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运动员股四头肌、股后肌群不同断面面积及髋关节屈伸力矩的测量,探索不同项目运动员大腿肌肉不同断面的面积大小与髋关节屈伸力量相关的内在规律。肌肉横断面积采用螺旋CT进行断层扫描,影像分析采用MoticImagesAdvanced3.0测试系统软件,力量测试采用美国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数据处理采用SPSS8.0软件。结果表明:1)运动员股四头肌、股后肌群不同断面面积与髋关节屈伸力矩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大腿的中、上段,髋关节屈时的相关以上段为主,伸时的相关以上、中段为主。2)足球运动员在中、高速运动左髋屈时,其屈肌的力量与大腿上段肌肉的横断面积密切相关,而右侧在低、高速也具有同样的相关;而足球运动员在中、高速运动左髋伸时,其伸肌的力量与大腿中段肌肉的横断面积密切相关。速滑运动员的相关性以右侧伸肌相关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部分优秀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形态及力学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形态特征与肌肉收缩效应的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内在规律,为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估及科学选材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肌肉形态测量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影像分析采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0测试系统软件,力量测试采用美国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数据处理采用SPSS.8.0软件。结果:足球运动员两侧大腿肌肉各相应断面面积间无明显差异,但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专项训练对运动员大腿肌肉形态的良好影响;峰力矩等力量指标在测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Hill的肌肉收缩理论基本一致;肌肉形态与力量的相关性表现在低速伸膝时相关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跳远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形态与专项力量间的相互关系。肌肉形态测量采用CT断层扫描,力量测试采用美国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研究结果表明:从形态上看,一级跳远运动员大腿肌肉各相应断面面积明显大于二级运动员,且右侧略大于左侧;在相同测试速度下,一级运动员肌肉收缩力量大于二级运动员,且右侧略大于左侧;跳远运动员在低速屈膝、伸膝时,肌肉力量与其横断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左林 《湖北体育科技》2012,(2):186-187,192
以系统训练的足球和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对运动员髋关节屈伸等速向心收缩的力学测试,探讨两项目运动员髋关节在不同速度下屈伸的力学特征规律与不同,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选材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系统训练的足球和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对运动员髋关节屈伸等速向心收缩的力学测试,探讨两项目运动员髋关节在不同速度下屈伸的力学特征规律与不同,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选材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女子速滑运动员11人膝关节肌力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女子不同级别速滑运动员11人进行Cybex 350型等动膝关节屈伸测试,随着肌肉收缩速度的提高,最大肌力矩趋于降低,并且胭脆肌与股四头肌力矩峰值的比率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国家一级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特征,以便为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以及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本实验使用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对男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向心收缩的等动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和180°/s。通过实验及研究,了解到男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特点,发现男女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比较低,在训练中应注重发展股后肌群的力量,这样运动中就能够提高落地的稳定性,同时还能预防股后肌群损伤、减少下肢肌肉损伤的发生或将损伤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观察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特点,发现目前下肢力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美国BIODEX公司生产的biodex system4等动测试系统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男5名,女6名)的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向心收缩的等动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和180°/s。结果:男女运动员伸肌群的相对峰值力矩和相对平均功率都要显著高于屈肌群(P<0.01)。相对峰值力矩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1),相对平均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男女运动员下肢屈伸肌比平均在50%~65%之间,并且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屈伸肌比显著增加(P<0.05)。在同一速度下,男女运动员伸肌峰值力矩出现的角度要显著大于屈肌(P<0.01),但是在不同速度下,男女运动员伸肌峰值力矩出现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出现的时间显著变短(P<0.01),并且同一速度下,屈肌群峰值力矩出现的时间要短于伸肌群(P<0.05)。左右腿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相对平均功率、屈伸肌比等指标没有差异(P>0.05)。结论:了解到目前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特点,其中男女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比(H/Q)较低,应该注重发展股后肌群的力量,以提升屈伸肌比值。左右腿肌肉力量发展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9.
