觉了。“囫囵吞食”也是爸爸的一大特点。据说蛇的下颌能拉开自由下垂,可以容下好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