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一个常用词“筷子”,原来并不叫“筷子”,而叫“箸”(或写作“筯”、“櫡”、“(竹宁)”等),也叫“(竹夹)”、“(木夹)”。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因何种原因改称“筷”,“筷儿”、“筷子”的,在历代字书和文学作品中是如何收录和使用的,现在在各地方言中又是如何使用的,本文拟作一初步考察,以备参考。 一、字书中关于“箸”的意义和写法 “箸”在字书中除当“筷子”讲外,还当“小笼”、“著述”、“显明”、“附  相似文献   

2.
<正>"筷"作为一个会意字,同时也是一个后起字。从竹,快声。意思是夹取食物的用具,原本称"箸",由于各地民间都有些避讳,比如舟行避讳住、翻,故改为筷。字形上边为竹字,表示竹制,下边为快,取其快速、方便之意。小时候读《水浒》,第一次见到"筯"这个字。初见之时,还不认得,觉得这个字颇奇怪,是"筋"字多一横。按照上下文,也就猜到"筯"便是筷子。让我清楚记住这个"筯"字的情节,  相似文献   

3.
六十一 敧 河东方言称吃饭用筷子取食物为jì。按,此jī字当为‘敧”。《说文》:“箸,饭敧也。”《广韵》:“敧,居宜切,音羁,支韵。以箸取物也。”《太平御览》引《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敧。”箸,《礼记·曲礼》谓之“梜”:“羹之有菜者用梜。”《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提也。”故敧菜亦称“梜菜”,今通作“夹菜”。  相似文献   

4.
蓝翔 《教师博览》2004,(5):32-32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做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中国是筷箸的发源地,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用箸习俗皆由中国传入。我国乃世界用箸进餐国家和民族的母国,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筷不离手,习以为常。可是如今,人们仅把它当成吃饭的工具,并未把这小小的筷子看作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外的又…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筷子是十分讲究的。“筷子”又称“箸”,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纣始为象箸”。用象牙做箸,是富贵的标志。做筷子的材料不尽相同,考究的有金筷、银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现在有塑料筷。湖南的筷子长而细,长的可达两尺左右。中国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李政道在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  相似文献   

6.
你会用筷吗     
筷子,谁不会用?可你知道用筷可是大有学问、大有讲究的哦。 筷子起源于中国,最开始是两根树枝。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  相似文献   

7.
筷短流长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精工制造的象牙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而和此相映成趣的是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一说姜子牙受神乌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已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  相似文献   

8.
按照一般的说法,“箸”改称“筷”是因为古代船家的忌讳.但是筷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经常用到的高频词,从语音变化的发展来看,这样的词语不容易改变.一般来说,标准语的确立是和经济政治文化分不开的,明清时期的吴越文化是中国汉族文化中最先进的区域文化,并且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吴中地区的方言词“筷子”由于吴中先进的经济文化,扩散到其他地区,并最终取代原有的“箸”的称谓,成为标准语.  相似文献   

9.
按照一般的说法,“箸”改称“筷”是因为古代船家的忌讳.但是筷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经常用到的高频词,从语音变化的发展来看,这样的词语不容易改变.一般来说,标准语的确立是和经济政治文化分不开的,明清时期的吴越文化是中国汉族文化中最先进的区域文化,并且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吴中地区的方言词“筷子”由于吴中先进的经济文化,扩散到其他地区,并最终取代原有的“箸”的称谓,成为标准语.  相似文献   

10.
筷子的由来     
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粥汤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帮助。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  相似文献   

11.
筷箸起源于中国有以下两方面根据.一、从原始人学会用火推测筷箸的起源.距100多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遗址化石中有炭灰烧骨和20多万前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洞穴灰烬里埋着烧骨,可以推测先人们不仅学会用火,还会用两根潮湿的树枝将肉块夹进夹出,这就可能是华夏最早的雏形筷箸.二、从半坡出土文物实证筷箸的起源.距今6800~ 6300多年前的半坡博物馆“发簪部分”,展出了九根发簪,其实主要是筷箸;另据上海博物馆1977年编印半坡出土的29根骨针和骨制两端器,其实也主要是筷箸,只是他们没意识到这是筷箸罢了.  相似文献   

