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疆高校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引进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中俄合作办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国度的法律法规、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合作过程中显现出一些问题,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助于中俄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跨境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历史契机,两国留学人员交互跨境流动增长明显,但还存在着学生流动人数增长不稳定、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过于集中部分区域、教育资源引进与输出不对等、高水平大学和高层次项目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下一阶段,应顶层设计中俄跨境高等育,建立战略性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合作优势互补能力;拓展合作领域的宽度和深度,有效提升合作办学水平和层次,充分发挥中俄跨境高等教育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连海洋大学与俄罗斯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为例,阐述了水产类高校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以期对我校的中俄合作办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俄经贸和能源合作迅猛发展,对"俄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增。故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合作办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俄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部分合作办学以营利为目的,办学层次偏低,课程衔接不严密,双师型教师缺乏和学生学习俄语动机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应该坚持公益性原则,提升办学层次,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教材体系,激发学生学习俄语动机;提升中俄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引进优质教学资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助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中俄联合办学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院校拓展国际办学领域,扩大中国高校国际影响,巩固中俄两国传统友谊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重点对呼伦贝尔学院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联合办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诸如:日常教学、日常管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合作办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就以上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与见解。  相似文献   

6.
赴俄罗斯高校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实习不同于普通高校,其与中俄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为推动中俄经济贸易发展提供充足的俄语人才资源、全球化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都有着紧密联系,应重视中俄合作办学中国留学生毕业实习面临的问题,积极引导其实习,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合作办学为两国人才培养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合作办学中依然出现很多现实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中俄合作办学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及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中俄联合办学已实行数年,且覆盖面较广、样式繁多,但有关中俄联合办学的具体研究成果却不是很多。由于中俄两国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有关联合办学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只是较初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也只是粗浅的。在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如何结合中俄两国高校的教育特点,使学生享受到具有中俄两种不同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现联合办学的教育优势,这是目前我国乃至俄罗斯高校俄语专业教育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的正是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俄语专业的办学定位、教育教学改革的愿景及研究方略。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003、2004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极大地规范和推动了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在我国的发展[1]。合作办学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俄罗斯作为中国的最大邻国,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良好的合作传统。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水平,中俄两国从现  相似文献   

10.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安全是一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中俄互为邻国,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虽然存在制约合作的种种因素,但合作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的油气合作进展缓慢。本文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我国以前对俄罗斯的对外能源合作战略的解读不够全面,中俄之间的总体经贸联系不紧密和油气市场上大国的剧烈竞争。但中俄油气合作又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不能由于一时的困难就轻言放弃。本文在分析问题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推动中俄油气合作的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中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新的思路。中俄远程教育的合作办学是有合作基础保证的,在不断的探索两国远程教育管理模式上的相同和相似点,找到合作的切入点,为中俄双方的合作办学寻找更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俄联合办学的相关问题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俄罗斯的教育方面的交流由过去的互派留学生发展到现在的联合办学;中俄联合办学的理论与实践成为探究中外合作办学思路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国内有关中俄联合办学的研究文章尚少,本文主要是对国内中俄联合办学的优势、相关问题及实践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并对哈师大过去的中俄联合办学的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4.
朱晓晨 《成才之路》2022,(13):104-106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必须要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对于开展中俄合作办学的高校来说,其必须深入挖掘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俄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积极推进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从课程思政的概述入手,对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俄语课程实...  相似文献   

15.
中俄合作办学启动二十余年来,在外延发展方面,办学项目总量、在校生规模和参与院校数量逐年增长,双方合作取得显著成绩;在内涵建设方面,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有待加强,如合作模式、院校层次、学科结构和地理分布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为此,政府和院校都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政府层面,源头审批导向明确,过程监管清晰到位,退出机制坚决有效;在院校层面,合作目标清晰高端,办学过程规范创新,学生权利保障有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俄罗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海外办学活动,一方面力求以"教育出口"刺激经济增长向创新型社会过渡,另一方面努力将海外分校打造成促进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俄罗斯高校海外办学涉及区域较广,在亚洲、欧洲乃至中东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独联体国家,目的在于巩固对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和区域性国际关系秩序;与此同时,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渐深化也极大地推动了两国高校间的合作。但面对国际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俄罗斯高校海外办学还存在俄语普及率低、教育竞争力较弱、频遭西方制裁等问题,俄罗斯政府仍在不断调整对策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着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教育等领域,对各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思想观念、供给模式和运作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新的特征。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与英国大学合作创办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与美国大学合作创办了上海纽约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引进国外的教育资金,增加国内的学费收入,可以影响和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俄两国私立大学在快速发展中都形成了与公立(国立)大学不同的特点.在办学模式方面,我国私立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化,俄罗斯私立大学已经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私立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俄罗斯私立大学课程设置灵活,创新性强,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平台.在教育质量问题方面,我国私立大学专业设置面窄,办学层次低,师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教学质量,俄罗斯私立大学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中俄实行联合办学已实行多年,21世纪初,格高校纷纷设立了诸多联合办学专业,但有关中俄联合办学的具体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由于中俄两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如何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俄语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加入WTO后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经济大国———中国和俄罗斯,近年来均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但由于受到俄罗斯国内存在的各种贸易壁垒以及中俄贸易间特有的“灰色清关”的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与两国的综合国力及在国际上的地位还不相称,两国相互投资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和俄罗斯成功加入 WTO ,为中俄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加深提供了新的促进因素.我国应利用这难得的机遇,重新制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整体战略规划,继续优化贸易结构,扩大高科技和创新领域合作,使中俄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