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浆液的pH值和焙烧温度以及反应过程中原料的水蒸气比例和反应压力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PS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3.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要明显高于在pH=1.0和pH=6.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焙烧温度为500℃的催化剂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最高。加水可以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甲基丙烯醛选择性,而加压可提高异丁烯转化率,但降低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浆液催化剂的组成、工业化制备过程及其在气相聚合工艺应用.着重介绍浆液催化剂在工业化制备中的各种因素对其品质的影响.实践证明:喷雾干燥的条件控制、物料的固含量、粉料催化剂的后处理等因素是浆液催化剂品质的关键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3.
树脂催化剂活性对醚化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树脂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聚合物的母体微观结构方面阐述了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并探讨了工艺过程中诸方面因素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1,(16):58-58
大连物化所研究员张涛领衔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以氧化铁为载体.首次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单原子”铂催化剂.实现了多相催化剂制备从纳米水平到原子水平的重大推进.极大提高了贵金属催化剂的利用率。作为化学反应中不可替代的催化剂.铂、钯等贵金属在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资源稀缺所带来的昂贵价格.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g含量(1%~8%)的Ag/MgO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含量及制备方法、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腈和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CO2-TPD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加入的Ag对Mg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提高,而沉淀法制备的Ag/MgO催化剂基本上没有活性.对浸渍法制备的Ag(5%)/MgO催化剂,催化剂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Ziegler-Natta钛系催化剂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宗 《西藏科技》2008,(3):23-25
本文通过改变Ziegler-Natta钛系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加料顺序、加料量、反应温度、给电子体等因素,结合乙烯聚合,获得了改进型Ti-Mg催化剂制备的较佳条件.其进料顺序为先加入硅胶、后加入TiCl4,钛/镁摩尔比选择为1∶2,加入少量的乙醇溶解MgCl2,并加入内给电子体苯甲酸乙酯,负载温度选用80℃.苯甲酸乙酯可促使催化剂活性提高,加入苯甲酸乙酯时,聚合速率达到1058.96gPE/gCat·hr.在改进型Ti-Mg催化剂的乙烯聚合实验中,研究还发现,催化剂存在一个最佳聚合温度,而苯甲酸乙酯的加入使得最佳聚合温度提高,并且在最佳聚合温度附近受温度影响较未加苯甲酸乙酯的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近十年来加氢脱硫催化剂的一些进展,其中包括催化剂主要成分活性组分、载体的一些变化,并阐述了改进后的催化剂产生的新性能。其中,对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为Co-Mo>Ni-Mo>Ni-W,对不同的工业过程可采用不同的催化剂组合,载体除了传统的γ-Al2O3外,近年来还研究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介孔分子筛或沸石等载体,具有较高的活性。在制备方式上,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主要采用浸渍法,将金属组分直接浸渍于γ-Al2O3载体上,然后进行干燥、焙烧即得氧化态的催化剂。近年来,也出现了采用免焙烧式的加工工艺,以FCC汽油重馏分为原料,实验得免焙烧式的催化剂有很高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8.
胡伟 《今日科苑》2008,(2):67-68
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XRD、TG.DTA等对化学混合法制备的Ni/SiO,单元催化剂进行了表征。BET比表面表明,适宜的硅溶胶浓度可以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制备方法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XRD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负载在SiO,上的金属镍。金属镍分散越好,镍的晶粒越小,催化剂的活性也越高。TG.DTA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间的结合较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辅助还原法制备了高分散的纳米Au/Al2O3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反应温度,Au含量等制备工艺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备工艺和反应条件对Au/AlO3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削处于较高分散状态且Au微粒平均尺寸在10nm以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常规浸渍法和泥浆浸渍法制备不同Mo负载量的MoO3/SiO2催化剂对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泥浆浸渍法制备的MoO3/SiO2催化剂比常规浸渍法制备的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和分散性能。且泥浆浸渍法无需高温焙烧,减少了能耗,也没有废液和含氮气体的生成,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详细叙述了QCS-04催化剂的硫化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催化剂的良好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I0001-I0001
<正>[导读]记者从中科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在全球率先实现以氧化铁为载体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这为未来开发一系列低成本、高活性的负载型催化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各种影响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因素,如载体、活性组分、助剂、杂质、制备方法和使用条件等。  相似文献   

14.
测定所制备催化剂的结构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结构参数,利用神经网络中的BP模型进行QSAR的初步研究,为今后进行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90-790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与国家纳米中心合作,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CeO2-Mn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选取苯作为VOCs的代表物,系统研究了其催化机制。研究人员采用水热法,根据不同的Ce/Mn比例制备得到CeO2-Mn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对其催化活性的检测得到复合氧化物的活性均优于单相组分,并且当Ce/  相似文献   

16.
测定所制备催化剂的结构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结构参数,利用神经网络中的BP模型进行QSAR的初步研究,为今后进行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就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制备、应用及科研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同时还对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纳米材料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就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制备、应用及科研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同时还对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钯杂多酸催化剂的锚定与催化性能。在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中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是关键,关系到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效果,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保证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传统的活化方法主要采用的催化剂是金属杂多酸盐,但是催化性能较弱,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率只有20%以下,同时反应所需温度较高,需要在500℃以上,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提出采用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作为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催化剂将钯杂多酸锚定在4-氨丙基-五乙基硅酸的孔道内,得到了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使得采用空气为氧化剂的芳烃类化合物得到高效的氧化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在200℃的反应温度下达到了58%的总转化率,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吴红丽  朱波 《科技通报》1997,13(2):103-10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γ-Al2O3负载的Cr-Ag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对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由Cr(NO3)3、CrO3、Cr2(C2O4)3作为Cr源制备的单组分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基本相同,且均较差;但添加少量Ag(<2wt%)却能明显提高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且分步浸渍法制备的Cr-Ag/γ-Al2O3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用其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