12.
筷子     
筷子,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普遍使用。用竹、木、金属、兽骨等材料做成,用来夹饭、菜等物。筷子的“筷”上边是“竹”字头,表示制作筷子的材料;下边是“快”,表示读音。“筷”是形声字,上形、下声。“筷”字下边的快是开心的意思,因为在篆书中,快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把刀,把东西切开。是开的意思。左边是竖心,就是开心。筷子的单位,有“双”,有“桌”,因为古人的饭桌是方形的,一桌通常放八双。现在我们的饭桌是圆形的,一桌是十双。筷子一般是双数,因为一支筷子夹不起东西。“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以饭食为主,筷子成了吃饭特有的用具,是西…  相似文献   

13.
汉语介词“给”一般在韩语中用助词“ (ege)”来表示,不过功能不尽相同。在汉韩翻译中,“ (ege)”除了“给”以外,还可以用“向、对、跟”来表示“ (ege)”。因此,此部分成为韩国学生在学习中文时较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内容之一。本文先对“ (ege)”和“给”进行简单的对比,重点分析二者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区别,并根据汉语文章中存在的偏误,分析韩国学生分不清汉语中几个对象介词的原因,找出学生习得汉语介词“给”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筷子文化     
筷子文化筷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诗写道:“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把筷子有方有圆、直来直去的特征和宁折不曲的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唐玄宗李隆基曾将一双金筷赐给宰相宋,以表彰他像筷子一样秉性耿直.古时的少林寺僧,用筷子能轻易地...  相似文献   

15.
陈美 《新读写》2020,(1):32-35
【情境导入】见筷而惊——纣王原先用竹筷子吃饭,后来改用象牙打磨成的筷子。大臣箕子很担忧。你知道为什么?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釧,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麓,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相似文献   

16.
筷子是我国传统饮食丁具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进餐工具。一方面,“筷子”以其普适性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走入任何一户中国家庭,都可以看到一个盛满了筷子的筷笼。另一方面,“筷子”又是汉文化的标志性事物,灵活自如地运用两根筷子进食几乎成了中国人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7.
筷子之思     
筷子文化充满了神秘的东方色彩,中国人使用筷子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筷子古时候叫箸。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中就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名句;杜甫《丽人行》诗也有:“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相似文献   

18.
悦读文摘     
吃相礼仪一个人的吃相如何,反映了这个人的修养,并非无关紧要,应该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到了公众场合,或在亲朋好友的酒席上,吃相难看,难免遭人议论。这里,试举几种有关吃相方面的不良习惯。一、丁当筷:吃饭前,用筷子把碗敲得丁当响;二、指人筷:饭桌上与人说话,筷头对准对方指指点点;三、铲刀筷:筷子如铲刀,在碗碟里翻来翻去挑个不停;四、挑食筷:夹住了一种菜肴又放下,去挑另外一种五、流汁筷:夹住菜肴后没有等菜汁滴停,匆匆夹到自己饭碗,菜汁一路滴到桌面上;六、窥视筷:手握筷子,眼光在菜肴上瞄来瞄去,选择目标七、牙签筷:用筷子…  相似文献   

19.
小学五年制第七册《避雨》一文里有这样一句话:“青青的麦苗有一筷子高了,正赶上拔节。”句中的“筷”是第一次出现的生字。教学时,教师正音后就提问开了: “谁能讲讲,筷子是什么意思?”教室里,学生面面相觑。虽说天天用筷子,可怎么也讲不出它的定义。教师无奈,只得来个包办代替:“‘筷子’,吃饭的工具呗!”(板书)学生随之哗哗地翻开作业簿,在上面写上了“筷子——吃饭的工具”的词解。至此,“筷子”的教学宣告结束。对此,我想到识字教学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表“来、到达(处所)”义“各(格)”、“至”、“到”的考察,认为商周口语中,“至”已占绝对优势,至于金文“各”用例较多,显然是由于金文典雅庄重的风格所致。“到”是“至”的分化字,《诗经》中虽已出现,但用例罕见。传世文献中,“到”和“至”的竞争历时很长,但在秦汉口语性很强的出土文献中,“到”的优势已然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