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了柱状等离子体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输入阻抗和辐射效率等重要参数,并且和金属天线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分析,表明等离子体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输入阻抗,辐射效率会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碰撞频率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一定条件下,等离子体天线可以取代金属天线,同时保留了辐射方向可控、快速开关等特点.计算结果对于等离子体天线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对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机理,并简述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液态锂第一壁是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先进概念,相对于传统的固体壁材料,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液态锂壁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固体壁材料所面临的物理化学溅射、氚滞留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然而,液态锂对大部分金属材料都具有很强的腐蚀特性,腐蚀引起的微观结构变化必然带来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退化,对...  相似文献   

4.
推证了无磁场时电子等离子体的等效介电系数,根据本构关系认为无磁场电子等离子体属各向同性介质.从色散关系得出等离子体中传播电磁波的相速、群速,并以此为依据对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电磁波性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用高能量钕玻璃激光器烧蚀光谱标钢获得等离子体,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分析了LTSD(Len To Sample Distance,激光器透镜到样品表面的距离)和环境气压对等离子体激发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束焦斑围绕样品表面上下移动时,等离子体激发温度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当焦斑位于样品表面以下0.4 mm左右时,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接近最大值;随着环境气压的增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未来聚变堆中,液态金属作为最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部件之一,会同时受到超强磁场和高温等离子体的作用,离开原位置而进入堆芯等离子体中.本文列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不稳定现象并进行综合分析:1)由等离子体轰击液态金属引起的溅射现象,2)液态金属在磁场和电场共同作用下直接进入等离子体的飞溅现象和3)已经进入等离子体内部的金属液滴再次落下与液膜发生碰撞的现象.前人已经对溅射和液滴撞击液膜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出新的实验构想,探究磁场和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飞溅现象的形成机理.实验研究发现液态金属自由表面会逐渐长高,直至液态金属发生自由表面飞溅,飞溅的液滴能脱离液态金属"山峰"并落下,伴有二次液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AIS基站发射天线的不足,提出将等离子体八木天线应用到海事智能通信领域,作为船舶定线制水域AIS基站的发射天线.该方法根据等离子体介电常数与电子密度的关系,利用HFSS构建AIS基站等离子体八木天线模型.通过改变该模型等离子体参数、无源振子个数等,对其进行方向图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关闭无源振子时,天线可作为全向天线;当增加无源振子个数和电子密度时,该天线定向性增强,方向图主瓣变窄.用该方法建立的天线可快速实现全向与定向之间的转换,显示出良好的可重构性.仿真结果证明了船舶定线制水域AIS基站使用等离子体八木天线的可行性.该方法可改善定线制水域的通信效果和海事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尚没有一种净化方法能同时去除船舶柴油机尾气中NOx,SO2和炭粒的现状,提出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船舶柴油机尾气净化中.利用MATLAB,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建立关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净化NOx和SO2的微分方程组,对船舶尾气中NOx和SO2的净化效果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尾气中的SO2含量和O2含量对尾气处理效果的影响.理论研究结果说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净化船舶柴油机尾气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钕玻璃激光器(~25J)烧蚀铝靶获得等离子体,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分析了环境气压、等离子体的观测高度、激光功率密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作为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物理气相沉积新技术, 近年来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HIPIMS技术(也被称为HPPMS)可以提供足够的放电功率来获得极高的电流密度, 数值达到几个A ·cm-2;同时, 可以得到1019 m-3量级的高密度等离子体.溅射过程中独特的等离子体特性表明了该技术的突出优势, 因此可实现沉积过程的控制和薄膜性能的优化.文中对HIPIMS技术的IV放电特征, 电源设计, 以及溅射原子离化率进行深入分析.同时, 回顾讨论等离子体时间空间演变规律, 离化基团输运, 薄膜沉积速率等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