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亲情如流     
姐姐嫁到苏北去了,爸妈抽泣着,说白养了这么一个女儿.那时我还不懂,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眼泪.或许吧,痛就有眼泪. 直到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姐姐才像一只归巢的鸟儿,踏上南下的列车,回到已经阔别了好几年的故乡.  相似文献   

2.
外甥的名字     
外甥还未出世的时候就张罗着起名字了,尤其是姐夫又看书又翻字典的。后来姐说:”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瞎忙活。”姐夫脖子一歪:“准说不知道,儿子,肯定是儿子!我一定给我儿子起个最好的名字,咋说是瞎忙活呢?”姐夫那豪气冲天的样子把姐逗乐了。名字还未起好,外甥就来了。“儿子,我的儿子!”欣喜若狂的姐夫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那几天在路上不管遇见谁,他都笑眯眯地冲人家一笑,一点头,让不认识的人愣半天。外甥从医院回到家,姐夫就更忙了:炖鸡,熬稀饭,洗尿布,还时不时逗逗他的儿子。凡事都亲力亲为,就把起名字的事搁下了。  相似文献   

3.
张懿 《课外阅读》2010,(14):38-39
我是家中的老小,生了三个姐姐的阿妈,近50岁时才生了我,有了香火,父亲终于心满意足地撒手人寰了。读高二的我难得回家一次,特别是和几个姐姐、姐夫、外甥、外甥女一同回家,满头白发的阿妈总是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  相似文献   

4.
姐姐(散文)     
在我心目中,故乡就是姐姐,姐姐就是故乡。她是我至今仍留在故乡的唯一亲人。每当我想起黄海边上那片乡土时,脑中最先活跃起来的形象就是姐姐。几十年来,她不是没有离乡他就的机会,而是根本就不曾有过这样的打算。她与姐夫一起在那里行医治病,在那里生儿育女,在那里为生养她的土地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如今,姐姐与姐夫早已双双退休,仍是故土难离。在城镇工作的儿女们屡屡请父母去同住,她就是不肯动身。儿女们只好轮流回家承欢膝下,叙叙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5.
儿大不由娘     
随着外甥小皓的长大,姐姐家里失去了往日的温馨。姐姐、姐夫和小皓之间的“冲突”日益升级——小皓由原来的与父母顶嘴,发展到要与父母兵戎相见。外甥在我的印象当中可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有时在生人面前,他还会腼腆得像个小姑娘。我决定找时间和他好好谈一谈。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下去,“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个胳膊和一条腿,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助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吧?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完整和平的家:家庭和睦,爸妈从来没有吵架,但我觉得我的家还缺少一项什么。 从小我都是在外婆家生活的,爸爸妈妈一个月才来看我一次,当时的我十分幼稚。有一天,爸妈刚到外婆家看我一眼后,就急着要回去,说是要回去做生意。我听了眼泪扑哧往下掉,跑到妈妈面前,抱住她的大腿,哭着,喊着不让她回去。外婆抱起我,走进房屋里。爸妈就这样走了,急急忙忙地走了。 到了我七岁的那年,妈妈把我接回去上了幼儿园大班。每天晚上,爸妈回来时,我已经睡着了。早上,爸妈四点就起床,赶去做生意。当我起来时,家里静悄悄的…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朋友聚会,谈话中几个朋友开始抱怨起自己的丈夫,有的说,丈夫整天忙工作,回家来就是看电视、睡觉、忙自己的事情,孩子让爸爸陪着玩一会儿,他总是说没时间……我忽然想起前几年的一件事情。那一天,儿子一直在哭闹,怎么哄都不行。后来,我猛然醒悟到,孩子已经有几天不见爸爸了,是不是在想爸爸了?我赶紧给丈夫打电话,让他抽时间回家一趟。吃饭时,丈夫回来了,我永远无法忘记当时儿子在爸爸怀里高兴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一个风雨交加的清晨,我们为儿子的上学愁眉不展:是背他去呢,还是找辆自行车送他去?我和丈夫一时拿不定主意。倒是儿子雨靴一穿,伸出手来说:“爸妈,给我一把雨伞!”接着,他自己便冲进了风雨中……放学回家来,儿子的脸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朋友聚会,谈话中几个朋友开始抱怨起自己的丈夫,有的说,丈夫整天忙工作,回家来就是看电视、睡觉、忙自己的事情,孩子让爸爸陪着玩一会儿,他总是说没时间……我忽然想起前几年的一件事情。那一天,儿子一直在哭闹,怎么哄都不行。后来,我猛然醒悟到,孩子已经有几天不见爸爸了,是不是在想爸爸了?我赶紧给丈夫打电话,让他抽时间回家一趟。吃饭时,丈夫回来了,我永远无法忘记当时儿子在爸爸怀里高兴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读初中的儿子放学回家,发现父亲不在家,就随口问妈妈:“爸爸呢?”妈妈说:“爸爸今天有事,不回家吃晚饭了。”“真的?爸爸不回来了?”得知父亲晚上不回家,儿子喜出望外,显出少有的一脸轻松愉快。母亲警觉地问他:“儿子,你不希望爸爸回家吗?”儿子先是一怔,随即掩饰说:“没有啊,我没有这样说。”母亲缓了一口气说:“儿子,你过来,好好对妈妈说。我刚才告诉你爸爸今晚不回来,你当时的眼睛在告诉我,爸爸不回家你感到非常高兴。没关系,但你对我要说实话,妈妈向你保证不会告诉爸爸。”孩子先是沉默,然后点了点头:“爸爸这个人一天到晚就知道说‘学…  相似文献   

