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案例]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一课时,我发现了学生读“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有读mò的,也有读méi的。我正准备提醒他们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调写出了草塘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学到作者下水泡子逮鱼这一段时,学生纷纷把“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中的“没”读成了(mei),而我在设计教案时是把它读成“没(mo)”的。我当时一愣,转念一想,学生这种读法也有道理呀,且听听他们的想法。于是,我飞快地板书:没(mei)还是没(mo)?学生也一愣,也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要读“没(mo)”,教室里霎时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7 ̄8期刊登了董新玉老师的《“mò”“méi”怎能随便读》和王贵忠老师的《不“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音去读”》两篇文章。两位老师对笔者在《精彩的“mò“”méi”之争》(《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第四期)一文中的观点和做法提出了质疑,都认为“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可爱的草塘》)一句中“没”字,只能读“mò”,而读成“méi”是错误的。笔者就此与多位同行进行了探讨,并询问了案例中参与争论的学生的想法,思忖再三,还是认为这里的“mò”“méi”是可以随便读的。首先,读“没(mò)膝盖深的水”…  相似文献   

4.
【案例】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一课时,我发现了学生读“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有读mò的,也有读méi的。我正准备提醒他们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师:(顺水推舟)你认为这里的“没”字该读什么音呢?生1:我认为该读mò。生2:不,应该读méi!(教室里一时乱起来了)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光争着说读什么音没用。为什么读这个音呢,要说出你的理由。今天谁说的理由充分老师就支持谁!(我索性打消了给出“标准答案”的念头)生1:我查字典后知道了“没”在读mò时有漫过或高过的…  相似文献   

5.
1.小樱桃:樱桃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家中独生女,是爸爸和同学眼中的开心果。天真活泼,性格开朗,幽默(yōu mò)而有主见。  相似文献   

6.
只言片语     
郭相邑 《红领巾》2009,(12):27-27
我有一个温暖(wēn nuǎn)的家。我家的早晨是忙碌(máng lù)的,我家的中午是安静的。到吃饭时,因为爸爸妈妈不回家,归有筷(Kuǎi)子和碗(wǎn)轻轻地值奏(yǎn zòu)着“安静交响乐”。我家的晚上是热闹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5年第四期刊登了安徽桐城市大关镇小关小学杨旭老师的《精彩的“mò”“méi”之争》一文。文中谈到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学生对于“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的读音有争议,一方认为读“mò”,一方认为读“méi”。老师本想提醒,但因双方都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老师宣布: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今天老师就不规定“标准答案”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音去读。学生们一阵欢呼。读完这篇文章,我愕然了!“没(méi)膝盖深”是不成立的。“膝盖”只能论大小,不能论深浅,…  相似文献   

8.
读了贵刊第四期《精彩的“mò”méi”之争》,笔者对杨旭老师的观点不敢苟同。“我不禁惊叫起来:啊,这么多鱼!’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这是《可爱的草塘》文中的一句,对此句中“没”字读什么音,面对学生精彩的“mò”méi”之争,杨老师认为“: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所以今天老师就不规定‘标准答案’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音去读!”杨老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现有经验和生活实际,自由争论,自主探究,这种做法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精神的,值得赞扬。可是他疏忽了一点,第二位学生说“没(méi)膝盖深的水”是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放学的时候,大衰狗一个劲地往校外闯(chuǎnɡ)。“喂!同学,等等!“有个穿着宽大风衣的陌(mò)生人叫住了大衰狗。“你……你叫我?“大衰狗指着自己的鼻子问。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第十册《可爱的草塘》中的“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筷子长的鲇鱼,手掌宽的鲫鱼,一条又一条不住地往岸上抛”,句中的“没”是个多音多义字,在这里,应该念“mò”还是“méi”?我以为应该念“mò”,理由如下:1.从结构看,“没膝盖深的水”是“没膝盖深”作定语的定中短语,而“没膝盖深”是“[没+名词]+形容词”的状中短语,其结构层次是:没膝盖深状中动宾“没膝盖”是个动宾短语,在这里作状语,起限制“深”的作用,表示水的深浅漫过膝盖。意思非常明确。2.从意思看“,没”如果念“méi”,“没(méi)膝盖”这个短语就有了歧义,一是“没…  相似文献   

11.
游天台山     
杨清青 《红领巾》2009,(12):23-23
不久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天台山玩。我们先去了一线(xiàn)天,那是个很黑很危险(wēi xiǎn)的地方,只有一丝(sī)光线从石缝(fèng)中透(tòu)进来。我们小心翼(yì)翼地过了一线天,又去了瘦(shòu)身坊(fáng)和小磨(mò)坊,还玩了水上秋千。水上秋千很好玩,在水面上荡来荡去。我们的笑声传遍(biàn)了整个山间,溪水也哗哗地响,  相似文献   

12.
读短文     
《神州学人》2001,(5):51-51
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大[dài]夫叫华佗(tuó)。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那时候没有麻醉药.病(bing)人动手术常常疼(1éng)得连声惨(càn)叫,华佗为此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13.
蛇女     
女孩诺(nuò)库仑嘉(jiā)·巴斯利兹的绰(chuò)号叫“蛇女“,从她那超常的舞台表演中就能看出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她。这位来自非洲偏远山区的18岁  相似文献   

14.
谁最聪明     
①小猕猴(mí hóu)家的果园发生了鼠患(huàn),苹果被糟蹋(zāo tà)了不少。小动物们都来帮忙,奋战了三天,终于把老鼠消灭了。  相似文献   

15.
真情故事孩子们都有外婆,只有安迪(dí)没有外婆也没有奶奶,这让他很伤心。他十分羡慕(xiàn mù)同学的外婆能与同学一起玩旋(xuán)转木马;羡慕同学有个美国奶奶,会说“哈啰,警察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0,(6):45-45
有个人听说阿凡提聪明博(bó)学,不远千里来向他请教。他问阿凡提:“请你告诉我,什么事情必(bì)须牢(láo)牢记在心上,什么事情应该永远把它忘掉?”  相似文献   

17.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诘责(jí)绯红(fēi)幽默(yōu)深恶痛疾(wù)、B.黝黑(yǒu)炽热(zhì)犀利(xī)油光可鉴(jiàn)、C.迁徙(xǐ)虐待(nǔè)鞭挞(tà)抑扬顿挫(cuò)、D.弦乐(xuán)真谛(dì)馈赠(kuì)广袤无垠(mào)。  相似文献   

18.
班门弄斧     
【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出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相似文献   

19.
(一)槑 槑(méi),部首:木,基本字义:同“梅”。《康熙字典》:槑,古文梅字。  相似文献   

20.
《可爱的草塘》(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是一篇文字隽永的抒情散文.根据课文的特点,要紧扣“情”字,训练阅读,提高认识,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一、紧扣题眼,整体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表现草塘的可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列出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景物: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景色.③在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④河水里倒映的草塘美景.学生从寻找到的可爱之物中,抓住作者行文的线索.一般来说,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大多有明暗两线.明线,表现了文章的结构美;暗线,蕴涵着文章的情感美.因此,教学本课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即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塘,惊喜之情就溢于言表,发出“情不自禁”的赞美;当作者听到小丽介绍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时,作者又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赞叹;当作者在水泡里逮鱼时,从“不禁惊叫”的喜爱,发展到“恋恋不舍”的眷恋;当作者看到河水里美丽的倒影时,“啊”的一声发出赞叹,甚至产生“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画卷”的珍惜感,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的美景所陶醉.作者感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至此,学生的学路与作者的思路接轨了,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