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明代华南的载籍户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华南的载籍户口,基本上都是从黄册等户籍资料中统计出来的。从这些数据来看,明代华南的户口变化很大,除某些地方在某些时期有所增长外,普遍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天灾人祸造成户口的真实损耗;一是隐口和逃亡导致户口的虚假衰减。虽然载籍户口比当时的实际户口要少,但仍然是研究明代华南户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省级精品课程《旅游应用写作与口才》《旅游应用写作与口才》是旅游类各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是辅助旅游专业技能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旅游职业写作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在旅游工作中的实际写作能力为主旨,  相似文献   

3.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高潮的掀起,我校也愈加注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创造一种温馨、乐观的校园文化氛围.近两、三年来,我校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频繁,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又使学生受到一  相似文献   

4.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外语系各专业秉承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国际交流的办学思路,根据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各专业的外语特点,重点在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两大领域,培养懂外语,能服务,会管理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一个非常特殊时期,其独特的魏晋风度、人文现象成为后人研究此一历史的重要话题。任华南先生近十余年研究之功,对这一现象作为较好深入的研究。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这是我国断代史上人文形态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著与生活:人类学家作为作者》是格尔兹出版于1988年的一本稍微晚近的关于人类学民族志文本写作的书,这本书的中文版在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主要就格尔兹在书中所谈的民族志作为一种写作以及由此带来的作者是什么,作品是什么,"作者—功能"是如何实现的等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且把格尔兹的这本书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指出格尔兹其实是对后现代"写文化"论争的一种回应,他们观点有分歧但其实都是对"阐释学科"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2012—2013赛季中职篮在今年11月24日拉开序幕,这是继姚明退役、国家队取得历史最差奥运成绩之后,中国男篮处于低潮期的第一个赛季,易建联从关职篮的回归无疑将使得本身在中职篮具有代表性的广东华南虎队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广东华南虎队的当前状态、整体实力、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在2012—2013赛季的前景进行展望,为中国男篮国家队和职业联赛的训练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先生的精辟论断,为我们明确了通过美的形态来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大纲所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亦向教师明确了美育的任务.所谓美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德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学校美育,除了发挥音乐、体育、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外,还应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存在于自然本身,社会美存于社会本身,人性美、人格美存在于人物自身.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篇目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因此,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教学艺术,按美的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成了语文教学的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温如玉名字来源于《诗经》,寄予作者美好的期望。但他好淫、重功名、不通世情,故被耍被骗,破家坏道。作者意欲通过温如玉形象来表达一种人生感受,从正反两面显示了纵欲及贪婪的荒唐与不可取,说明其虽嗜欲极大,陷溺甚深,但只要幡然悔悟,迷途知返,就总能回到人生的坦途,总能成为“温其如玉”的“君子”。这是很有警戒意义的。温如玉经历与作者有相似之处,身上有作者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贾探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着力刻划的人物之一。如何认识这个艺术形象,对于全面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作者世界观的矛盾以及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创作效果的矛盾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在《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中,贾探春显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之辈。但在贾家四姊妹中,贾探春却无疑是个佼佼者。曹雪芹是抱着满腔热情来歌颂这个人物的。第三回探春第一次出场,作者就以抒情诗似的文笔,介绍了这位“四春”之冠:“削肩细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华南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广东、广西还是福建,都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尽相同,各地的水利建设仍然存在着某些差异。有些地方的水利建设以灌溉、防洪、排涝为主,有些地方则以航运为主;有些地方的水利建设比较发达,有些地方则较为落后。明代华南的水利建设对中国近代本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点对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不对称"的结构和"陌生化"的意象进行了比较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推论出:无论作者在小说中建构的不对称性,还是陌生的意象,都是作者内心与环境相作用的外在反映,它是女主人公的独白,也是作者自己的独白,更是在特殊环境下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呐喊。  相似文献   

13.
我 觉得议论文有两点在作文教学中应受到特别的强调 ,一是议论文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而且 ,这种理解、分析生活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途径和唯一动机 ;二是作者企图通过这种文章去完成对读者的教育。它的“宗旨在于表示作者的见解……包括对于事物的主张或评论 ,以及驳斥别人的主张而申诉自己的主张”。 (叶圣陶《作文论》)即告诉读者 ,在生活的某一领域必须“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强调这两点就是要告诉学生 ,和所有其他文体一样 ,议论文也自生活中来 ,议论文也必须具备生活的实际意义 ,并且议论文更直接地表现作者对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美文代表作。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把景物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出来。在作者笔下,一个小小的荷塘,一轮淡淡的圆月,一缕缕清香,一阵阵微风,一丝丝凉意,无不细致入微,细腻真切地被描绘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恐龙之最     
易俊 《阅读》2011,(6):16-17
最早出现的恐龙: 现在所知最早的恐龙为两足行走肉食类,名叫南十字龙。它出现于三叠纪晚期(约2.25亿年前),身长约2米,尾巴的长度约O.8米,体重约30千克。  相似文献   

16.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F0002-F0002
2007年12月22日19时30分,首届河北体育学院体育舞蹈公开赛在河北省体育馆隆重开幕,学院领导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及社会各界来宾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7.
《爱玛》是简·奥斯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对世态人情进行了不少描写,当时的英国社会是一个等级差异明显却又经历着巨大变迁的社会。这是一个以财产来界定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社会,作者在描写小说人物时突出了婚姻制度和生活环境对女主人公们的婚姻观念及命运的影响,揭示了当时英国妇女的地位和命运。  相似文献   

18.
亚雷是《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一个肉欲主义者,花花公子。对于这个人物,作者从他与苔丝的关系和反复交往中读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在他后来的“弃恶从善”和“再次堕落”中,又渗透出了某种人性的东西——良知、真爱。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实践诠释学认为,根本不存在只写在书上的作者原意或文本意图,只存在写在社会活动中的实践预期和意义指向,文本意义并非读者心理期待的产物,而是社会需要及其实践图式共同塑造的,只有深入到公共理解体系所共同遵守的实践图式及其策略选择,才能寻找到实现"作者原意一文本结构一读者期待"内在整合的中介。实践图式是作品的社会效果能否...  相似文献   

20.
在吴敬梓笔下的浩瀚的儒林上海中,匡超人这一人物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家碧玉”,但他却以其独具的生活阅历和看似寻常的社会活动,别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在作者“穷极文士情态”(程晋芳《吴敬梓传》)的衮衮文士中,不失为典型的一个。作者塑造匡超人这一典型形象的审美价值,就在于这一形象所揭示出来的深细涵茹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