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及其相关要素。交际者如果不能正确认知和体会本土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就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正确的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语际间的信息传递,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互动。从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出发,充分考虑了宗教因素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探讨了在多元文化大语境下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以辅助翻译工作,增强翻译工作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吴菡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89-89,88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将学习跨文化的交际,学习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语言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语言交际模式和各种习语是社会文化观念和交际习惯的体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文化导入应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红霞 《中国科技纵横》2010,(4):120-120,110
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的过程:本文通过文化的定义,进而讨论了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不同表达的文化内涵的一致,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汪文军 《科教文汇》2008,(22):254-254
问候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社会交际中重要的言语行为,它在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问候语语用功能和顾日国的礼貌准则为理论基础,探讨中英问候语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并提出符合对方文化准则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以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6.
影响翻译优劣的因素有很多种,而文化因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一书以文化为基点,探究跨文化交际对翻译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跨文化交际翻译》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于冬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59-259,261
文化导入法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焦点,价值观、文化定型等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很大。文化导入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经常将自己的母语文化模式套用到目的语文化上,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现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迁移".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迁移?拟从价值观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深层文化迁移  相似文献   

9.
张玉兰 《科教文汇》2008,(28):238-239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多元文化并存、互动及融合的局面,跨文化交际时代到来已毋庸置疑,具备一定的中英民族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很重要。颜色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只有了解英汉文化知识,掌握两种语言的深层涵义的异同,才能进行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文化定势”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及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文化定势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从态度、知识和技能三方面正确合理地利用和克服文化定势,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炎芳 《今日科苑》2008,(12):31-32
本文只从高职高专(笔者所在的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去论述培养文化意识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为满足将来工作、交际需要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研究,查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些途径,力求让学生掌握中外语言和相关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交流实践中达到用英语有效沟通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为满足将来工作、交际需要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研究,查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些途径,力求让学生掌握中外语言和相关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交流实践中达到用英语有效沟通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婷 《科教文汇》2008,(22):117-118
跨文化交际是时代发展的必须,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原因及其必要性,最后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原则的论述.尝试性的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它由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部分组成,二者相比,非语言行为更为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它与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都关系密切。正由于非语言行为的长期被忽略,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文化冲突的产生。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也为了使中华文明不被淹没在文化软实力时代,汉文化的推广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汉文化推广存在不足,我将从传播的主体、对象、内容、渠道和方式、效果五个方面入手分析现状并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词语、句子、篇章三个层级论述了文化是如何制约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某一文化通过对某一词语、句子、语篇赋予一个整个语言群体约定俗成的非自然联想意义,把它变成一种非理性的“形象概念”,带上了明显的该民族文化色彩,使它成为这一文化这一语言的这一个词语、句子、语篇,它们的这种非自然联想意义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不为另一文化所理解,制约交际。因此,文章最后提出,在语言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应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对文化意识的渗透,进而建立起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并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共同构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化现象中的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9.
郝广伟  时秀华 《今日科苑》2007,(22):283-283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语用学理论和文化迁移理论入手,分析了导致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以期引起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实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刘晓玲 《内江科技》2010,31(5):69-69,113
语境是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能否意识到语境的变化是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情号语境的阐述,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语境中所发生的跨文化交际冲突现象,进而提出避免这种冲突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