蹬冰效果取决于下肢有关肌群的退让和克制收缩效果,即蹬冰动作是下肢肌群退让和克制工作的结合。研究对象:受试者为两名女子国际健将级速滑运动员邢爱华和赛娜,均接受过等动测试,测试稳定性较好。研究方法:实验法。结果与分析1.髋关节等动向心收缩(1)峰值力矩大小和角度变化两人髋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随着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速度的增加有所减小,且在高速区(超过400°/S)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均有所反弹,这可能是由于速滑项目运动员长期适应高速运动,所以当速度高达一定范围内时,由于其肌肉长期适应此速度下的刺激,反而出现高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世居亚高原赛艇运动员在高原和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主要做功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力量的变化,研究高原和亚高原训练对最大力量素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索高原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方法:赛艇运动员21人,随机分为高原组和亚高原组,分别进行高原、亚高原训练,然后进行平原训练.分别于实验前、高原末及平原末用核磁共振技术测试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横断面积,并采用赛艇专项方法定期测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素质.结果:高原组:经过高原训练及后续平原训练后,最大卧拉力量分别提高11.1%和儿11.4%,最大深蹲力量分别提高2.1%和1.4%,男子的股四头肌横断面积在高原末减小6.7%.亚高原组:经过亚高原训练及后续平原训练后,最大卧拉力量分别提高6.9%和8.2%,最大深蹲力量分别提高11.1%和14%,男、女运动员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横断面积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原训练后运动员股四头肌横断面积有较明显的缩小,而亚高原组无明显变化,表现为主要做功肌群的最大力量在亚高原组的提高明显大于高原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两名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双侧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究运动员髋关节和膝关节周围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两名运动员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以及髋关节的旋内旋外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发现:两名运动员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以及髋关节的旋内旋外肌群的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髋膝关节峰力矩屈伸比和髋关节旋内旋外比随既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肌群的峰力矩大于屈肌肌群,髋关节旋外肌群的峰力矩大于旋内肌群。  相似文献   

12.
采用CYBEX6000等速测力仪,对30名优秀的速滑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平均功率、总功输出及屈/伸肌比值(%)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双髋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总功输出均随角速度增加而下降,平均功率则升高;同一速度区髋关节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平均功率、总功伸肌大于屈肌;不同速度区伴有"优势交换"现象,即低速区左侧屈伸肌大于右侧,高速区则以右侧伸肌增强为主。速滑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比值(%)随角速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运用IsoMed2000型肌力测试系统,选择60°/s和240°/s,对23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健将级9名为A组,国家一级14名为B组)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屈伸肌群各项等速肌力指标进行测量。探讨优秀散打运动员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分析两腿的肌力差异,判断肌力平衡、关节稳定,运动员等级水平对肌力的影响。结果:国家健将级散打运动员双侧下肢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及稳定性显著优于国家一级运动员,支撑腿主要体现力的有效传递及稳定性,进攻腿主要体现屈伸肌力大小。  相似文献   

14.
刘巍  刘冬森  刘峰 《冰雪运动》2011,33(1):24-26,31
通过测试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等速状态下膝关节屈肌群与伸肌群力量,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膝关节力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在60°/s等速测试中,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相对最大峰力矩均值左侧膝关节屈肌为1.51 N·m/kg,伸肌为2.44 N·m/kg,右侧为1.54 N·m/kg和2.70N·m/kg;左侧膝关节屈肌群与伸肌群力矩比为62.02%,右侧为57.49%;膝关节左侧屈肌群与右侧屈肌群比值的均值为99.60%;左侧伸肌群与右侧伸肌群比值的均值为91.77%;差异均未出现显著性(P〉0.5)。结论:1)总体上说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双膝力量未存在显著性差异;2)就单个运动员而言,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双膝力量存在一定差异;3)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力量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对36名二级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initech等速康复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膝伸肌大于膝屈肌(P〈0.05),峰力矩屈伸比(V/E)随给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600/s伸肌除外);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角度(APT)表现为伸肌角度明显低于屈肌角度,随速度增加左右两侧膝关节达峰力矩的角度无显著差异: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时间(TPT)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达峰力矩的时间大于屈肌;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PT/BM)与下肢形态学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相一致,但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发展不平衡,屈伸肌群运动达峰力矩角度、达峰力矩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即时红外高速摄影技术及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7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蹬跨步上网接球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并计算各关节角参量、力矩和下肢关节肌群功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屈肌群、膝关节伸肌群、踝关节屈肌群的快速做功能力对羽毛球运动中蹬跨步上网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膝关节屈肌群的能力对跨步蹬跨步上网避免股后肌群的损伤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训练中要加强对股后肌群的专项化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