12.
朝霞姐姐: 我的爸妈在外地干活,偶尔回来一次,平时我身边只有爷爷奶奶,因此,我很孤单,一想起爸爸妈妈就伤心地掉眼泪,有些男同学还经常笑话我是个没有爸妈的孩子。我该怎么办?请您尽快帮助我解决好吗?  相似文献   

13.
生病的外甥     
鲁本大叔到一个大城市去看他惟一的姐姐玛丽安,他们一起沿着城市的街道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小旅店前。“我们待会儿再走吧,”鲁本对他姐姐说,“我想停留一会儿,问候一下我那生病的外甥,他就住在这个旅店。”“好吧,”玛丽安回答,“你看,我就没有什么让人操心的外甥,我要赶紧回家。下午我们还能继续观光。”鲁本大叔听完了大笑。请问鲁本大叔为什么会大笑?  相似文献   

14.
森林医院     
小熊已有几天没见当医生的爸爸回家,他可想爸爸了。他问妈妈:“妈妈,别人的爸爸天天回家,我爸爸怎么几天都没回来?”妈妈说:"爸爸打电话回来说,森林医院里来了好多病人,所以走不开。""那爸爸回不来,我们可以去看他的呀!"  相似文献   

15.
家有大兵     
唐秀华 《河北教育》2005,(21):41-42
我有个当大兵的丈夫。还有个文静、讨人喜爱的女儿。丈夫一年只回家一两次,可他一回来,我那平静、祥和的家,便成了“部队”或是“军事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6.
家有大兵     
唐秀华 《河北教育》2005,(11):41-42
我有个当大兵的丈夫.还有个文静、讨人喜爱的女儿.丈夫一年只回家一两次,可他一回来,我那平静、祥和的家,便成了"部队"或是"军事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7.
解封了!     
狐狸 《大学生》2020,(5):58-59
武汉解封了!我要回成都了!解封的这天,姐姐姐夫带着孩子,来看望爸妈和我。我们已经三个月没有见面了。我姐姐一到家就抱怨:"你姐夫真是,在车里不肯开车窗,也不准我们摘下口罩。我和甜甜都觉得特别闷。"甜甜,我5岁的外甥女立刻接话:"妈妈,要防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18.
或许因为与我同父同母的三个姐姐都没有跳出农门的缘故,当外公外婆的父母一直对我的儿子格外偏爱,直到儿子年满6岁该上学了,我和丈夫才把儿子从乡下接到身边,开始费力不讨好地驯服这匹小"烈马".  相似文献   

19.
无瑕的童心     
他,是我外甥。看到这张照片,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那时外甥还小,正是“五岁六岁狗也嫌”的年龄,姐姐很忙,也有点烦他。因母亲喜欢孩子,小外甥便得以在我家长期寄住。有一天,我发现他“鬼鬼祟祟”地走到院子的一个角落,迅速地扒了裤子,小鸡鸡四下“扫射”一通,紧跟着提起裤子便跑。起初我没在意,后来竟在那儿发现一棵鲜嫩的西瓜苗。以后便见他常常“光顾”照看,倒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发现那细细的瓜蔓上缀了几朵小黄花,还招来一两只蜜蜂翩翩起舞呢。后来由于工作太忙,我便无暇顾及此事。然而有一天,姐姐突然提出要接小外甥回家,说他…  相似文献   

20.
午饭时分,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把同班同学小华领回家来,我问小华为何不回家,他说:“爸妈都出门进货了,让我在学校吃午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